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徵

摘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被视为是贝多芬音乐风格成熟时期的巅峰之作,代表着贝多芬在协奏曲交响乐创作中的最高成就,该曲整体结构工整、富于变化、宏伟华丽,不仅是研究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交替时期音乐发展的典型作品,也是探究音乐他律论在演奏时所使用音乐技巧的代表性创作。贝多芬曾将《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手稿作为私人教材,用来教导学生进行作曲练习;德国作曲家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C·P·E·Bach)也在1962年出版的《纯正的键盘演奏艺术实践》一书中将这首协奏曲作为演奏理论与实践的案例,面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表演的传授。这些实践,使得这一协奏曲的总谱逐渐演化为一部难度循序渐进的教科书,为音乐学校以及音乐教师所广泛使用。本文中对于贝多芬钢琴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与教学分析,旨在从音乐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以协奏曲的作品特征作为切入点,对其在当代中国教学语境下的演奏技巧以及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与分析,为其演绎与发展提供具有本土化、现代化特质的创新实践内容。

关键词: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演奏技巧;教学创新

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历程中,1803年被称为其“新风格”的开端,贝多芬在音乐家海顿与莫扎特的基础上,将钢琴协奏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诞生于1809年,1811年11月,该曲在莱比锡的格文特豪斯进行初演,由约翰·弗里德里希·施奈达进行独奏,后于1812年2月,在维也纳进行首演,由贝多芬的学生卡尔·车尔尼进行独奏,该曲乐谱于1811年由莱比锡的布莱特科普夫出版社进行出版并逐渐普及。这首协奏曲被认为是贝多芬最后的英雄风格作品,也是他最后一次在表面上沿用英雄模式进行创作,被成为“皇帝”协奏曲。《大众音乐评论》的编辑约翰·弗里德里希·罗赫利茨曾评价这首《“皇帝”钢琴协奏曲》为“是现存所有协奏曲中最独创、最新颖、最有效果也是最困难的”,并表示听众在欣赏完这一协奏曲的演奏后,能够“完全获得愉悦”,这些评论揭示了第五钢琴协奏曲在贝多芬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肯定了其演出的成功。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十分考验学习者、演奏者对于横向结构的把握,以及气息的贯通。例如,作品第一乐章中存在持续八度音阶,需要演奏者的手掌与手指在处理时拥有较好的爆发力与耐力,同时能够通过精准的控制将乐句间细致的变化展现出来,十分考验演奏者的技术。因此,对于《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演奏与教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充分发掘该曲目在展示钢琴技巧、彰显高尚审美中的巨大潜力,也能够通过对于该经典作品的持续研究,深化该曲目在当前教学实践中的教育价值,为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创新提供具有典型性的教学范例。本文对于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与教学实践讨论,一方面,旨在通过对于作品创作背景以及创作特征的描述,呈现出这一协奏曲及相关语境的完整面貌,为对于该作品的深入理解、分析与诠释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结合当代本土的演奏需求与高校音乐教学的创新发展,对这一曲目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实践策略进行探索与阐释。 同时,也为以鲜活的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为基础的素养导向教学模式,提供实践题材与实践参照。

一、贝多芬钢琴曲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作品特征

(一)创作背景

18世纪,贝多芬受到启蒙运动以及德国文艺界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倾向于在作品中加入“英雄主义”的内容,以凸显作品宏伟的基调以及澎湃的感情。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弗朗切斯科(Francesco Galeazzi)在1796年发表的阐释性文章,C大调是“宏大、军队风格的调性,适合表现宏大的场面”,具有严肃、庄重的特质,而降E大调是“英雄式的调性”十分的庄严肃穆,在表现严肃、庄重的氛围方面更甚于C大调。因此,贝多芬于1805年进行首演的《降E大调交响曲》即《第三交响曲》被赋予了“英雄”的涵义。同样,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创作于法军占领维也纳的混乱时期,乐曲中充斥着雄伟豪迈的情感,对于和平与理智的憧憬,以及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这也是贝多芬最后一首以此为主题的协奏曲创作。

在鲁道夫·大公的资助下,《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于1809年在维也纳上演,由于贝多芬在这一时期已经明显受耳聋困扰,无法胜任完整的演出,该曲目的钢琴部分由贝多芬的学生卡尔·车尔尼完成演奏。尽管车尔尼本人始终认为,自己并未能将这首曲子中所蕴含的磅礴情感非常完整地演绎出来,但无论是曲目本身,还是车尔尼的演绎,还是作品恢弘的气质以及宏大的演出规模、壮阔的音响效果、极高的演绎技巧,都在后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甚至被誉为贝多芬最具代表性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杰出作品之一。由此,可以见得该曲目的情感之充沛、技巧之丰富,具有极高的学习与演奏价值。

