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川 王邹莉

公立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公立医院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资源利用率,也能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公立医院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部分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与高速发展的时代及政策要求脱节,在日常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影响着公立医院日常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运营管理风险。因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改进原来的预算管理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及管理的要求,以促进医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公立医院对所有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管理,全部纳入全面预算管理范围。包含两方面:一是业务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预算和财务实行全面管理,公立医院作为预算单位,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范围。二是公立医院内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公立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充分运用预算手段开展公立医院内部各类经济资源的分配、使用、控制和考核等各项管理活动。具体包括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筹资投资、业务等预算。公立医院要先对其进行预算编制,通过这种方法来预测未来一段时期的各项开支,并在后续的工作中,通过对资金的有效管理达到预算目标。

二、公立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公立医院进行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各类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降低医院的运营管理风险。公立医院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会将资金安全作为首要的关注目标,只有当资金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才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从而使得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因而公立医院在进行预算编制与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安排好资金的使用,避免公立医院出现资金风险[1]。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公立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十分必要。

公立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内部控制得到完善。公立医院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会将政策要求、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结合,通过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公立医院的预算得到有效管理,还可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进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三、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公立医院中,部分公立医院在日常运营中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某些公立医院还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使得公立医院的预算与决算差距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不仅是因为医院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较差,更重要的是有部分公立医院管理者没有将全面预算管理重视起来,导致公立医院财务部门在预算中无法发挥监督作用,[2]导致公立医院内部出现资金匮乏,对公立医院的长久发展造成了威胁。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全面

部分公立医院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往往只考虑内部的因素,而忽略公立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这使得相关医院进行资金预算时忽略大型设备的市场价格的变化,从而导致预算出现偏差。另外,有少部分公立医院只设立了年度财务预算计划和归口管理科室,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全面,从而做不到专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导致公立医院在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分配当中出现偏差。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没有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会严重影响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从而制约公立医院的长久发展。

(三)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虽然我国当前的医疗规模不断扩大,但在编制预算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所编制的预算方法不能起到有效的预算效果。在大多数的公立医院中,相关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会对上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并结合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对今年的预算进行预估。这种编制方法较为单一,且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并不适合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这种单一的编制方法,将会大幅度地降低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阻碍公立医院的发展。

(四)预算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的公立医院之所以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工作水平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与公立医院没有将预算结果与奖惩、绩效制度相结合有较大关系。这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敷衍了事,只是简单地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进行常规化的管理,而没有深入研究,导致公立医院的预算总是出现差错[3]。公立医院没有将预算结果进行考核评价,也就意味着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责任人没有将工作认真落实到位,造成内部工作人员消极对待预算管理工作,从而影响公立医院的整体管理成效。

四、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想让公立医院内的管理层和普通员工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公立医院负责人应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让公立医院内的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逐渐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过程中,公立医院可以为员工们定期举办全面预算管理专题培训,让公立医院内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端正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态度,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让工作人员在参加培训过后自觉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公立医院除了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专题培训外,还必须在每年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对上年的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本年的预算草案向职工代表进行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公立医院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通过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一个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首先公立医院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对重要的预算事项进行审议。其次公立医院要在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有预算汇总、审查以及对编制预决算报告、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等。另外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公立医院要制定归口管理制度,并成立相应的预算归口管理部门,预算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的预算编制、日常预算监督等工作,监督各职能部门依法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各部门的业务范围进行项目预算匹配[4]。

公立医院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除了成立相应的部门外,还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职责,建立完整的监管制度,还要在执行和上报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在具体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负责人要有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包含详细的编订预算、审批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等各种考核标准。此外,相关部门还要针对工作中常见的公车维修保养、公务接待、差旅费报销、各项开支标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要确保能够完全掌握公立医院内的各项开支。通过成立相关工作部门以及制订预算相关工作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帮助公立医院节约各项开支,促进公立医院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全面编制预算方法

在公立医院的预算体系中,各部门的收入预算、费用预算、各个项目的预算以及公立医院的总预算为主要的预算内容。其中公立医院的总预算作为重中之重,相关人员应该根据公立医院整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预算计划的编订,主要计划公立医院下一年度的总收入与总支出情况。每个科室要申报医用设备的使用情况,再根据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各科室的资产情况决定该科室是否可以对医用设备进行采购。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公立医院要根据现有的资金情况以及具体情况购置医疗设备,这样可以使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帮助公立医院节省更多的资源,有利于公立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5]。

(四)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在公立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制定一套完整的预算绩效考核标准。预算绩效考核标准在制定时要科学合理,针对各科室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成本控制目标、业务工作效率以及资金效益进行考评。对每个科室进行考核,责任到人,考核内容包括节能降耗、设备的使用、医用物资的使用、运行效率等多种指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各科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考核,可以体现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体工作水平,有效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

五、总结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对公立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其次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探究。目前的公立医院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公立医院内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以及公立医院内的预算考核制度不完善等。最后,根据上述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公立医院要加强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要建立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且要对现有的预算编制方法进行补充,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