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东 屈桐瑶

创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积极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知识转化与创新,更好推动经济发展[1]。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均处于低谷,培养创业自我效能感、强化大学生创业学习已经成为创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从创业者个人视角,深入研究创业学习成效通过创业自我效能进而影响创业成长水平的传导关系。

一、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变量界定

1.创业学习。创业学习是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获取、积累和创造有效创立和管理新创企业所必须知识的过程。蔡莉[2]等学者以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两个维度,来研究创业学习方式如何通过影响创业能力的构建从而对新企业绩效产生作用。单标安[3]等学者从经验学习观、认知学习观和实践学习观三个不同的视角对创业者的学习过程进行关注。本文结合实际,将创业学习分为创业实践学习和创业认知学习两个维度。

2.创业成长。大多数学者认为创业绩效既是衡量新创企业成长与否的关键因素,也是管理学领域研究中的焦点。在管理学视角中企业创业成长是一个“通过创新、变革和强化管理等手段积累、整合并促使资源增值进而追求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本文结合实际,将创业成长划分为成长绩效和满意绩效两个维度。

3.创业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个体对形成动机、对有必要实施控制的事件采取一系列行动等方面能力的认知估计。Chen[4]等学者将自我效能应用至创业研究领域,指出创业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履行创业的各种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创业自我效能对新生型创业者尤为重要,通过用感知的创业能力可补偿他们在专业知识上的实际缺陷,有助于他们在多变的环境中有更佳的表现。

(二)假设提出

1.创业学习与创业自我效能。韩力争和傅宏[5]认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创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实践,切实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关键。Zhao[6]等学者认为正式学习的认知与创业自我效能显着相关。将创业学习分为家庭内部学习、社会关系学习和创业教育学习三种学习模式,通过对高校在读或毕业三年内从事创业的大学生创业群体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会受到三种创业学习模式的积极影响。据此,提出假设:

H1:创业学习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

2.创业学习与创业成长。陈文婷和惠方方[7]认为对于国内的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来说,创业学习对创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蔡莉[2]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新企业绩效会受到源于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吴岩[8]认为在知识异性促进创业绩效的过程中,创业学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贾虎和崔毅[9]对212家高科技创业企业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高科技企业要想提高创业效率和优化创业效果,可以在创业实践中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郑山水[10]以湖南省258位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创业学习直接促进创业绩效。陈文婷认为创业者要想获得创业知识、提升创业绩效,把握创业学习是关键。据此,提出假设:

H2:创业学习正向影响创业成长

3.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成长。李成彦[11]认为创业自我效能是创业的前因变量,影响创业成长。Stajkovic等学者对114项关于自我效能感与工作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且对这些研究使用的21616个数据进行了元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工作绩效。Baum[12]对来自同一行业的229位企业家和106位员工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创业自我效能对企业的成长绩效具有显着影响。钟卫东和黄兆信[13]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中国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及创业者数据并对此进行研究,证明科技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后的企业绩效具有积极效应。钟卫东等学者依托企业孵化器的数据,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初创科技企业绩效产生直接且积极的影响。据此,提出假设:

H3:创业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创业成长

4.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李成彦[11]指出发现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机制,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创业自我效能,找到培养创业自我效能的途径,这对创业教育具有重大的贡献。李成彦[11]学者指出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意愿间存在着显着的中介效应。钟卫东和黄兆信[13]指出,对于初创科技企业可以设法通过创业模拟训练来加强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其绩效。杨文燮和胡汉辉[14]通过对江苏省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研究得到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外部环境支持下对创业意愿形成间接影响的中介效应。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外向性与创业意向之间、宜人性与创业意向之间、严谨性与创业执行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严谨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假设:

H4:创业效能在创业学习影响创业成长中发挥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将创业学习、创业成长及创业自我效能纳入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中,探索创业学习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成长的影响,由此提出创业知识、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成长的传导关系及其内部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二、研究设计

(一)量表设计

本文的测量指标均尽量从国内外已有且得到认可的文献中选取,旨在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再根据相关专家和学者的访谈结果对测量题目进行修正,从而形成最终的正式测量量表。

根据Lumpkin&Lichtenstein(2005)[15]的观点,应用“在创业实践中深化创业认识、以创业实践应对外部环境变革、过创业实践获得经验极为有限、通过创业实践反思或纠正已有经验”等四个题项测量创业实践学习。根据Chandler&Lyon(2010)观点,应用“关注同行业中的标杆企业的行为、经常参加创业相关课程、经常关注创业人士创业行为、经常阅读创业成功/失败案例和书籍”等测量创业认知学习;应用Bandura(1986)的观点,应用“我是一个坚强的人、能应对生活中的典型问题、我能做好很多事情、只要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我会尽力而为”等测量创业自我效能;根据Brown(1997)、Wiklund&Shepherd(2005)和Zahra(2003)等观点,应用“企业有较强的获利能力、企业总营业收入增长比较快、企业员工的数量增长比较快、企业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项目速度较快、企业申请专利(或创意)数量不断增加”等测量创业成长。

(二)信效度检验

依托前人研究大学生创业较为成熟的问卷,根据实际进行问卷修正,向全国50所创新创业高校发放问卷700份,经过回收筛选,形成有效问卷为588份。应用SPSS19.0进行信效度检验。创业认知学习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8、CR为0.8778、AVE为0.6427,创业实践学习的α系数为0.810、CR为0.8381、AVE为0.5762,创业自我效能的α系数为0.919、CR为0.9176、AVE为0.7358,创业成长的α系数为0.911、CR为0.9066、AVE为0.5945,由此可见所有变量的信度系数都大于0.78,表明本文设计的问卷信度是值得信赖的。四个变量的组合信度(CR)值都大于0.74,平均抽取方差(AVE)值都大于0.5,说明四个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三、实证分析

本文分析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学习与创业成长造成影响的直接或间接的路径。有关拟合指数和假设检验结果详见表1和表2所示。

表1 结构方程拟合指标

表2 结构方程假设检验结果

检验创业实践学习与创业认知学习对创业成长绩效的影响,以及中介变量创业自我效能受到来自创业实践学习与创业认知学习的影响,所有假设均通过检验。将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纳入全模型当中,所有假设均通过检验,创业成长受到源于创业实践学习和创业认知学习的显着影响,证实了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学习影响创业成长绩效过程中发挥完全能中介效应。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创业成长绩效受到创业实践学习和创业认知学习的双重显着影响,且创业实践学习对创业成长绩效的影响作用更为显着。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来看,大学生创业者不应只采用认知学习的方式来增加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学习往往能带来更高的创业绩效。

创业自我效能受到源于创业实践学习和认知学习的正向影响,且创业实践学习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更为显着。大学生创业者应通过创业实践及认知学习的方式,进行卓有成效的创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切实培养创业能力,强化创业自我效能感。

创业成长受到来自创业实践学习和创业认知学习的显着影响,证实了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学习影响创业成长绩效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其中,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实践学习影响创业成长绩效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相比创业认知学习更为显着。创业自我效能使大学生创业者相信自己能够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从而使大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学习方式,不断扩充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从而增加创业成功率,提升创业成长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