(二)演奏特征

根据莫扎特时期已经确定了的协奏曲的基本形态,这部协奏曲整体结构可以被均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约有二十分钟左右,第一乐章是快板,第二乐章是慢板,第三乐章再到快板的形式。在这一协奏曲的范式基础上,贝多芬对于协奏曲的内容进行了创新,为这部乐曲添加了流畅完整的华彩部分,这一华彩部分较之前的内容相比增加了难度、扩大了音域,突出了钢琴的独奏性,增强了演奏者与乐队之间的矛盾性与戏剧性,使得协奏曲的交响性与歌唱性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塑造了古典时期史无前例经典华彩乐段。本文将从贝多芬协奏曲的具体曲式出发,对协奏曲的创作特征进行提炼与分析,继而更好地对协奏曲的演奏与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关于《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具体曲式,整首协奏曲以钢琴的华彩段开始,使用快速的音阶以及琶音处理,确立了曲目的整体调性——降E大调,降A大调,以及降B大调。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由主调进行呈现,第二个主题先是以降e小调出现,然后转入典型的降E大调“号角五度”。当钢琴在之后的独奏呈示部中展开这个主题时,音乐以b小调出现,整体呈现出优美而抒情的旋律特征。作品开始处华彩段的再次出现,宣告者乐曲再现部的开始,并以一个五十小节的尾声结束。

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主要分为4个部分。首先是弦乐乐器在乐章开始处演奏一段赞歌;然后在钢琴进入前,使用木管对旋律线进行美化处理,让钢琴能够较为柔和的保持在和弦之上;钢琴从第45小节开始,便开始以起伏的三连音伴奏为基调进行旋律演绎;然后在60小节处,开始以阿尔贝蒂低音音型进行伴奏。协奏曲第三乐章的结构清晰简洁,采用了ABA-C-ABA的格式,并且在乐章的尾声加入了一个创新乐段,即协奏曲的第402小节,钢琴在这里只有定音鼓进行伴奏,具有极强的情绪代入感与情绪感召力。

根据贝多芬关于这些创作手稿的批注,贝多芬附加了由作曲家科林(Collin)作曲的奥地利民族音乐《奥地利高于一切》,还记录了一些关于“欢呼之歌、进攻、胜利…”等主题的创作构想。此外,贝多芬还将自己的感受:“破晓的(Dammernd)”标记在了第一段钢琴独奏的注释里,展现出了关于“英雄主义”的磅礴情感,以及对于“胜利”与“和平”的期待。

二、贝多芬钢琴曲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

根据上文中关于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创作背景以及演奏特征的描述,在当前关于协奏曲的演绎实践中,需要着重关注两方面的内容。首先,着重关注音乐主题演绎与情感连接。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大多表现了人的精神与意志的力量,具有较强的情绪感染力。因此,需要演奏者具有深厚的技术功底、以及丰富的人生经历与体验,如果演绎者缺乏对于独立的判断与审美品味,将很难从演绎中汲取经验。因此,高校学生在进行演奏实践时,需要兼顾作品演奏的技巧性与情感性内容,通过主题演绎技巧与情感连接的方式,保证情感与曲式的统一;其次,在演绎实践中,需要着重根据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与受众需求,进行语境化的探索与创新,契合当前中国钢琴实践本土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一)音乐主题演绎与情感连接

在对于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绎中,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来兼顾音乐的情感内容与演奏技巧。首先,通过对于贝多芬在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生活经历的考察,深入了解贝多芬在创作时的思想历程,将其各个章节片段的旋律内容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内容进行对应。结合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Spinoze)关于身体情感体验的相关理论,“人的身体总是能为外界所扰攘、挑动和刺激,情感的表达往往和身体的力量密切相关”。因此,在协奏曲的演绎中,对于音乐情感有深入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演绎者更好地进行技巧的表达;其次,演奏者需要对贝多芬作品中关于音乐他律性理论的应用进行探究,了解贝多芬作品中的对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探索,尤其是在《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中对于“英雄”叙事的浪漫元素的运用。关于这些音乐他律性要素的探究,能够帮助演绎者更好地将协奏曲中的情感内容与叙事结构进行逻辑连接,从而展现贝多芬钢琴作品中丰富的创作想象力。

