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付 强

提要近年来,关于集聚的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我国今后吸引外资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集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热潮已经遍及全世界,贸易自由化推动了各种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自由流动,但集聚现象还是大量地出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最近几年,有关集聚的问题在国内理论界逐渐升温。比如,梁琦的《产业集聚论》(2004)、朱英明的《产业集聚研究述评》(2003)、刘斌的《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等等。他们的研究也都涉及到了FDI的集聚,其中梁琦提出FDI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产业关联和需求-成本联系,这突破了以往认为优惠政策是主要吸引力的观点。

笔者同意梁琦的这一观点,但并不是以此观点为最重。我们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之前,深圳是一个小渔村,江浙一带也大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城市,但是改革的春风最先沐浴了他们,国家在税收、信贷、价格等许多方面的优惠使这些地方迅速发展了起来,外商投资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比较高。如今,我国加入了WTO,以往的“超过民待遇”要逐渐清除;此外,原先在东部地区投资的外商企业也基本上进入了成熟期,有完整的生产、经营轨道,政策方面的优惠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由此吸引外资的重点自然要有所转移。但是,在我国内陆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开放的时间晚、程度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可以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其实就是再走东部发展的道路,在地方产业关联程度不高,需求-成本联系不强的情况下,政策的优惠对于中西部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

二、FDI集聚效应的外部经济性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大量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截至2000年底,在我国吸引的全部外商投资中,有86%的资金投向了东部,而中西部仅有14%。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相差如此之大,让我们不仅感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外商如此青睐东部,为什么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在东部形成集聚效应呢?本文主要研究导致集聚的外部经济性的因素。

马歇尔(1920)阐述了企业集聚的三个优势:(1)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尤其能提供不可贸易的特殊投入品;(2)为有专业化技术的工人提供了一个公共市场,有利于劳动力共享;(3)独特的非正式信息扩散方式,有助于知识外溢。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东部集聚也正是因为享受了这三个优势。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上游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和下游的营销企业。三者必须环环相扣、协调配合才能使这个链条运转顺畅。一个供应商往往能够提供足够多个企业需求的设备和服务,但是若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有这种需求的话,那么供应商的资源将会大量的闲置和浪费。因此,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就能扩大需求市场,促使专业化的供应商得以生存,形成专业化的供应商网络。

目前,很多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实现了不同程度的采购当地化,并对当地供应网络的培育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是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吸引了中小企业进入当地的生产链。二是提高了当地供应商的素质,引进了新的管理文化和经营理念,提高了生产技术。因此,这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企业可以享受到合理的价格和满意的服务。

外商投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形成共享的劳动力市场。在我国,由于外资企业大量集聚于东南部,20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兴起过“孔雀东南飞”的热潮,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才纷纷涌向东南部,在那里也形成了一个人力资源的共享市场。通常,一些掌握着高科技的专业人员是很多企业都需要的,这些人在企业间的流动也促进了技术的传播。

外部经济包括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外溢,企业的集聚有助于知识外溢,这种知识外溢也是促进我国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它需要以R&D机构和人员作为基本前提。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设立了大量的研发机构,这些机构也主要集中于外资企业密集的区域。上文提到的企业集聚有利于形成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也为外资企业的知识外溢奠定了基础。研究开发工作在外方研究人员和我方研究人员中共同展开,这就难以避免出现知识外溢的现象。

三、FDI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为推动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这与外资在发达地区的大量集聚有深刻的联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也可以说明FDI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理论认为,在存在地区间不平等的条件下,经济力和社会力的作用使有利地区的累积扩张以牺牲其他地区为代价,导致后者状况相对恶化并进一步发展,由此导致不平等状态的强化。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府开放政策的影响,吸引了进入我国的绝大部分外资。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进入,通过促进资本形成与集聚,技术外溢、产业集聚与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集聚等途径,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将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市场容量,提高要素生产率,并有利于改善外部经济环境,产生集聚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而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不明显,且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西部地区的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效益好、投资回报高的发达地区流动。在这种情况下,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愈加拉大,经济增长趋向不平衡。

四、中西部地区应发挥后发优势,追赶经济增长

第一,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塑造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低,高科技人才就留不住、进不来,也不可能有高科技的风险投资进入。因此,对中西部地区来说,虽然需要东部地区各种方式的支持,但最为根本的途径是进行自身的结构调整,调整的主题应是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由于现阶段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联系较弱,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改变长期以来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的基础产业结构,加大加工工业的比重,特别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应首先发展金融、保险、运输、贸易等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

第二,加强对劳动要素的投入。在一些学者进行的研究中都有这样一个结论,即我国劳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资本要素投入的5倍之多。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本投入特别是外资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而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此,中西部地区应加强劳动要素投入的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无限的动力。

第三,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支持的力度。历史证明,东部地区的发展除了依靠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外,更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一点。

(作者单位:1.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郑州市金水区环境保护局;3.河南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4.

[2]刘斌,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

[4]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

[5]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3.5.

[6]赵蓓,莽丽,外资与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从嵌入性角度的分析,福建论坛,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