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文彧 李晓兰

失独老人精神帮扶问题探究

●巩文彧 李晓兰

失独老人是社会养老机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精神方面的帮扶。对失独老人进行精神帮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弘扬我国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是失独老人恢复身心健康的需要。帮扶失独老人既有物质方面,也有精神方面,文章旨在精神方面提出几条措施,即,建议呼吁全社会共同帮扶、建立健全帮扶的各项制度、逐步推进社区关怀、帮助其端正自身生活理念等。

失独老人精 神帮扶 研究

失独老人是指其独生子女由于自身疾病、交通事故、犯罪、自杀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死残而使他们老年丧子,独自养老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数由于年龄限制不能够或者不愿意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由于失独人数的不断增加,近几年,失独老人在物质方面上得到了一些来自于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怀和帮助,物质方面基本上是满足的。然而,对于精神关怀这方面却很薄弱。精神帮扶是指给予被帮助的人精神上慰藉,情感上关怀,使帮扶对象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解决精神关怀匮乏的问题,提升生活质量,保证心理健康。

一、失独老人精神帮扶的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要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民生和增进人民福祉,要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的安定有序、国家长久治安①,解决失独问题是极其必要的,其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关系着社会能否继续良性运行和发展,因此给予失独老人精神帮扶势在必行。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国家都本着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决策任何事情,凡事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对失独老人给予更多的精神关怀正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更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体现。在精神上帮扶失独老人与政府以及社会各组织给予失独群体物质帮助结合起来正是我们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失独老人着想和服务的体现。不断满足失独父母的多方面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关注民生的重要表现,更加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在发展中解决,要实现社会健康良好运行,应该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民生。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真正主人。我们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与政府对失独家庭的福利政策相配合,给予失独群体更多的精神关爱,更加关注失独老人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在失去独生子女之后仍然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积极乐观的度过晚年,让这些失独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2.弘扬我国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失独老人,他们本应在晚年尽享和子女之间的天伦之乐,然而,他们却因失去了唯一的孩子而独自忍受巨大地悲伤和绝望。因此,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竭尽全力地去帮助这些失独老人,更多地给予他们精神关爱和人文关怀。这是一个爱心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传承优良美德的过程,在这场爱心的接力赛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跑好自己这一棒,从自己和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情做起,能够主动对失独老人提出帮助,平等地看待周围的失独群体,这不仅是关注失独老人精神生活的表现,还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也弘扬了我们国家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发扬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向社会输入自己的正能量以形成帮扶失独老人良好的社会风气。

3.帮助失独老人恢复身心健康的需要。中国有句古话,“养儿防老”,意思是我们养育孩子,希望到了晚年的时候,可以在物质上帮助自己,生活上照料自己,精神上关怀自己,对于失独家庭的父母,这最基本的需求都难以满足。老来丧子,没有了养老支撑和精神支柱,陷入无尽地孤苦和寂寞。失独老人不但要面对这些生活困境,也要承受来自于社会外界的压力。一方面是当他们看到别人和子女在一起快乐的场面就会想起自己失去孩子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来自于社会上一些人对他们不理解,认为他们没有能力照看好自己的孩子等,让失独父母感到更加地自责和内疚,长时间沉浸在思念之苦中承受巨大的压力。他们大多身体状况不好,往往疾病缠身,同时,心理压力大,常常抑郁寡欢,生活中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因此,给予失独老人精神帮扶,为失独老人提供更多生活上的照顾、心理上的安慰以及情感上的关怀,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帮扶有助于他们渐渐地走出心中的阴影,逐步摆脱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放开原本已不再完整的小家庭,重新健康乐观地回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二、实现失独老人精神帮扶的措施

给予失独老人精神帮扶,解决失独老人的精神孤独不是某一团体或者某一部门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需要社会各个组织、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共同协作,同时,失独老人自身也要自我调节,自强自助才能让失独老人的精神帮扶工作真正见到实效。

1.呼吁全社会共同帮扶失独老人。对于失独老人这个逐渐庞大的群体,我们首先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帮扶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帮扶失独老人的氛围,我们应积极广泛地倡导社会上的慈善团体和志愿者服务团队共同携手帮扶失独老人,目前社会上已经存在一些自发而起的自愿帮助失独老人的群体,但由于缺少组织性、稳定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以及自身能力不足和失独群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等使其帮扶效果不佳。因此,需要组织一些专业的社会帮扶组织对失独老人进行帮扶,帮助失独老人减轻精神负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失独老人大多体弱多病,身体的各项功能下降,生活无人照料,使他们对生活充满恐慌和焦虑。因此,工会和计生、妇联等各部门应积极组织对失独老人的亲情抚慰活动②;同时,要为失独老人提供公益性的养老服务,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设施和服务的同时,提高对失独老人的服务水平,进而提升服务质量,丰富失独老人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心情愉悦,从而,给予失独老人灵魂抚慰和精神关爱;失独老人的亲戚、朋友和同事、邻居都要积极主动的帮助失独老人,他们有着亲缘、地缘和业缘的便利条件,可以在失独老人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缓解生活压力;同时,失独者以及其独生子女都曾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做过贡献,所以,失独老人的子女单位和失独父母所在单位都应为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帮助。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帮扶失独群体社会支持网络,并且迅速行动起来,让帮扶失独老人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实效。

