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

浅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张曦

文章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比较成本理论、内部经济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专业化人力资本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的分析,探索农业产业化的经济学基础,以求用更加科学全面的视角审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 发展 理论基础

农业产业化,又称为农工商综合经营,或农业一体化(Agricultaral integration)。农业产业化经营概念是针对和区别于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产目标的自然经济和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相分离的计划经济提出来的,以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为其重要特征。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大背景下,美国率先出现了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西欧各国和日本等国纷纷效仿。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成熟的经济学理论被应用到指导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引导人们以更科学的绩效观审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比较成本理论

资源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在不同区域存在着初始禀赋、利用条件等较大差异。正是因为资源的需求方与资源的现有分布存在不对等性,才使得世界各国、一国各个地区之间存在了经济联系的内在基础和原始动力,这也构成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相互依赖和优势互补理论与比较成本学说和地域分工理论有着密切联系。亚当·斯密(Adam Smith)早在18世纪就论述了绝对优势在国际贸易和分工中的重要作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即使一国没有绝对优势,而只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通过贸易和交换也是可以得到比较利益,绝对优势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具备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应该将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贸易的核心产品。资本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应该将资本密集型产品作为贸易的核心产品,通过出口资源丰富产品和进口资源稀缺产品,从中获得比较利益。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做到主导产业商品基地布局专业化,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化协同相结合,使每一种产品都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作为最终产品,以产业带动商品品牌进入市场。

二、内部经济理论

内部经济理论是阿弗里德·马歇尔(A.Marschall)在他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中提出来的概念。“内部性是指由交易者所经受的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交易的成本和效益”。②内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由于市场需求增加而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加强生产过程专业化和经营管理而获得的经济利益。与之相对应的内部不经济指的是一个厂商由于生产规模过大、生产效率低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而外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因相关的其他厂商的经营活动而获得的经济利益。与之相对应的是外部不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因其他厂商的经营活动而蒙受的经济损失。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要注意自身的规模,实现内部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良性发展。

三、帕累托最优理论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博弈论以及相关社会学科。而帕累托改进是与帕累托最优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资源分配与利用的一种理想状态。二者区分可以理解为,帕累托改进强调的是资源分配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变化过程中,在没有任何参与者境况变差的条件下,使得至少一个参与者境况变好;而帕累托最优强调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可以在不损害其他参与者利益的前提下,获得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理论告诉我们,在农业产业化过程,要注意各方利益关系,努力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状态。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强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各方对商品信息的了解具有不对等性,即交易各方中存在掌握商品信息较为充分的主体,也同时存在信息较为匮乏的主体,其分别处于市场交易中的有利地位和不利地位。该理论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三位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交易中卖方相比较买方而言掌握更多交易商品的相关信息,处于有利地位;信息拥有者可以通过向信息匮乏者交易信息而获益;买方总是通过各种方法试图获得交易商品的更多信息;信息不对称是“看不见的手”指挥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弊病,可以通过提升除买卖双方之外第三方(如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和规制来减少其负面效应。

这一理论为诸如股市波动、择业失业、商品促销、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等市场现象提供了经济学解释,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出台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龙头企业与合作企业之间、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交易行为,使交易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③。

五、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着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于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是具有相互替代性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与不确定性是市场交易费用高昂的重要原因。企业存在的必然性就在于大大节约了交易费用,企业通过统筹生产要素所有者和产品所有者的行为,减少交易各方的数目从而降低摩擦与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而另一方面节约交易费用也是企业采取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的终极目标。企业取代市场的原因也在于企业能够通过统筹组织获得低于市场交易的交易费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以农企合作为核心的产业化发展可以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经营,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寻找适合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的发展方式。

六、专业化人力资本理论

专业化人力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解释经济持续增长问题时首次提出的,指劳动者通过边学边干、正规教育和专业培训等途径获得的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存量。该理论与专门职业技能的掌握紧密相连。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提出的以物质资本和同质性劳动为基本生产要素的产出增长模型,强调市场竞争中资本和同质性劳动的投入和产出的替代作用,这种替代作用只可能得出规模报酬递减的结论,无法解释经济现实中的规模效应,因而就不可能解释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这种理论的增长的均衡条件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大于零,即经济增长以人口增长为前提,这与现实经济状况是相违背的。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极力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其中,R.E.卢卡斯(R.E.Lucas)(1988年)提出了一个用专业化人力资本内生化技术进步因素的增长模型,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更微观的、个量的分析方法,将T.W.舒尔茨(T.W.Schultz)的人力资本和索洛(Solow)的“技术进步”的另一种增长动力形式,视人力资本积累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使之内生化,具体化为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导出了不依赖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经济均衡增长的约束条件,不仅解决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不愉快的结果”问题,而且为长久困扰着经济增长理论的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的矛盾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专业化人力资本能说明现代社会专业分工导致生产率提高的内在原因。农业产业化进程,迫切需要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进行科普推广,需要专业人才的科学指导和合理建议。

七、非均衡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认为,均衡和不均衡是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两种固有选择。纳克斯(Ragna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哈罗德(R.F.Harrod)—多马(E.D.Domar)模型、P.N.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构成了产业均衡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这是农村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均衡选择。即强调在经济发展区域中全面布局以工业为核心的生产力,通过全局发展实现地区经济和产业的均衡发展。这种战略的出发点虽好,但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贫困不发达地区不可能拥有推动本地区所有区域、所有产业全面发展的丰裕的资金。农村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另一个选择是各部门各地区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该理论以A.D.赫希曼·佩尔鲁克斯等为代表,认为由于缺乏全面均衡增长的资本资源等先决条件,不发达地区无法实现各部门的全面投资,只能通过利用产业的前后旁侧带动效应和地区发展的增长极辐射效应而实现梯度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综合认为非均衡发展优于均衡发展。而这种观点忽略了产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分工,其所形成的产业、空间二元结构会导致城市发展增长点单一、地区差异扩大等问题,无法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目标。

所以,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应根据自身发展条件找寻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的融合点,充分认识到非均衡发展以点带面增长的必然性,允许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部分产业、部门实现非均衡发展。同时,在推动非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产业和地区之间的协同合作,先发展的企业、地区带动后发展的企业、地区,先进的行业带动后进的行业,在非均衡发展中实现经济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④

八、制度创新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North)对制度创新理论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具体概括为:第一,市场规模扩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人们对现有制度绩效的评价变化使得现存的制度出现了更替的动机。但是,出于对现有规模经济的乐观审视,外部性因素内化过程中的高成本、高风险、高政治压力等原因,现有的制度无法满足上述的更替要求,当更替带来的利益大于上述负面因素而产生的成本时,一项新的制度势必产生。第二,个人、团体、政府作为三类行动集团,其对制度的创新活动具有不同的特点,个人制度创新的成本较低,可以忽略其组织成本和强制实施成本;政府的制度创新需要同时考虑组织成本和强制成本;团体制度创新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应该根据创新的内容本身选择合适的创新主体,通过推进制度改革,维护市场交易各方的经济利益,实现生产效率、社会效益的共同增长。

以上理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经济学基础,同时也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指导。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特点和文化背景特点,需要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通过剖析、理解、运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产业化道路,以实现我国部门经济、地区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

注释:

①雷俊忠.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4.

②[美]丹尼尔F·史普博(DanielF.Spulber).管制与市场[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③刘天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④陈少强.中国农业产业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商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作者简介:张曦,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

(责编:玉山)

F320

A

1004-4914(2014)09-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