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渭红

摘 要:随着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快速走高,人民币汇率已进入双向波动的通道,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和单边贬值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稳定,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双向波动才是化解当前矛盾的最好方法。人民币的波动,对外贸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亟须采取各种措施规避风险。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汇率双向波动 企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60-02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列入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人民币汇率改革走过了十个年头,2014年2月中旬尤其是3月17日起扩大人民币汇率日间浮动区间以来,特别是近期人民币由近年单边升值通道走出单边持续贬值行情,对我国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看待当前汇率走势、把握未来走向,以及管理好汇率风险;外贸企业亟须规避风险,运用开拓营销新路,善用金融渠道。

一、中国汇改进入攻坚阶段

1994年初汇改,我国人民币汇率具有“单一”的特征,主要是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确定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安排。2006年新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五章第二十七条对此有明确的阐释。并轨后,境内所有人民币外汇交易均使用一种汇率,满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一般义务,即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避免实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种汇率安排”的要求。

2005年7月汇改,我国人民币汇率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但参考篮子并不是盯住篮子,要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其主要原因就是国际收支顺差、外汇供大于求,否则,就不会有名义有效汇率的显着升值。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从2010年开始,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已经回落到国际认可的合理标准以内,2013年该比重是2.0%,2014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0.3%。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危机以来,我国经常项目收支趋向平衡,既有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因素的影响,更有经济增长内生性增强、居民消费升级、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结构错配、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趋向均衡合理,进一步促进了国际收支尤其是经常项目收支平衡;我国又抓住国际收支趋向平衡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改革。2013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2014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这是朝着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正确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

近期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化是国内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外贸进出口比较低迷、信用违约事件开始暴露,以及美联储QE加速退出等内外部因素,触发了汇率预期分化、推动资本流动波动。特别是当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以后,对前期看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套利交易形成挤出效应,并释放出平仓购汇的需求,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汇率的波动和资金流出的压力。我国宜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推进实现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

二、人民币汇率进入双向波动的通道

从国际金融史上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安排,都没有只涨不跌的货币。尤其是汇率形成越市场化,汇率制度越灵活,汇率弹性就越大。

1994年汇率并轨之前,人民币是一种弱势货币,官方汇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美元兑1.58元人民币,螺旋式贬值至并轨前夕的5.80元人民币。并轨后,人民币汇率开始转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逐步确立了人民币新兴强势货币的国际地位。

1994年初并轨到2013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43%,过去20年,人民币双边和多边汇率持续坚挺,逐渐形成并强化了市场关于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不可避免的印象。

从2014年2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开始有所走低。但是,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仅下跌了0.9%,境内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即CNY)下跌了2.6%,这一调整幅度,与过去20年的升幅相比,并不算多。

从宏观上来讲,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有利于外汇供求平衡,改善宏观调控;从微观上来讲,有利于企业部门减少货币错配,更好地应对资本流动的冲击。相信,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逐渐深入人心,上述积极影响还会进一步显现。

三、双边波动将是人民币汇率运行的主要态势

对于人民币未来走势,目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具备宏观和微观的条件,人民币汇率正趋向均衡合理水平。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主要受多方面的影响,2014年5月贸易数据大幅改观加上欧洲央行宽松政策的刺激等。有观点认为,这是人民币年内贬值触底的信号。

当前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短期均衡水平,美国QE退出引起有关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波动增大,也可能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贬值预期,进而形成双向波动的局面。并且QE退出有利于我国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在此过程中,我国会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相对而言,目前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主要是在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前提下的合理均衡水平,一旦放开资本账户并将汇率交由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将在更深层次上实现双向波动。预计未来跨境资金流动仍会保持双向振荡的格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会成为新常态。尽管现在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波动,但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基本面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就业、物价这些主要的经济指标都保持在年度预期目标范围。

下一步我国政府将继续按照“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思路,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满足新增需求,注意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这将有利于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但另一方面,现在国内和国际上还有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在我国国际收支趋向均衡、人民币汇率接近合理均衡水平的背景下,跨境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会经常发生。对于这种变化,市场各方都要做出适应性调整,理性看待,积极应对。

四、进出口企业应加强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管理

自从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以来,境内企业适应和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已有较大提高。目前,我国除了人民币外汇的即期交易外,市场上还有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外汇期权这些基础的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这些工具来管理汇率风险。

过去在人民币汇率长期单边升值、波动较低的时候,企业主要是管理人民币升值风险,所以大量开展了远期结汇。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波动以后,出口企业喜忧参半。人民币持续贬值,对我国出口企业是一个利好。一些外贸企业表示,人民币贬值缓解了企业的出口压力,利润小幅提升。但是也有部分企业之前与银行锁定了汇率,在此轮快速贬值过程中没有享受到额外的福利。

