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球

在高校由不同类别组成的教师队伍中,辅导员为核心组成之一,是对大学生开展系统、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关键引导作用。他们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素质提升,影响到高校的长期稳定与发展。辅导员具有管理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多重角色的冲突,往往致使他们承担着强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各种威胁。

一、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指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抑郁、焦虑、偏执等方面问题出现变差趋势。现有的研究都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全国各地区、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职业倦怠、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依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观点:作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需符合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等基本要求,具宽口径且深入的在政治指导工作方面的知识储备。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成为其心理问题的重要成因,为职业倦怠主要易发群体之一。高水平的职业倦怠常以无力、去人格化、心理情绪衰退为表现,分析诱导因素,其与自身定位同期望未达一致相关。分析压力源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发现,辅导员普遍存在压力感,并且在“身心耗竭”这一维度问题较突出,明显感到身心俱疲,另外,有调查表明,高校辅导员中,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占19.3%,而具严重心理问题高达4.4%。

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岗位的特殊性,加上心理健康的现状,其心理健康问题亟待社会各界的关注。探索与辅导员的职业、岗位、心理特点等方面适配性强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将是高校思政工作的研究重点。

二、心理问题疏导方案:心理自助模式的引入

(一)受传统文化、角色难以转换以及心理咨询师短缺等因素的影响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不喜欢外界了解太多个人私密的信息,对心理咨询这种方式的接受度上可能比较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公众多表现为自抑、内敛等性格,在有心理问题出现时,一般未采取心理援助方式解决,更未认真关注其他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并且,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者,由于其身份和角色的特殊性,经常扮演的是助人者的角色,很难进行角色的转换变成求助者。

另外,由于工作的原因,自身也清楚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受熟人圈子的影响,使其很难找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咨询从业者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相对短缺,心理咨询从业者素质也参差不齐。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持证心理咨询师人数在90万左右,但据调查显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不及1/10。

(二)辅导员心理问题应对方式:心理自助模式

辅导员工作的政治敏感性高,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当辅导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某种极限,迫切需要寻求外在的帮助时,更加倾向于采取心理自助的方式,而不是某个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分析心理自助特征,是个体依据自身需要,经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来发挥对心理健康维护的作用,并对心理潜能予以挖掘,以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其本质上是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改造过程。

自我修复理论为辅导员心理自助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一个具备在任何事件中能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可通过对能完成的目标予以设定,并逐步实现,在对自身不足有所认知时,可充分对相关资源予以利用。他们能控制自己的心理过程并且有能力去适应环境。自我修复的内容也较为多样,包括自我发现、深入认识及有效处理等,是使心态保持平稳的重要措施。个体对不同方式的认知及对其情绪体验的反应,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

“互联网+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为辅导员心理自助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使线上的心理咨询成为了可能。“互联网+心理咨询”的方式让辅导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心理求助。

三、从“五位一体”的角度出发构建辅导员的心理自助模式

(一)“五位一体”干预模式

依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相关文件精神:可建构“五位一体”教育管理格局,内容包括教学、实践活动、咨询、预防干预、提供平台保障等五个方面。辅导员具有心理自助各方面的条件、资源和能力。辅导员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认知水平比较高,一般能够通过心理自助解决个人遇到的心理问题。“两微一端”的思政教育载体建设,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教育”的理念,积极推进“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为构建属于辅导员心理自助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辅导员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了解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心理问题的处置办法,并且可以利用平台了解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有需求的辅导员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依托“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积极构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辅导员心理健康体验活动,建设辅导员的心理咨询服务渠道以及辅导员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构建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平台等为辅导员心理健康提供系统的支持。

(二)构建辅导员心理自助模式的路径探索

依托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发心理健康信息共享、心理活动发布、心理咨询预约、心理互助、心理自助、心理危机预警、心理转介、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等系统;然后,在“五位一体”工作格局下,建设集成系统,将各种心理自助服务功能模块进行整合,做成APP,或者开发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最后,创造有利条件,研发与该心理自助系统相适应的心理自助机或者其他实物形式的服务终端,打通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通道,真正为辅导员提供各种心理服务和心理支持。

“五位一体”的心理自助模式是在“五位一体”的工作框架下,开发心理自助系统,使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当辅导员遇到心理困扰或者需要其他方面心理援助时,可以比较方便地借助心理自助系统,获取更高效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