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健

必须真刀真枪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否则对中国经济复苏的预判只是望梅止渴

各方翘首以盼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终于出台了。2009年9月22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吹响了激励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集结号”。

作为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实事求是地说,《意见》涵盖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可谓近年来最全面、最具体的,对当前仍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处境严峻的中小企业而言,同时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软件而言,显然是一件喜事。

然而,这个被业界称为“国29条”的《意见》到底传递了什么信息?新政到底能否解困深陷危机的中小企业?“望梅”难“止渴”

《意见》公布之后,舆论普遍认为,“国29条”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将起到振兴经济、带动中国经济转型的作用,这是因为“国29条”将发展中小企业放在了首要位置。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它数量大、范围广,是创造社会财富、安排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原因。

目前,在我国企业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总计约4200多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3800万户左右,在各地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遍布一二三次产业,涉及各种所有制形式,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创造了一半以上的GDP。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全国的60%以上,缴纳税金占全国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既是满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必要手段,还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组织变革的排头兵。

不幸的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加深,大部分中小企业受到比大企业更为严重的>中击,抵御风险能力普遍较弱的固有特点充分暴露出来,从而经受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企业创业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不少中小企业迅速陷入惨淡经营的艰难境地。

特别是那些市场主要在国外、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部分企业因资金链条断裂而被迫关闭,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使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社会不稳定苗头频现。由此引起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显而易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融资难、担保难、企业负担重等这些老问题的负面效应被放大,导致中小企业的困境空前加剧。有两个数据可以佐证中小企业形势的严峻:一是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6月份的一份报告称,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二是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表示,尽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目前仍有30%的中小企业处于亏损或者严重亏损状态。

循此逻辑,中国经济走上复苏的必由之路就必须真刀真枪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没有中小企业的复苏,任何关于中国经济复苏的预判只是望梅止渴。

事实证明,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促稳定”的方针政策,就必须把中小企业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予以考虑,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才能突现出来。

“新政”新思路

此次重拳出击,彰显了中央政府解决中小企业的决心。从《意见》中,人们不难发现里面包含的新亮点、新思路和新措施。

在接受《新经济导刊》专访时,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罗仲伟指出:《意见》的发布实施,必将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首先,有利于净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破除一切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形成各方关注、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其次,有利于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通过明确中小企业标准、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效率等措施,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为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健康发展做好资金保障。

再次,充分发挥财政等政策的杠杆作用,加大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使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罗仲伟表示,国务院出台专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不仅及时,而且具有强烈的政策纠偏意义。《意见》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政策法律环境,到融资难,从财税政策优惠到技改,从管理到对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机构。

“中央的这项政策是对近年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一次全面汇总和创新,而且,的确不乏一些突破性和实质性的举措。”比如,鼓励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201 O年减半征收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并对中小企业的进口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进行减免。提出要一律取消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成立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等。这些举措,的确抓住了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诸多政策空白和软肋,相信对中小企业走出困境,促进发展大有裨益。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意见》中也重点做出描述。

罗仲伟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现在社会都比较关心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不但政策在推动,包括银监会都有一些措施,而关键的是处理好操作中的问题。正因为中小企业比较脆弱,它的资金应用安全的问题,银行肯定是关注的。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从银行下手,希望能够提供帮助,但是,处于资产安全的考虑,银行也一样担心风险。而中小企业现在的风险又比较大,但是总体上看也不仅仅是融资的问题,比如风险以外还有一个预付款的问题,在企业的运行中由于社会的因素运作不畅,市场不能很好地反馈,和其他的问题掺和在一起,实际上中小企业问题是一个综合的问题。

融资的问题总体说是和整个社会的诚信完善息息相关。罗仲伟指出,银行之所以不和中小企业打交道,除了中小企业风险比较高,坏账比较大,同样的规模,同样的项目,大企业显然诚信好,风险也小。从管理上说,能够抓住利润的主要来源,所以也不能只怪银行,银行作为一个企业运营的话,很显然这种嫌贫爱富的做法也是有道理的。

因而,总体上还应解决整体社会的融资环境问题。“如果中小企业的诚信搞不好,贷款不负责任,经营不好结果造成亏损,一拍屁股就了事,

人家银行肯定不信任。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有意识地通过银行套钱,通过项目向银行贷款,下来资金就转移了,项目最后不成功,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综合的改进社会诚信环境的工程,要逐步使企业家在创业的过程中克服短期行为。要引导它们的行为长期化,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罗仲伟忧虑道。

制度化环境

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在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制度形成过程中,以追赶为特征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国有大型企业在微观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受到人为抑制。

随着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作用持续强化,在经济结构中逐步形成国有经济一元化的格局,以国有大型企业为核心内容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因恢复非国有经济掀起的创业热潮,使小型企业在企业总数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忽视中小企业发展。

至今,覆盖全社会的中小企业扶持机制和服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使得中小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境艰难。

“现在政策的多变不定,也是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一大困境。政策的短期化,企业的行为怎么长期化?现在所谓的国进民退,央企国企的强势地位对中小民企就是一种逼退,在大环境上是对它们不利的,应该说起点不是很公平。”罗仲伟说。中国经济走上复苏的必由之路就必须真刀真枪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没有中小企业的复苏,任何关于中国经济复苏的预判只是望梅止渴。这是一个综合的改进社会诚信环境的工程,要逐步使企业家在创业的过程中克服短期行为。要引导它们的行为长期化,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政府其实应该分清自己的责任,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运行环境。”比如,有些政策是在金融危机特殊的时期出台的,但长远来说不能够只依赖政府的支持,更多是靠市场,政府要做的就是营造更好的环境,使中小企业有更长远的市场预期,长远经营的信心。

罗仲伟认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应该是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辅助体系,不仅仅是融资,还有中小企业的市场信息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这种技术平台,都是这个体系里面的重要内容。“怎么帮助它们逐步搭平台、做营销、提供市场信息,使之能够开发新的产品,才是关键的问题。”

他明确指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不仅仅是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也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许多中小企业发展动力不足、战略思路不清、经营管理不善、创新能力不强、业务拓展不力、市场信用不高等。这些问题得靠企业自身解决,政府和社会也应给予相应的引导、帮助。

此外,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权力寻租带来的资源配置不公,缺乏诚信导致的市场竞争秩序紊乱,区域割据产生的地区市场壁垒高企,政策波动造成的发展预期不明,中小企业是最大的受损者。中小企业在利益受到损害,发展空间遭遇“玻璃天花板”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也在相当程度上变得扭曲、短视、边缘化,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和发展信心受到打击和抑制,士气普遍不高,动力逐步降低,企业行为短期化、投机化趋势日渐明显。

国际金融危机使过去积累下来的问题集中暴露出来,有利于加深对中小企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危机中也孕育着发展机遇。中小企业能否渡过难关,关键取决于它们能否根据自身特点,在危机中把握发展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升级,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广大中小企业要把克服困难的立足点放在长期持续发展上,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走专、精、特、新发展的路子。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不仅要为应对当前的困难采取有效扶持措施,也要为中小企业谋求持续发展创造健康稳定的环境,从根本上消除企业家的后顾之忧。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罗仲伟最后表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各行业中仍然有不少中小企业表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业绩逆势而上。可以预见,这次危机过后,一定会有一大批竞争力得到增强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