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雅

对中国经济双轨制改革的思考

●张舒雅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面要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中国改革已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文章就我国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问题从其改革的理论设置、历史作用分析的基础上展开深入探讨。

经济改革 单轨制 双轨制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中国长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实施的双轨制改革还继续遗留在现行的经济运行中,这些大量遗留的双轨制,一方面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双轨制的理论涵义

一个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或者市场经济体制都叫单轨制。而“双轨制”追根溯源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特殊产物,这一构想产生于1986年的“莫干山会议”,是指官方继续保持价格管制的同时,在国有经济体之外允许市场自行定价。

上个世纪的1992年在中国政府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后,双轨制是作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有现象或者产物,曾经普遍存在于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例如价格双轨制、养老金双轨制、户籍管理双轨制、企业资源配置双轨制、资源税收双轨制等等。特别是价格双轨制改革,它是中国经济改革主导,在理论指导上,改革方向是放弃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改革的办法是实行以“放”为主的价格双轨制,先将计划额度固定下来不再扩大,全部放开计划外产品的价格控制,即承认计划外产品交易价格的合法性,然后逐步减少计划内商品牌价交易范围,直到建立完全的市场化价格体制。它是以现代主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构建出来的体制转轨方式。它是放开市场增量、缩减计划存量,在西方经济学中这种思路没有先例,应该说是一个创见。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是在价格双轨制改革的带动下向纵深推进,“双轨制”成为许多领域的改革途径。

二、中国经济双轨制已经完成了改革的历史使命

“双轨制”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大特色,有别于一些国家改革的“单轨制”,它甚至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另外一种可行的方案。“双轨制”这一理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打开了缺口,因为它一方面继续为原来优先发展部门中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必要的保护补贴,以维持经济社会的稳定。第二方面又为放开民营经济、外资经济、三资经济进入到更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不断地利用了后发优势。尤其是价格双轨制改革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中创新性制度安排,实现了生产资料价格形成机制从计划向市场的过渡,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形成,极大地降低了体制转换改革成本,维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中国实施“双轨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由计划“单轨制”向市场化“单轨制”过渡,最终建立起市场化“单轨制”的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双轨制”是中国在由计划经济的“单轨制”向市场经济的“单轨制”过渡时期的过渡产物,在当代已经完成了其改革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现行经济运行中双轨制遗留问题带给人们的启示

中国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市场化进程。然而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我们中国自身的各项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正面临着许多需要审慎思考和努力破解的战略课题。特别是当前在中国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很多领域仍处于双轨制状态中,中国未来如何走向真正的市场经济?这正是双轨制理论和改革给人们最有价值的启示。

第一,土地方面,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与土地市场价格差距过大,拆迁冲突不断,由于非市场途径获得土地利益丰厚,审批与划拨过程不规范。其原因就是征用环节以强制手段为主,被征地者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土地出让环节有时靠划拨,有时用协议,有时是拍卖造成的。

第二,资金方面,银行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信贷安排也受政府干预。金融运作时,监管机构制定的利率不适应市场变化,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而“地下金融”民间借贷者的自由交易,由于国有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利率差距,导致竞争不公、转贷套利等问题严重。

第三,劳动力方面,在政府和国有企业工作的人端着“铁饭碗”,官员能上不能下,福利待遇自成体系,而广大普通企业劳动者的待遇只能通过市场化调节。由于劳动者状况不同,表面看是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人员报酬过高,实际上意味着公民权利不平等。政府部门的权力过大,“铁饭碗”、高福利催生了公务员热,一些通过市场创造价值的人失去了诚实劳动的积极性。

第四,在社会保障方面,养老金“双轨制”也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国企职工与私企职工、城乡居民的退休养老金待遇不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退休养老金“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低两三倍。,这一制度在近两年的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所有这些都是经济中遗留的双轨制,不仅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损害,也越来越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任务做出了规划和部署,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面取得决定性的成果,以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是当下国内外高度关注也是我们国家全社会具有高度共识的一个时代命题,也是中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以后所面临的需要审慎思考和努力破解的战略课题。尤其是现在这种深水区的改革中,必须切实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必须明确界定哪些事项是公民能自己决定的,哪些事项是市场能有效调节的,哪些事项是政府需要退出的,必须真正拿出直面难题的勇气,尽快完成职能转变,专心提供公共服务,并尽快推出全面详尽的破解方案,才能化解长期双轨制运行中滞留下的问题。

[1] 徐景安.价格双轨制的由来真相.香港商报,2012.01.19

[2] 林毅夫.应该把双轨制一律消除掉.经济参考报,2013.09.16

[3] 白天亮.双轨制改革再不能回避.人民日报,2013.11.01

[4] 岑科.中国出了个“双轨制”.经济观察报,2011.12.5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1)

(责编:贾伟)

F015

A

1004-4914(2014)01-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