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英丽 周求宁

摘   要:当前,产教融合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逻辑主线,如何更好融合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落实课程思政任务,是国家赋予各高校的使命,也是各高校应积极探索的问题。通过分析当前产教融合模式下的课程思政的特点和困境,提出产教融合各主体应牢固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共建共享思政资源库,多措并举建设优秀师资队伍,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引领作用和监督作用,紧跟信息化时代发展,探索出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为各高校如何在产教融合模式下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2-0129-03

引言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产教融合的概念。2017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将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纲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逻辑主线,也是必然趋势。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导思想,各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展开了积极的探索。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并对公共基础、专业教育、实践类等不同类型的课程提出了指导意见。

因此,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如何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将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紧贴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加深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思政体系,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发挥课程育智育德的功能,充分发挥双师“主力军”、课程“主阵地”、教学“主渠道”作用,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教融合模式下课程思政的特点

“课程思政”和“产教融合”在育人目标上都强调价值观的引领和职业素养的提炼,都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教融合”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有别于传统的思政教育,具有多变的思政教育环境和多元的思政教育主体等特点。

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包括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熏陶、校内外实践活动等,教育环境相对稳定。但是,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思政教育是综合的校企协同育人,不再是教育环境单一的学校教学,而是多变的社会环境。

思政教育主体是思政教育的承担者和发动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思政教育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学校、企业、协会等,不同国家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交融会有不同的价值导向,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价值体系塑造,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将是不小的考验。

二、产教融合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困境

这些年,院校与企业的探索使得产教融合取得了一些成效,校企合作已有如工学交替、企业实习、订单式培养、项目驱动、产学研结合以及现代学徒制等多种模式。但如果缺乏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引导,即便灌输再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不能称为成功的教育。目前产教融合模式下的课程思政发展仍面临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参与课程思政积极性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职业院校从原来的行业管理归为教育部门管理,企业不再承担包括教育在内的非生产功能。企业需考虑自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和支出,优先考虑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而思政育人过程的隐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与企业追求效率的特点相悖。企业可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其品行,培养的学生就业不一定留在该企业,导致企业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师的课程思政融入意识不强

专业课教师和企业经理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较少会考虑课程思政的融入,关于“什么是思政、何时融入思政、如何融入思政、融入哪些思政”等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错失思政育人的良好契机。

(三)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

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抱着完成思政任务的心态,单纯为了应付考核,在没有领会课程思政理念实质的情况下,生搬硬套与课程无关的思政内容,将课程思政变成乏味的“说教”。其次,大部分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各自独立,教师间缺乏交流,思政教师没有行业工作经验,不了解行业的工作内容和企业文化,缺乏对思政内容的深入思考和对思政元素的精准挖掘,使得课程思政空洞乏味。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产教融合模式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教师,但现阶段符合这一标准的教师数量较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具备扎实操作能力和经验的技能人才难达到高校聘任的学历门槛,而符合高校学历要求的多为高学历应届毕业生或一直在高校任教的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其优势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必然被弱化。二是高校薪酬待遇与企业难匹配,从而难以吸引和留住学历与技能兼备的人才。高校通常采取的聘任企业兼职教师或者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法,但在落实课程思政上仍存在以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很少院校要求企业兼职教师要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并作为考核要求。二是课程思政成效难衡量。三是高校普遍存在挂职运作机制不成熟、考核管理机制不健全、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教师挂职流于形式。

(五)思政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慢且监管难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教育教学方式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然而,在思政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信息化教学平台滞后、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信息化教学技术普及缓慢、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而且,互联网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多、监管难,网络上各种不良的意识形态和言论对缺乏信息管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于思政教育的推进也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双主体育人理念

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既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应协同推进,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应站在为国育人的大格局发挥其重要作用。企业需求应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将员工招聘中的思想品德要求与高校思政教育融通,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专业规划提供建议,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参与教材开发,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源。高校应坚持派遣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前往企业挂职,通过制订详细的挂职要求和计划督促教师根据任务清单深入了解岗位工作内容,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人才需求,搜集典型案例,形成挂职报告。校企应共同评价教师的挂职表现,将挂职成效纳入教师评估标准。高校应多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行业需求、企业需求,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让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方位对接,避免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的现象。

