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清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订和更新,如何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适应国家的新政策,引发了很多专业人士的思考。文章首先对新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财务管理模式 问题 对策

一、新会计制度概述

任何商业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制度保障和约束,会计制度是对商业活动中商业往来和财务交易进行分类记录总结和上报的制度。会计制度在工作中要依据国家的会计工作规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国务院财务部门制定的,主要规范了会计核算和会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规范和制度。会计制度包含的范围很广,在方方面面的经济活动中都有着很强的适用性,对于我国不同的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财务部在2012年12月9日新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2013年已经全面实施。在新的会计制度顺势而生背景下,政策和措施都更加的完善,不仅对很多组织机构的财务核算提供了要求和依据,也对事业单位的运营状况和资产等信息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依据。但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当新会计制度来临的时候,事业单位还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新会计制度中的一些硬性要求,也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提高了预算的重要性,将各项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都要纳入预算。所以,事业单位要牢牢掌握新会计制度的优势,规避其负面影响,为今后的经济活动提供优势和有利发展。

二、财务管理模式的分类

在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也有了新的划分,我国政府经过对财务管理模式的调整之后先可以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型。

1.集权模式。集权模式是一种主要的财务管理形式在集权模式中,单位的财务机关部门有很大的财务管理和决策的权利。与之相比其它的子部门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利和职责就小了很多。在财务管理模式上机关财务部门采用的是直接管理的方式儿,子部门的组织和财务管理方式主要是间接性的,使子部门在经济活动上对于机关部门的依赖性很强。但是这种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有着自己独有的优点,比如可以使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政策和措施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落实和运行,降低了单位财务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单位的机关部门在对财务进行统一管理的时候,也可以最大地发挥财务管理专家的作用,对于单位的财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强的保证。

2.分权模式。分权模式与集权模式相对应,是将财务管理的权限分散到各个部门,各部门儿有着自己对财务进行资源配置的很大的权力。下属的各个部门在财务资源的分配方面都可以自主决定,同时还可以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和单位生存环境的状况及时地调整本部门的经济策略。这种方式对于各个部门的财务创造自己资金的积极性来说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新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存在问题

1.预算不够合理。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不够合理,主要是由于单位对于预算管理的意识不够强,在预算这项工作中不够仔细,没有专门的负责预算的部门和人员,即使有也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没有将预算的编制和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对于预算的管理也不够科学。在传统的预算方法上,只重视基数的增长,这种已经不能适合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甚至可能对于国家资源造成浪费。比如有一些事业单位主要的类型为研究型,他们在资金上的花费主要集中在某一个时段。资金的突然流动,预算并没有很好发挥监督职能。所以目前很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预算的管理上还很薄弱,对于预算的执行上,形同虚设。很多单位在进行实际的资金流转中,临时增加预算,导致资金分配随意,不能够合理使用,不能够真正的发挥经济效益。

2.资产配置预算不全面。很多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忽略了全面性的原则,对于资产的配置源头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起完备的资产管理体系,在管理水平上也比较随意,比如在会计核算中,忽略了固定资产部分,导致固定资产的信息不够详实,某些资产出现了重复购买的现象。在新会计制度中,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按照财务制度来规定是否计提折旧。对于需提和摊销的方法都有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这一项目中,并没有设置累计折旧这一项,仍然根据传统的固定资产和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进行财务处理,这是非常不准确的,也是财务管理中的疏漏。

3.财务管理决策风险大。财务管理的决策风险大,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缺乏风险意识,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认为财务风险仅仅存在在资金支付上,并没有意识到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还有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并没有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在财务管理领导上不能虚心地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独断专行,在重大的决策上财务决策上仅仅凭借以往的财务经验,在风险管理匕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比如很多单位并没有科学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即使存在这样的部门也不能将措施落实,形同虚设。还有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部门依附于财务部门,导致“运动员”和“裁判员”职责不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有名无实。很多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已经非常滞后,导致财务管理会计信息与真实的财务情况不能吻合,不能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不能为财务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

4.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低。在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很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并没有对财务专业进行系统的学习。导致对于日常的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不能及时地完成,在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宣传和学习过程中有所欠缺知识不能够及时更新,对于很多财务问题、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都没有清楚的认识。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对于财务问题没有明确的立法和规范,导致工作中存在不能严格按照条例执行的问题,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相应的奖惩原则。

四、新会计制度下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对策

1.大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预算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的重要一步。在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预算成为贯穿整个工作的主线,是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我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学习国家关于会计制度的新条例和新办法,对于预算法和新《会计制度》要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对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要加大力度真正地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确立预算的地位,在预算编制上提高科学性和完善性。对于传统的轻视预算的旧观念要坚决地摒弃,科学地运用零基预算法,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达到资产使用的优化配置,强化预算的落实和监督流程。要建立完善的单位的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于预算的执行要加强规定和监督,保证预算执行的质量。对于实际财务运转中与预算不符合的现象,要提出严格的文字说明,了解资金使用的来龙去脉,对于全面的预算管理要把事情的预算,财务工作中的控制和财务最后的核算,整合一体将预算引入财务工作的全面过程中降低财务风险。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监控体系,对于预算进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审核和审计工作,对于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要有严格的规范和制度,保障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2.多管齐下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资产作为事业单位的经济命脉,在开展各种经济和业务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使资产的管理和运用健康和合理,促进单位自身的发展,需要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是事业单位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对资产信息和资产系统的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对于资产管理要完善相应的责任制度,定期对于单位的资产进行盘点和累计,对于需要有更改的资产要及时提交书面说明,明确的标示和方便查阅。对于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预算之间要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和灵活的调控机制,通过现有的存量资产来分析增量资产的情况,预测即将需要购置的资产,为资产的预算打好基础。

3.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体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和指标,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任何细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很大的财务风险,所以财务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提高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于财务现状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制定出相应的预警机制和紧急措施。在制定措施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手法和手段,明确风险控制的目标,当风险出现时,以最快的速度和损失最小的方法化解风险于萌芽之中。在事业单位中,当有财务风险发生时要保证本单位的正常运营,在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来处理财务风险。以免是财务状况陷于困境。目前国际上流行建立财务风险基金,就是类似于保险的一种基金,当单位出现财务风险时,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

4.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水平。管理是—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首先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要加强对于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促进他们知识的更新。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日新月异,这也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紧跟时代的脉搏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最新的财务管理办法,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并与传统的业务相结合,可以通过各种培训单位的定期交流来使单位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得到定期的更新和沟通,使他们掌握最新的核算和预算知识,提高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平,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