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林,杨伟明,邬江华,王超宇,唐 聃,贺新媛,骆礼波,石 磊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甲乳外科,贵州遵义 563099)

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提高、生活方式西化及生活环境改变,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解遵义市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特征,对2009年1~12月16606名妇女乳腺普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12月,在遵义市两城区及各县城所辖范围内,统一由职工单位工会或/和居民委员会组织的16606名妇女作为普查对象。普查对象均为当地长住人口、既往无乳腺恶性肿瘤病史、自愿参加,其中包括未婚和已婚,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43岁。所有受检者均做专科触诊,乳腺超声多普勒检查6305人,乳腺近红外线扫描4133人,乳腺钼靶X线2034人,核磁共振成像18人,组织病理学检查157人。

1.2 方法 通过上门科普讲座、播放幻灯片、答疑、发放宣传手册并统一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乳腺癌家族史等),再由三甲医院乳腺专科中级以上职称专家询问病史,并对乳腺进行体查,主要内容包括观察乳腺的外形、局部皮肤有无异常,按双侧乳腺、乳晕、腋窝淋巴结等顺序依次触诊,对触诊到结节、肿块或可疑者行乳腺彩色B超检查(SEMENS-ACUSON-CV70型及TOSHIBA-APLIO-80型彩超仪,线阵变频探头、频率7-10MHz)、乳腺近红外线扫描检查(北京龙兴医疗设备科技开发公司制造LX-767E型)、乳腺钼靶成像(美国GE公司Senographe DS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机)、核磁共振成像(日立公司AIRIS-Ⅱ0.3T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设备)和病理学检查(空心针穿刺或手术切除等)等方法明确诊断。

1.3 统计分析 建立EXCEL表记录所有数据,利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x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乳腺疾病患病率与构成比(见表1)。

表1 乳腺疾病患病率与构成比

2.2 不同年龄组乳腺疾病患病率(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乳腺疾病患病率

3 讨论

3.1 本次普查乳腺疾病患病率为40.74%,其中乳腺增生症患病率为39.00%,在乳腺疾病中居首位,影响了乳腺疾病总的患病趋势。乳腺增生症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及精神因素引起的一种即非炎症又非肿瘤的慢性良性增生性疾病,好发于30~50岁。不同年龄妇女卵巢功能、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和学习、工作、生活压力不同所致乳腺增生症患病率不同,其中30~39岁年龄组最高,40~49岁年龄组次之,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低。大量组织学研究表明,乳腺癌是一连续谱式发展过程,即正常组织-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1]。此次普查中12例乳腺癌既往均有乳腺增生病史,因此做好妇女乳腺增生的防治,对降低乳腺癌发病尤其重要。

副乳是一种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的疾病,和正常乳腺一样是雌、孕激素和泌乳素的靶器官,好发于双侧腋下。当机体内分泌失调,可形成副乳腺增生症、副乳腺纤维腺瘤甚至副乳腺癌。我国妇女副乳患病率为1% ~5%,副乳腺癌的发生率为0.1%[2]。本次普查副乳患病率为3.74%,仅次于乳腺增生症。

乳腺纤维腺瘤一般认为与基因改变、药物影响、病毒感染以及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或局部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增强等因素有关[3]。好发于卵巢功能旺盛而调节紊乱的年轻妇女,如普查结果显示本地区以≤2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患病年龄最小为18岁,而5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较低。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本次普查遵义市乳腺癌检出率为0.07%,好发年龄为40~59岁,占总发病的83.33%,与陈秀英、谭红辉[4-5]乳腺癌普查结果相仿。在普查中我们采用了国际抗癌协会建议的乳腺癌分期方法,检出乳腺癌12例,其中0~Ⅱ期乳腺癌共10例,占83.33%,说明乳腺普查提高了早期乳腺癌检出率及治愈率,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3.2 乳腺普查中,规范的普查方法能提高乳腺疾病检出率。本次普查中以三甲医院甲状腺乳腺专科专家手检为核心,辅以乳腺近红外线扫描、乳腺彩超、乳腺钼靶X线、核磁共振成像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综合评估。乳腺触诊检查强调手法正确、检查全面,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触诊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6-7]。乳腺彩超具有无创性、无痛性、可重复性,常作为年轻妇女、妊娠及哺乳妇女乳腺病变首选方法,能清楚显示腺体层次及病灶形态,并对肿块囊实性鉴别敏感度较高。对10 mm以下肿块及微小钙化检出率较低。乳腺钼靶检查是临床乳腺疾病筛查首选方法[8],不但能显示临床上未能触及小肿块及微小钙化影,而且对临床隐匿性和微小乳腺癌检出率较高。缺点是中国女性乳房普遍偏小、腺体致密,故对近胸壁的小肿块效果差、易漏诊;放射线对人体有一定损伤;部分受检者检查时不能耐受乳房挤压疼痛。近红外线扫描因经济、无放射、可重复、不限制受检者年龄和可用于孕妇,能检出<2.0 cm肿块及血管与肿块的关系,为诊断乳腺癌提供依据,广泛用于乳腺普查。缺点是漏诊和误诊率较高,十分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当良性疾病伴局部炎症时血流丰富或血肿形成易误诊为乳腺癌[9],通常仅作为致密性腺体补充筛查手段。普查中高度怀疑乳腺癌和诊断困难者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能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为乳腺彩超及钼靶的补充方法,但费用昂贵,难以在普查中推广。当乳房肿块诊断明确或恶变可疑者行手术切除或空芯针穿刺活检等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治疗方案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3.3 目前,我国经济上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大多妇女对乳腺疾病医疗常识及自我乳房保健意识较低。因此通过科普讲座、播放幻灯片、答疑、发放宣传等方式教会广大妇女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乳腺自检的技能,同时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安慰及心理疏导能提高病患依从性。提高妇女健康教育力度及普查资源投入,规范乳腺普查,扩大乳腺普查面,做到对乳腺疾病的早期防治,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1]阚秀.乳腺癌的癌前病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5):261 -262.

[2]王钟富,杜绍先,师国珍,等.现代乳房疾病诊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7-210.

[3]Rizou H,Bardi G,Arnaourti M,et al.Metaphase and interphase cytogenetics in fibroadenomas of the breast[J].In Vivo,2004,18(6):703 -711.

[4]陈秀英,杨伟明,王超宇,等.2009年红花岗区5004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6):5451-5452.

[5]谭红辉,杨伟明,王超宇,等.汇川区5000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报告[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10-1311.

[6]邬江华,杨伟明,程晓明,等.妇女乳腺普查5000例[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67 -3268.

[7]方志沂,邱晓光.乳腺癌的分布规律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全科医学,2002,5(6):429.

[8]雷益,朱嘉英.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与MRI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8):864 -867.

[9]杨伟明,程晓明,谢铭.近红外线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85例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1985,8(11):5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