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短期而言,对外贸企业不利。”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接单时更加无所适从,难以对走势做出明确的预判,也会使国外企业在下单时犹豫不决。“这也是现在企业中短单多而长单少的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的单边升值趋势,让出口企业承压不小。根据对山西华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调查,由于人民币升值,产品出口到日本的价格在一年内提高了23%,企业的价格优势也随之被逐步削平,利润和市场受到双重切割。

近期人民币出现单边贬值趋势,外贸人士赵先生说,由于其公司目前很多订单都处在洽谈中,尚未下单,所以暂时没什么影响。

运城市一家外贸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其公司的订单,要么客户已经付了订金,要么正在洽商中,所以也没感受到来自人民币升值的重大影响,在今后可预测期人民币双向波动时,对外贸企业而言都存在影响。不过,赵先生指出,如果有的企业已经有成交的订单,现时刚好需要结汇的,此次人民币升值对他们肯定有影响。“订单金额小还好,如果是大宗交易那就影响较大了。”

在当前的汇率双方波动情况下,企业对老客户还得要按照之前谈好价格执行,所以人民币波动肯定对订单的利润造成影响,而对于新客户的话,正在谈的单,价格方面就可以按照人民币的波动去做小调节。

因为对于出口企业来讲,在签订远期合约的同时,按照远期约定的价格签订出口合同,然后按照锁定的收益进行生产经营。远期合约履约的损失是按照现在更好的价格结汇的机会成本,当时要是不做远期结汇,按照即期价格可能结汇收益更高。

不过,因为当时已经按照签约价格锁定了收益,所有生产经营都是按照签约价格来组织的,也就降低了财务风险。如果没有实际的贸易和投资活动,特别是境外续做的人民币结构性产品大多没有实需背景,前期大量对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和低波动性。这次汇率波动后,这些机构可能就会承担一定的平仓压力,杠杆率越高则压力越大。

企业要正确认识汇率避险工具的作用,不能把汇率避险当作赚钱的工具,而应作为管理风险的手段。要引导企业对外业务进行适度的套期保值,过度套利保值实际也是投机行为。

五、面对汇率双向波动,外贸企业的应对措施

汇率是外贸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可以通过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力量,引导外贸企业提高金融操作能力,主动运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1.外贸企业在收付汇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防御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的难以预期,不仅让出口企业在报价上“束手束脚”,连带结果是结汇风险不断被推高。企业在收付汇中,可以通过签订短期合同、即期结算方式、预收货款、增加并灵活运用计价币种等办法,分散汇率风险。时间是制约因素,企业应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加快收付汇进度;在合同中,可增加针对汇率波动的条款,运用合同条款规避汇率风险。

2.外贸企业须早练内功,降低成本、开辟营销新路子,提升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在汇率幅度区间扩大之后外贸企业要转型升级,要通过改进工艺、提高管理、开展业务外包、提升生产效率等措施降低成本,通过电子商务、直接到海外建立渠道等方式开辟营销新路子,争取国外订单并留住客户。

3.外贸企业在收付汇中应灵活运用金融工具,来防御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目前有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外汇期权和外汇期货四大类外汇衍生品,人民币汇率期货业务目前未开放,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也会为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开展带来挑战,但企业可以灵活开展人民币掉期业务和人民币期权业务等,规避汇率风险,提高对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的运用能力。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扩大以及“国十六条”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更多的金融工具也有望推出。外贸企业要及时掌握最新金融工具在收付汇中灵活运用,来防御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

4.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积极采用人民币结算。企业可加大与客户协商,推进本币结算,从而达到有效规避汇兑风险。目前人民币波动的情形下,外贸公司应加强跟客户的协商,灵活交易,采用人民币进行报价,客户付款时按当天汇率付款,所以不担心受到汇率波动影响。

5.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采取“锁汇”方式,归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对于人民币未来走势,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具备宏观和微观的条件,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对于中小企业应采取更加灵活结算方式,和外商协商在一定时期,约定汇率,锁定风险,降低因汇率波动产生的风险。

6.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灵活运用对冲产品防控汇率风险。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主要依靠银行和保险机构提供的场外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途径,但此类场外产品的交易信息透明度不足,普通中小企业难以了解交易行情。在场外衍生品参与受限以及场内衍生品缺失的情况下,一些避险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开始转而寻求参与境外外汇衍生品市场。我国金融机构应尽快推出适用于小型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对冲产品。

7.外贸企业在收付汇中,掌握好时间节点,来防御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对于要结汇的订单,有的企业可能希望能找一个较有利的时间节点。但是,在汇率波动幅度过大,不好预估的情况下,企业适合稳打稳扎,结汇宜快。

参考文献:

[1] 黄益平.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8)

[2] 曾刚.金融危机下的宏观经济政策[j].中国金融,2008(24)

(作者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运城市中心支局 山西运城 044000)

(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