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病的终末期[1],容易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这不仅会加重病情,而且死亡风险增加,需要及早给予有效的治疗药物[1]。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和病理相关研究复杂,临床治疗尚无特效的方法,随着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视和理解,常规治疗方案没有显着改善症状,需要探寻更有针对性的药物。本研究纳入我院80例2017年3月—2018年2月急诊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心内科用药治疗,胺碘酮治疗组则采取常规心内科用药加上胺碘酮治疗,分析了急诊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我院80例2017年3月—2018年2月急诊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胺碘酮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40例。

常规治疗组年龄45~71岁,平均(59.22±6.22)岁;男23例、女17例。心功能Ⅲ级30例,Ⅳ级10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快室率房扑和房颤、室性扑动和室性颤动分别有10例、10例、6例、4例、5例和5例。

胺碘酮治疗组年龄45~72岁,平均(59.21±6.43)岁;男24例、女16例。心功能Ⅲ级31例,Ⅳ级9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快室率房扑和房颤、室性扑动和室性颤动分别有11例、9例、6例、4例、5例和5例。

常规治疗组、胺碘酮治疗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可配合本次治疗。排除标准:除外药物禁忌、合并其他疾病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的患者。

1.2 方法

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心内科用药治疗,主要给予利尿、扩血管、氧疗等治疗,并给予西地兰(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78,规格:0.4 mg)0.2~0.4 mg静脉注射,可重复剂量,24 h总量0.8~1.2 mg。

胺碘酮治疗组则采取常规心内科用药加上胺碘酮(北京嘉林药业,国药准字H20003843,0.2 g)治疗。对于房性心律失常,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注射液300 mg/h,继以10~50 mg/h维持24 h。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 mg或300 mg用5%葡萄糖稀释推注10分钟,继以胺碘酮静滴维持,最初6小时以1 mg/min的速度给药,随后18小时以0.5 mg/min的速度给药,24小时不超过 2 g。

1.3 观察指标

比较常规治疗组、胺碘酮治疗组疗效;转窦性心律时间、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平均心率水平;不良反应。

显效:病情恢复正常,转窦性心律,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改善:未转窦性心律,症状体征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疗效=(显效+改善)/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最终比较结果显示为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胺碘酮治疗组有更高的治疗效果97.5%(其中,显效34例,改善5例,无效1例),高于常规治疗组75.00%(其中,显效14例,改善16例,无效10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平均心率水平

治疗前常规治疗组、胺碘酮治疗组平均心率水平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胺碘酮治疗组平均心率水平变化幅度更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平均心率水平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平均心率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平均心率水平(次/min)胺碘酮治疗组 40 治疗前 141.13±6.96治疗后 74.56±3.21常规治疗组 40 治疗前 141.14±6.58治疗后 95.72±4.53治疗后t值 - - 6.177治疗后P值 - - 0.000

2.3 转窦性心律时间、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

胺碘酮治疗组转窦性心律时间、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更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胺碘酮治疗组转窦性心律时间、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分别是(26.11±1.41)h、(4.13±0.24)d,常规治疗组转窦性心律时间、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分别是(35.21±2.56)h、(6.21±0.24)d。见表 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产妇痛苦程度(±s)

表2 两组产程时间、产妇痛苦程度(±s)

组别 例数 转窦性心律时间(h) 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d)常规治疗组 40 35.21±2.56 6.21±0.24胺碘酮治疗组 40 26.11±1.41 4.13±0.24 t值 19.692 38.759 P值 0.000 0.000

2.4 不良反应

胺碘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常规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组不良反应有静脉炎、皮疹、低血压、腹胀分别1例,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有静脉炎、皮疹、低血压、腹胀分别1例。

3 讨论

心力衰竭可以减少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脏射血分数,从而导致心肌电生理异常并诱发心律失常,并且易于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目前尚无临床安全有效的治疗急诊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方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和心脏复律治疗仍是主要手段[3-4]。

急性心律失常会增加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卒中的风险,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目前急诊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治疗关键在于及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胺碘酮比较常见。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多通道阻滞,可延长Ⅲ期动作电位[5-7],而不会增加复极离散度。同时,它还具有抗心绞痛作用,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脏的氧耗量,增加冠状动脉的输出。现代药代动力学理论认为,胺碘酮可以通过阻断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来放松冠状动脉,从而减轻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可改善心肌血供,并有效促进窦性心律的转换,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实现对内分泌系统的有效调节,阻断Ca2+的流入,延长2期和3期动作电位的绝对不应期,可快速改善急诊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8-12]。

本研究中,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心内科用药治疗,胺碘酮治疗组则采取常规心内科用药加上胺碘酮治疗。结果显示,胺碘酮治疗组疗效、转窦性心律时间、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平均心率水平相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胺碘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常规心内科用药加上胺碘酮治疗急诊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