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龙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湛江在发展信息产业过程中的优劣势,进而提出在未来如何发挥信息化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通过“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信息技术产业,提高政府和社会大众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湛江的“工业立市”和“五年崛起”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湛江 “两化”融合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89-02

“两化”融合是指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推进,最早于“十六大”中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而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要更加深入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信息化成为企业生产管理的基础手段,其着眼点是形成可持续发展和更加依靠信息资源发展的坚实基础、内生动力和新机制,着力点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简历现代产业体系,为国家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划打好基础。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进行,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而是两者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彼此不可分割,并催生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两化”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一、合理有效发展湛江工业信息化,可以在技术、经营、制度等方面对湛江工业发展产生带动促进作用

湛江的“五年崛起”时期是推进“两化”融合的关键时期,合理有效地发展湛江工业信息化,可以从三个方面上对湛江工业发展产生带动促进作用。

1.在技术方面的促进。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技术改造就是信息化作为技术手段和工具对工业化发展施加影响,工业化作为重要载体支撑着信息化的持续发展。20世纪末,许多发达国家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改造,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使生产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响应。这意味着,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发生在产品制造上,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开发、研制新产品;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推行计算机集成,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等等。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传统工业化产业领域中的应用,也可在最大范围内培植技术创新资源,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改造投资效益。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增加30%的投资,可以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大约增加85%的经济效益。

2.在经营方面的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在经营方面上的交互作用就是信息化在改造传统产业生产过程中引发生产经营等组织方式方面的改革,如出现企业业务的分解和结构重组;而工业化条件下的产业关联、生产系统、产业集群等传统的组织方式也必然会以新的方式影响信息产业的生产经营。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一些产业“纵向一体化”势头已经逐渐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外包分工和协作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地将大量常规业务外包出去,而自己只保留一部分核心的业务。同时,工业化条件下形成的产业关联和经济积聚,会进一步强化生产链和生产系统的完整性,这使从事信息产业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需要借助于工业化经济的组织形式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于是在经营层面新旧组织方式的融合趋向日益明显。

3.在制度方面的促进。信息化对工业化在制度方面上的促进就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化发展,自动化生产、电子商务、虚拟组织等新现象的产生,必然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变迁、产业规则变动、观念更新等社会制度性问题。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共享机制,将垂直一体化管理向扁平一体化、矩阵式管理模式转化,这无疑改变了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创造新的商务模式,改善成本结构,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能过扩大交易范围、优化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时间和增加交易活动,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另外,技术网络平台的构建和市场的发展,促使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必然会影响原来的产业规则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现我国已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就是要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中国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重要内涵。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其核心就是以信息化为基础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在“十二五”规划中,更加明确了“两化”融合在2015年的战略目标就是使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全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信息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湛江工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湛江重点发展项目,集中在重化工、重工业等方面,都是能耗相对较高的行业,要适应国家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政策,现实湛江在崛起发展同时又保住碧海蓝天的发展目标,只有从加速转型升级和调整发展策略这两方面入手。广东省现正开展“腾笼换鸟”为核心思路的“双转移”战略规划,湛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环境,实现自身的战略发展。但湛江的工业信息化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工业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不高。由于湛江的信息化管理体制障碍仍然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而且社会公共事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从而未能很好带动湛江本地的大中型企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目前,湛江的大部分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大都仅限于构架企业的门户网站,而有一小部份在较低地层面上实施ERP,据统计,现在湛江的中小企业只有65%建立了自己的企业门户网站,而只有不到30%的企业在实施无纸化自动办公,实施企业ERP的仅占不到10%。许多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2.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效应不够显着。信息产业的附加值较低,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力度不深。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规模偏小。据统计,在2010年,湛江共有私营资本的计算机通讯、软件应用服务及系统集成企业150多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为24.3亿元,对比起2009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虽然,在“十一五”计划期间,湛江的信息产业有了较好的增长,但由于基础薄弱,因此对湛江整体经济的贡献仍然不明显,而要实现湛江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动,协作发展,更是需要较长的时间。

