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警建 丁晓凌

(1.西安市第九医院影像科,陕西 西安 710054;2.定边县人民医院CT室,陕西 定边 718699)

肺癌是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于男性发病率第一位[1]。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复杂,病情复杂,不同类型肺癌恶性程度差异大,患者临床预后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的肺癌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其预后差异大的原因[2]。因此对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分类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3]。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中央型肺鳞癌与周围性肺鳞癌患者临床特点、CT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肺鳞癌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信息,提升肺鳞癌患者诊治精准性,以期提升肺鳞癌患者的预后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确诊的80例肺鳞癌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将其按照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的分型分为周围组(共计31例)、中央组(共计49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4]中对肺鳞癌的诊断及分型标准;所有患者本方案所需个体资料及疾病资料收集完整。

1.2方法 制定调查方案,本方案调查所需资料均采集自电子病例档案。内容包括:患者个体情况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吸烟史、既往肺部疾病史、疾病相关资料:临床症状包括肺癌不同阶段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及所纳入患者病例档案载明临床症状如:咳嗽、咳血、胸痛、发热、胸闷、气喘、转移症状、刺激性干咳、咳痰率、痰中带血等;CT影像学检测结果::肿瘤直径(<2 cm、2~7 cm、>7 cm)、肿瘤分化(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肿瘤分期(Ⅰ、Ⅱ、Ⅲ、Ⅳ)、病灶形状(圆形或类圆形、三叶形、不规则形)、边界(清晰、模糊)、边缘(短毛刺、长毛刺、浅分叶、深分叶、棘突)、内部结构(空泡、空洞、空气支气管征、钙化、坏死)、周围结构(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胸膜宽基底、胸膜增厚)、侵犯邻近(淋巴结、血管)、肿瘤转移(淋巴结、骨、远处)等。分组收集整理上述信息,并行组间比较。CT检查:入组患者均由同一组CT检查和小组行CT检查,采用的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 128层双能量 CT 扫描仪。血常规胸部扫描: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 120 kV ,管电流自动调整,扫描层厚2 mm ,间隔2 mm ,扫描矩阵512×512,检查医师根据检查情况判断是否行增强扫描。所有扫描所得图像均使用标准或高分辨率算法进重建。

2 结 果

2.1不同类型肺鳞癌患者个体特征比较 中央型患者中男性比例、吸烟史率明显高于周围型组,年龄明显低于周围型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肺鳞癌患者个体特征比较n(%)

2.2不同类型肺鳞癌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中央型患者咳嗽、咳血、胸痛率高、胸闷率高、气喘率高、转移症状率高、刺激性干咳率明显高于周围型组患者,而咳痰率、痰中带血率则低于周围型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肺鳞癌患者临床症状比较n(%)

2.3不同类型肺鳞癌患者CT表现比较 中央型肿瘤直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率、边界模糊率、病灶不规则形状率明显高于周围型组,而胸膜宽基底率低、圆形率低明显低于周围型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类型肺鳞癌患者CT表现比较n(%)

3 讨 论

肺鳞癌按照病灶部位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周围性肺癌及弥漫性肺癌,临床以前两种为主。目前肺癌的诊断及病情客观信息获得途径仍然为手术病理检查[5],虽然活检穿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手术病理检查,但有部分患者因自身原因无法进行该项检查[6]。同时活检穿刺检查的代表性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很多影像学检查均可直观明确地反应出肺鳞癌的病变位置。CT检查通过横断扫描,可对肺部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呈现,明确肺部肿瘤的大小、形状、分化情况、质变情况等,能较为全面低反应肿瘤的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7]。

本文结果显示,中央型患者男性较多、吸烟史率也较高,且年龄也较周围型肺鳞癌患者低(P<0.05)。中央型肿瘤直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率、边界模糊率、病灶不规则形状率明显高于周围型组(P<0.05),而胸膜宽基底率低、圆形率低明显低于周围型(P<0.05);中央型患者咳嗽、咳血、胸痛率高、胸闷率高、气喘率高、转移症状率高、刺激性干咳率明显高于周围型组患者(P<0.05),而咳痰率、痰中带血率则低于周围型组(P<0.05)。提示中央型肺鳞癌患者恶性程度总体高于周围型肺鳞癌患者。因此,中央型肺鳞癌与周围性肺鳞癌在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及CT表现上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可为临床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