胆结石属于临床多发病,患者临床症状一般为腹痛[1]、发热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呕吐、恶心及黄疸等症状,可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胆结石经保守治疗能够缓解症状[2],但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理想方案,不仅能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在胆结石患者手术期间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增强手术疗效,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3],使其早日痊愈,因此在临床外科手术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就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 例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予以探析,将全部内容整理后陈述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6年1月,终止时间为2018年1月,共选取我院60 例胆结石手术患者参与研究。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划分成两组,参照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25~50 岁,均值(44.29±2.67)岁;病程6 个月~2年,均值(1.35±0.62)年。干预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6~48 岁,均值(44.31±2.79)岁;病程7 个月~1.5年,均值(1.20±0.27)年。所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确诊,符合手术指征;保留患者的知情权,并自愿签署同意书;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手术禁忌证者、精神疾病者以及肾功能异常者排除。两组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研究对比要求。

1.2 方法

参照组提供常规护理:依照既定的临床护理流程对患者采取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常规护理,严格遵照医嘱采取抗感染干预;告知患者围术期注意事项;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干预组提供整体护理:(1)术前护理:术前引导患者完善各项检查,护理人员需详细掌握患者的病情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生活护理与饮食护理方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耐心讲明手术风险、手术效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减少恐惧感。(2)术中护理:术中结合手术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耐心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充足的心理支持与情感宽慰,使患者尽快适应手术操作,减少排斥感;通过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紧张心理及时减轻;术后严密配合手术医师开展各项操作,并对患者体征变化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采取解决措施。(3)术后护理:饮食指导:合理指导患者术后的饮食,遵照“少食多餐”的原则进行,切忌使用刺激辛辣的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紧急事件,应及时通报医师,并配合其尽快处理。疼痛护理:术后依照患者疼痛程度决定是否采取疼痛干预,尽可能减少止痛药物的应用,避免对伤口愈合造成影响;通过看报、聊天及音乐疗法等方式转移患者对自身疼痛的关注度,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使患者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适当采取按摩措施,使患者术后不适感得到缓解。体位护理:术后帮助患者调整最佳体位,对心电图变化加强观察,定期测量患者的血糖及血压,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待患者恢复意识后便可采取半卧位,避免卧床时间过久引起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给予个体化指导,讲解注意事项,拟定康复计划,并叮嘱患者定期来院复诊。

1.3 疗效标准

参照焦虑抑郁自评量表[4]判定两组情绪状态,其中焦虑评定标准:<50分提示正常,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情绪越严重。抑郁评定标准:<53分提示无抑郁,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评分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并发症:疼痛、切口发红、胆漏与恶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

参照组出现4 例疼痛,1 例切口发红,3 例恶心以及1 例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30.0%;干预组仅出现1 例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3.3%。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 5,P=0.019 5)。

2.2 情绪状态

两组护理后的情绪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情绪状态评分对比(±s,分)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n=30) 56.28±4.95 48.62±2.23 7.727 9 0.000 0 59.37±4.63 46.60±1.75 14.131 0 0.000 0干预组(n=30) 56.16±4.52 41.82±2.97 14.522 4 0.000 0 59.40±4.27 40.28±1.80 22.599 7 0.000 0 t 值 0.098 1 10.028 3 - - 0.026 1 13.788 6 - -P 值 0.922 2 0.000 0 - - 0.979 3 0.000 0 - -组别 t 值 P 值 t 值 P 值

3 讨论

胆结石包括胆管结石与胆囊结石两种类型[5],为胆道系统多发病,其形成与胆汁成分改变、胆道内细菌感染[6]以及胆汁淤积等相关。经调查得知,胆结石的发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外界因素、饮食习惯[7]、机体以及环境等,上述因素的影响会使胆管内的成分凝结以及析出,进而形成结石[8]。

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有效措施,为提高手术效果,使患者术后早日痊愈,采取有效的护理服务十分必要。在临床多种护理模式中,整体护理干预属于规范性、连续性[9]及系统性的护理措施,这种护理服务强调疾病与患者是一个整体,不仅需要强化疾病生理护理[10],还应重视患者心理方面的因素,并将身心护理视为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内容。本次研究为选取胆结石手术患者制定了两种护理方案,一组采取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一组采取整体护理,视为干预组,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干预组仅为3.3%,参照组高达30.0%,P<0.05,说明整体护理能对胆结石术后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减少各类对术后康复带来影响的因素,使患者获得最佳手术疗效。而在情绪状态方面,尽管护理前两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但接受护理服务后,两组负性情绪全部得到改善,通过比较两组改善的程度不难发现,干预组情绪状态改善的效果更为理想,患者心理负担减轻,能更加主动地接受护理服务,进而促进康复。

对比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整体护理是将患者作为中心开展的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是“整体的人”,而不是“疾病”,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能结合不同患者的病种病情[11]、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等差异,制定出既针对“人”又针对“病”的全方位护理措施,确保护理服务达到“因人施护、辅助治疗”的目的。其二、整体护理重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向患者传授疾病预防知识[12-13],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尽快完成角色转化,在护理中与患者沟通,尊重并了解患者,使患者由先前的健康人的心态快速进入患者角色,有利于推动康复进程。其三、整体护理的护理程序具有科学性,能通过评估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过程,强化护理人员工作的严密性与责任心,能有效规避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

总而言之,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施以整体护理作用良好,可显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