2.建立健全帮扶失独老人的各项制度。学者蔡方华在文章中提到失独困境是一种“制度后遗症”③,在解决失独老人实际生活中问题时,制度手段更有实效,因此要用制度来解决补救失独难题,也提出帮扶失独群体进行精神抚慰往往更加重要。2007年,我们国家也出台过一项对于失独家庭的救助制度,为失独群体提供补助资金,并在各个省市试点逐步推行展开,但对于失独老人的帮扶,除了给予一定的救助费以外,政府也应设立救助失独老人的专项资金,并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对于失独老人,政府更应该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倾斜。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强制推行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确实解决了我国人口压力大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但也存在着隐患,如今,大量失独家庭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制定相应的补救制度,为失独老人提供养老补贴同时更要带头帮扶关怀失独群体④。由于失独老人没有子女,因此,一些失独群体在晚年时面临着入住难题,对于失独者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悲伤更加深刻。因此,政府应及时转变执政思路,加大对失独老人的关怀力度,着力解决好失独老人晚年入住养老机构难的问题,做好帮扶失独老人的基础工作,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帮助失独者摆脱困境,走出心理阴霾,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回归社会。

3.社区关怀逐步推进。在失独老人精神帮扶这个问题上,社区关怀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把人们集中起来从事生产劳动或者是其他社会活动创造社会财富,从而被社区成员所共享。失独老人所在的社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社区资源帮助失独老人进行集中养老⑤。社区首先可以提倡社区成员主动参与帮扶社区的失独父母,失独老人大多由于长期处于伤心悲痛中,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并存,社区应组织人员为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帮助那些身体行动不便的失独老人进行基础护理,帮助老人购置生活用品、打扫卫生等,为其减少身体上繁重的劳动;其次,失独者大多在失独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精神空虚,害怕谈及与孩子相关的问题,变得不愿意与人沟通,甚至是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交往,由此而变得更加忧郁和自卑,因此,社区应集中、整合社会资源,为失独群体提供交流平台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失独老人的活动,让失独父母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把失独老人们集中在一起相互沟通,互相倾诉、彼此劝慰共同走出失独阴影,鼓励彼此树立生活信心,积极乐观的生活下去;最后,社区应建立面向失独老人的心理疏导中心,在失独老人抑郁和难以走出心中阴霾的时候,及时开导他们,为他们疏散心中的积郁,解开心结,有助于失独者的心理康复。

4.失独老人端正自身生活理念。来自于全社会的精神关怀在缓解失独老人精神关怀缺失问题上起着极大的作用,但问题的根本解决也要从失独父母本身出发。失独老人应该进行自我调整和劝慰,面对现实,尝试着勇敢的面对失独之后的生活。努力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自觉的走出失去孩子的阴影。失独老人可以通过跳舞、健身、学习书法和美术、音乐等一系列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排解忧愁。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知道,失去唯一子女,夫妻的感情也会受到影响,失独父母缺少了天伦之乐,夫妻双方常常无言以对不愿沟通,使家庭功能受损。因此说失独父母要更加彼此珍惜,互相依靠,也要自寻感情寄托,可以通过饲养小宠物的方式,形成一个情感接力的模式,或者主动加入失独群体的QQ群。目前,有很多关于失独群体的QQ群,在网上失独群体一起聊天倾吐心中的思念,共勉和关心,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国家对失独群体所给予的各种福利和帮扶政策信息,通过网络他们也会发现,失独者是一个特殊而不特别的群体,自己并不是“另类”也不是孤单的一个人,因此会增加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失独老人也要坚强的直面失独,而不是每天怨天尤人,端正生活理念,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能把注意力一直都放在不可逆转的事情上,而是要想办法走出来,自我劝慰,自助自乐,从而,奔向幸福健康的新生活。

注释:

①十八大报告

②毛建国.让失独者不孤独需要顶层设计[N].检查日报,2012-08

③蔡芳华.“失独家庭”应得到社会双重关怀[N].中国社会报,2012-5-21(03)

④孙唐水,郭安.城市独居老人需要社区的精神关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⑤姚金丹.社会工作增能视角下失独家庭的分析[A].社会工作理论新探.2012-10(07)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责编:吕尚)

F840.67

A

1004-4914(2014)06-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