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辉/文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伴随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有企业若要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维持高质量发展,必须重点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目前,在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财务管理信息化思想理念缺乏更新、配套制度不健全、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缺乏高水平人才等,一定程度限制了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文章首先阐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然后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助力,在大数据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的当下尤其如此。 当前,国有企业正在追寻转型发展,更需要紧抓财务管理,通过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挥大数据分析和提炼的优势,增强数据准确性,为决策提供科学参照;同时,这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度较为缓慢,整体建设情况较为滞后,影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

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概述

国有企业规模大,财务管理要求严格,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管理层级多、管理链条长的特征。 大数据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先进工具,其在现阶段的广泛应用,可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重要契机和较多改变,不仅能够实现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一站式集成管理,而且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信息传递和管理效率。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全面整合分析相关财务信息数据,借助大数据模型和运算功能,实现财务管理工作自动化和智能化。 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内容包括数据信息收集整合、分析处理及分类核算等,可将财务核算、预决算及监督管理都纳入财务信息化管理。 因此,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为背景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基于国有企业发展的全产业链管理模式,具有诸多新特点:一是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业务与财务部门深度融合;二是提高信息质量,高效整合各类数据;三是有效优化财务人员知识结构,促进相关人员提升综合水平。

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规模大且资金密集,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充分优化财务信息化系统功能,解决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打破信息壁垒,加强各部门沟通联系。 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监测各项经济活动,集中处理各部门信息数据,并对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集中监督,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实时掌握资金流向,及时调整资金配置,优化预算方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信息质量,增强财务信息的参考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大多是单向数据汇集,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形式,无法保障各类财务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进一步连通各个部门和各项业务,从技术和信息共享方面促进业财深度融合,保障信息数据安全和完整。 此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信息质量,还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生产、销售等环节紧密联系,完成信息数据对接,增强财务信息的参考性,保障各项决策科学和专业。

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更新不及时

我国国有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重点放在日常管理方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较晚。 然而,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已经积极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同时,仍有一些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经验。 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理念更新不及时,对大数据认识不足,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必要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设备系统较为陈旧落后,软件功能更新较为迟缓,信息化建设整体进度缓慢,影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挥应有的效能。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较为薄弱,特别是其内部人员未能全面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价值,信息化建设积极性不强,缺乏参与性和配合度。 国有企业整体宣传教育不足,企业管理层未能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全体人员深入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内涵和大数据内容,导致信息化建设短时间无法有效推进。

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配套不健全

国有企业本身规模大,下属机构众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整体难度大、任务重,导致相关配套制度缺乏完善和有效落实。 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组织机构尚不完善,对部门职能划分和管理缺乏整合。 尽管设置了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尤其是涉及信息化建设工作,但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全员参与,覆盖国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却未能全面整合各部门和岗位职能,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财务信息化难以深入推进,部门岗位之间难以有效履行协调职能,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度。 例如,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已经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但其下属机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未能全面展开,对传统的信息化制度不适应,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难以全面展开。 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未能全面分析原有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缺乏有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现有的部分制度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中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实际需求,难以更好地指导和规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财务信息化建设效率不高。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不完善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采用当前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不足,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由于自身业务项目类型众多,下属机构地域分布较广,存在较多业务信息系统,各个系统之间未能实现全面打通,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垒。同时,国有企业对先进大数据技术缺乏整体分析和有效应用,技术和资金投入比较有限,导致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进度较慢。 例如,部分国有企业对下属分公司的各个财务系统未能全面整合,存在系统类型差异,信息系统统一管理难度大,数据标准不一致,难以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深入开展。 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开发和优化不足,原本的系统功能只能实现简单录入和信息传递,未能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升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系统功能实现仍然依赖于人工操作,例如,需要人工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难以提升,信息化优势无法发挥。

财务管理信息化缺乏高水平人才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水平专业人才,只有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才能进一步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一方面,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紧缺复合型人才。 当前大数据技术推广应用,对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也提出更高要求,例如,企业财务人员要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符合财务信息化工作的具体要求。 然而,现有岗位人员早已习惯传统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中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认识,整体适应能力不足,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存在不足,导致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后续储备人才。 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未能重点关注人才吸引力,欠缺对人才需求的综合考量,导致人才引进工作较为落后,无法及时跟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 此外,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训计划,导致人才队伍难以适应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中的信息化建设要求。

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更新思想理念,提高信息化建设重视度

当前,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为信息化建设带来进一步的思想理念革新,而且促进组织结构的完善、制度规范的更新及财务人员的转型升级。 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需要国有企业全面认识并高度重视的长期工作。 一是国有企业管理层要以身作则,首先发挥引领作用,立足全局视野深入了解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中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发挥领导作用,强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引领各部门有条不紊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切实做好资金和技术支撑,为推进信息化建设进度创造基础环境。 二是国有企业要重视各部门及下属机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想教育工作,促使各部门认清自身任务和职责,结合会议和内部宣传渠道,加强思想引领,促使全体人员深刻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内容和价值,并掌握外部大数据的发展变化,提升参与积极性和相关工作配合度,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

健全管理制度,着力构建财务共享中心

随着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难度也不断增加,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确保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 一是国有企业应从优化革新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入手,全面梳理财务管理信息化流程,并结合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补充和改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考虑到当前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岗位设置和内部管理环境,不断优化财务管理环节,整合各项流程,更好地规范和指导信息化建设。 二是国有企业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特别是此类企业规模大且管理较为分散,制度规范下发之后难以全面落实,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效率,更需重视到位。 国有企业要着力打造完善的财务共享中心,优化岗位设置,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组织架构方案,细化定岗定责内容,促进各部门协同工作,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集中统一管理。

完善系统功能,加强内部信息数据管理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活动需要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促进财务转型发展。 因此,国有企业应当立足当前大数据技术发展和应用背景,建立符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促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一是国有企业要重视资金和技术支持,支撑财务信息化建设跟上大数据技术发展速度,及时优化内部软件系统和设备,并进一步提高技术要求,结合国有企业及下属机构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优化财务信息化系统功能。 其中,国有企业要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联通,强化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协作,有效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存储功能。 例如,国有企业主要针对自身计算机设备及扫描录入等硬件进行优化,全面提高功能,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对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统一整合处理,形成电子化、智能化的报告,有效体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积极价值。 二是国有企业要重视软件系统的完善工作,立足从基础功能到覆盖各个环节的全面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树立个性化建设目标,优化改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风险预警防范、预算分析及财务内部控制等功能,基于大数据技术引入各种数据分析模型,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整体效能。 同时,国有企业也要重点关注信息系统安全维护工作,特别是针对数据库等重要信息节点的安全防范,完善系统防火墙,引入先进的防护软件,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性。

推进人才培养,打造专业财务人才队伍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水平专业人才的有力支撑。 一是国有企业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完善薪酬待遇机制和福利制度,为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先进人才、形成完善的人才储备格局,保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 二是国有企业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 国有企业要建立人才培养系统,按照岗位需求和业务开展需要进行分类别培养;设置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安排定期培训,设置培训方案,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侧重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讲解,开展以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新理念、操作新技能为主题的培训讲座,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积极提升,合力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打造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过程,更是系统化、与时俱进的管理更新过程。 大数据技术能够进一步突破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信息壁垒,全面提升信息质量,并完善人员知识结构,为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新思路和新突破。 因此,国有企业有必要重点关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意识环境,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并借助大数据技术优化更新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加强人员队伍培养,切实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国有企业维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