此外,对于贝多芬在音乐曲式中创新内容的把控,也将有利于创作者在协奏曲演绎中的情感表达。例如,贝多芬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古典钢琴协奏曲的布局常规,经常把乐曲的展开部建立在程式部材料的基础上,以此来巩固音乐情感中与“意志”“决心”和“信念”相关的内容;在处理结尾的过程中,常在音乐节奏达到顶点时插入一个急板(Presto),为协奏曲带来有震撼力的收尾。因此,对于《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中独特曲式及其创作动机的把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当代演绎者将音乐的主题与情绪内容进行连接,从而在演绎中更好地展现作品的主题气质,抒发作品的澎湃情感。

(二)本土化的创新演绎

对于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在本土化、当代化背景下的创新演绎实践,可以通过在作品演绎中介入微观的历史学视域,以及多元学科视域的方式来实现。一方面,微观的历史学视域能够通过对于作品特定创作背景以及创作动机的阐述,对协奏曲中时代性、地域性的内容进行锚固,从而帮助演绎者厘清在演绎中需要保留的原质性内容以及能够进行创新的其他内容,在保留作品本身特征的同时,使作品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文化与审美语境下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多元学科视域能够帮助演绎者突破音乐学科的传统视角,将协奏曲置于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中进行创新思路的发掘以及更具实验性的创新实践。

关于协奏曲本土化的创新演绎,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以“英雄性”为切入点,对贝多芬协奏曲的叙事内容以及曲式处理进行微观历史学视域的考察。例如,考虑到1806年是奥地利动荡的一年,这一时期人们的娱乐方式因为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发生了改变,而贝多芬在这一时期创作中“英雄风格”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时下受众接受偏好的影响。因此,在当代语境的创新演绎中,一方面要着重体现出贝多芬这一时期作品的不同特质,以保留其原真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贝多芬不同时期作品中“英雄风格”的对比研究,提炼出受众偏好与作品风格的联系,从而应用这一关联性的逻辑,对作品的当代演绎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契合当代受众审美偏好;其二,多元学科视域下对于贝多芬协奏曲的研究,有利于将西方经典的钢琴曲目范式与本土的艺术语言及审美意味相结合,从而实现乐曲演绎的本土化创新。例如,在中国民族学视域下对于协奏曲的考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本土民族历史资源与特定文化记忆中的精神力量,将我国民族英雄主义的内容和情感与贝多芬协奏曲中的“英雄性”情感相连接,在寻求艺术与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对协奏曲的主题进行拓展,不断挖掘其本土化的演绎方式。

三、贝多芬钢琴曲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教学策略

综合上文中对于贝多芬钢琴曲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创新演绎的具体要求和实践策略,当前高校以钢琴演绎情感连接与语境化创新为目的的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策略的创新。

首先,是以深度学习、深度实践为目的的学习单元的构建,因为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绎对演绎者的情感体验、生活体悟以及审美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深度学习、主题学习的提倡,有利于帮助高校学生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该作品的曲式风格以及相对应的情感性内容、叙事性内容,从而丰富学生在技能学习中对于协奏曲情感他律性的体悟,培养学生的演奏思维方式与音乐审美能力。具体的策略包括:

配合协奏曲的演绎课程,进行以“英雄性”为主题的学习单元设计,引导学生在演奏实践的同时,对这一题材作品的文化背景、情感特征、创作动机进行全面的洞察与深入的思考,探究音乐曲式与其文化要素、历史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系统性知识架构;

与其他的学科进行合作,为学生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历史学视域下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民族学视域下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等。通过多元学科内容的介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钢琴演绎的创新实践提供基础。

其次,是在关于贝多芬钢琴曲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教学中,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强调以素质培养为教学导向。例如:关注学生在钢琴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导师在引导实践创新时的主导作用,通过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经历以及演奏偏好,进行协奏曲的教学引导,将钢琴曲的文化性内容、情感性内容以及曲式规范与学生自身的音乐技能体系相结合,而非单纯的进行技能的培养;

通过对以贝多芬协奏曲为例的音乐情感和曲式的研究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对于钢琴学习和钢琴演奏方法的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在钢琴演绎中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结语

本研究以贝多芬钢琴曲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绎与教学为切入点,从音乐教育者的角度,分析了协奏曲在演奏时的曲式特征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继而结合当前的实践经验,阐释了将情感内容与曲式结构相融合以及本土化的创新演绎方式,并探究了贝多芬钢琴曲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校钢琴演奏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单位:俄罗斯下诺夫格罗德格林卡国立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琦.让音乐学习真正发生——基于深度学习视越下的音乐教学策略[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7).

[2]倪娜.论贝多芬钢琴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与教学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23.

[3]丁洋.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的音乐内涵与演奏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杨琦.贝多芬钢琴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分析[J].黄河之声,2022(13).

[5]苏萌.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风格特征分析[J].北方音乐,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