(二)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

校企共建思政资源库能够让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有优秀的素材和资源,让思政教育更加形象、接地气、易吸收。首先,可以从企业典型工作案例中提炼思政要素,高校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课程特点,在授课时找到准确的思政切入点,以学生更感兴趣的情景案例教学方式具象地传递给学生。其次,多角度、多维度挖掘思政元素。角度可以从历史、时代、实践三个角度,历史包括党史、国史、发展史,时代包括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时事热点、典型案例等,实践包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职业精神、劳动精神等。维度可以从传统美德、历史文化、国际视野、行业楷模、大国工匠方向挖掘。根据思政要素内容通过不同课堂形式传递,比如专业导论课程传递理想信念,专业主干课程灌输道德品质、职业操守、法治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小组活动锻炼团队精神,通过优秀事迹树立职业素养,通过操作标准灌输严谨态度、劳动精神等,通过案例分析训练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三)培育双导师教学团队

首先,在师资招聘上弱化学历壁垒,注重教师能力的评估;改善师资待遇,让人才能够引进来留得住待得久。其次,打通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组织集体备课、课程研讨等教研活动,让思政课教师了解专业课内容,共同探讨思政元素何时融入、如何融入、融入什么的问题。再次,专业课教师也应参加思政培训、思政竞赛,提高思政意识。思政课教师同样也应参与企业挂职,了解行业工作内容和用人要求,通过实际案例挖掘思政元素,让思政贴合实际。最后,要提升企业导师的思政意识,平衡好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的职责和任务,企业和院校秉承互培、互兼和互聘的原则对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进行师资团队的混编,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充分发挥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躬身垂范,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企业导师在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以身作则,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职业观。

(四)发挥政府引领和监管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推动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相互配合,下好全员育人一盘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设立监督机构。这些机构可以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教育行政机关、行业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第三方。中立的监督机构可以站在相对公平的角度对产教融合思政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二是完善监管机制。完善的监管机制能够对产教融合各主体进行引导、约束和规范,明确各方应履行的义务。三是通过设立专项经费、税收减免、提供信用支持、引进融资资源等方法强化政策对产教融合育人的推动作用,对产教融合育人成效较好的高校和企业提供支持,同时监督育人成效,避免未落实主体责任但获得政策扶持的情况。

(五)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

企业和高校应共享培训资源和课程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高校的精品课程对合作企业开放,企业员工可通过高校的在线课程夯实理论基础。企业线上学习平台提供的贴合实际工作的培训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强有力的载体和抓手,如果能对合作高校开放,学生即可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直观了解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磨炼职业技能,感受企业文化。

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尽量选用符合当代学生特点的载体。例如,传统课堂以文字、图片或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教学,如果遇到抽象的内容,学生通过平面教材很难理解;而运用AR技术能够让内容学习和实际运用间自由切换,从而突破学习的维度,还给学生带来新颖的体验,为课程思政提供易互动和易感知的教学手段,让课程思政方式更丰富、过程更有趣,育人效果更理想。

政府主管部门应利用技术手段对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监督和监管,杜绝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和毒害,不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

四、结束语

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从来不只是一个教育主体的责任,政校企都应站在全员育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思政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育人,打造“全方位”育人格局,共建产教融合思政体系,为“产教融合”和“课程思政”的实施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5.

[2]   王晓洋.产教融合型企业与职业院校协同育人实践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0):82-86.

[3]   周桐,刘宇,伍小兵,等.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困境及创新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9):228-234.

[4]   李艳.基于类型教育特征的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探析[J].职业技术,2022(10):97-102.

[5]   梅鲁海.“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的交互共生和价值耦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9):5.

[6]   贺颖.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多元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0):32-35.

[7]   黄晓珩,冯达伟.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模式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15):2.

[8]   付丽丽,周文山.产教融合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中澳·万豪酒店管理学院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8):3.

[9]   陈志华.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9(23):2.

[责任编辑   兴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