3.信息产业发展速度慢、应用水平低。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之上,湛江目前的信息产业发展缓慢,直接影响了湛江“两化”融合的进程。湛江虽然是我国的首批改革开放城市之一,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政策实施定位不明确,一直以来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都不足,政府对湛江整体信息化产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未能很好体现,使得湛江的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只能自行探索,未能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

三、推动湛江的“两化”融合对策建议

面对以上种种困境,如要在“十二五”期间有力推动湛江的“两化”融合,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统一规划,大力推进信息产业的振兴。要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增长模式,回避难以持续的路径,把推动经济发展增长的动力从粗放低效投入成本要素向以“两化”融合为目标的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就要为湛江的工业发展找好突破点。广东是最早的沿海开放省份,而且主力发展的产业大都集中在第二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早,特别是信息设备制造业,在珠三角地区尤为突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整体优势,进而积累了丰富的信息产业发展基础。湛江应该充分利用“双转移”的契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将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培育成湛江在大工业以外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成为湛江经济发展的另一支柱,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在湛江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作用,同时加快实施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产品创新。依托湛江保税区的优势,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电子产品制造产业,尤其是数字视听产品。现在深圳、东莞都已经在数字广播接收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机顶盒等新兴的数字产品生产和研发上,通过多年产业的发展,积累了较强的优势,并由此培植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同时,合理规划软件产业,尤其是第三方服务性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业以人为本,占地少、无污染、附加值高,完全符合湛江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的目标,如能以高校和重点企业集团为依托,以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为重点,对软件产业园实行重点开发建设,以便可以更加广泛地吸引各类研发机构人员来湛工作,有利于集中技术、人才、资金,从而培育骨干软件企业,进而建立软件产品开发生产基地。实施技术创新,打造优势品牌,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领域宽广的软件商品化和工业化,推动现代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核心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最终可以有效推进湛江软件产业面向工业信息化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2.集中优势,发展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优势企业。加强龙头企业的预研支持,完善人才激励等配套政策,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与服务环境,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只要企业在实施自身的“两化”融合过程中,通过结合企业的技术现状,合理有序地推进,最终为企业的产品生产、物流运输、销售经营等方面带来可见的综合效益,则企业就能有更多的动力去继续促进自身的两化深度融合,最终带动整体产业链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目前,湛江已经引进了不少的外资生产企业,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都只停留在引进设备层面的简单工业信息化结合,如能通过政府政策的有效引导,把两化融合的深度,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推进,使得企业的投入产出愈趋于可精准量化。

3.政策扶持,推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产学研”未能实现有机结合,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只是追求自身企业的短期利润,过分依赖“贴牌生产”,对于产品研发不愿投入过多费用,最终导致了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同时,湛江的三所高等院校的科研院所改革不到位,科研行为与市场脱节,竞争力较差,并有一些大中专院校因转制困难,又重新回到事业体制内,走了科研的回头路。

目前,产学研合作普遍存在“各拉各车”的现象,创新的各方面要素未能有效向企业聚拢,聚集效应不强。不少高校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生产应用上,都普遍存在用论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状况。因此导致产学研合作随意性比较强,产业缺乏来自高校和院所这些创新源头的有效支撑。因此,在信息产业科研立项,对于是否能与企业需求结合考虑得不太多,也往往体现不出紧贴市场前沿的意识,从立项的一开始就违背了市场的意愿,最终的科研结果变成了一堆文件而已。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定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的主体,让更多的科研创新资源自发地“围着企业转”。从湛江的现有信息产业中选择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并大力推动新兴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有机结合,加强跨行业协同。同时,引导高校院所和产业重点企业集中各自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最终建立信息产业科研创新战略联盟。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2012).

2.沿海开放城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作者单位:湛江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 广东湛江 524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