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景儒

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国是否拥有一批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型企业。然而,一个国家是否繁荣,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却决定于该国的中小企业是否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有了令世界为之称奇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中小企业长期受到融资困难的困扰,现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积极探索多种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方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既存在资本性融资缺口,又存在债务性融资缺口。

资本性融资缺口存在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即我国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风险很大,不具备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风险投资体系的发展,也有缓解小企业外源融资困难的作用。然而,风险投资家们所青睐的小企业集中于具有高成长性的“朝阳”行业,并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有较高回报,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依然无人问津。

小企业在债务融资方面,同样存在困境。目前,商业银行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信贷资金主要流向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近年来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银行把贷款贷给大型企业,效率高、风险低、收益丰厚;而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信用记录缺乏、股本金不足、抵押担保缺乏,加之贷款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驻地分散、甚至偏远,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高、风险大。因此,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正规贷款在小企业债务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常常居于次要地位,而来自业主自身以及亲友借款、民间借贷、从非正式信贷单位获得贷款、从其他企业获得“信托贷款”、向存款者支付高额贴水获得“转贷款”等非正式渠道的资金,在小企业的债务融资中占据显着位置。由于难以进入“主渠道”融资,小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通常比大中型企业高出很多,这成为阻碍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

(一)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大中型企业严重。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的公开化程度相当高,而且信息披露得也比较充分,金融机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有关这些企业的信息。对非上市的大企业,银行同样可以通过供货商、消费者和官方统计等许多渠道,了解到足够的信息。小企业则不同,它们的信息是高度内部化的,而且存在大量非经济的信息,通过一般渠道很难获得。此外,大多数小企业并不需要由社会化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这更增加了信息的不透明问题。金融机构克服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机制是加强事前审查、严格合同条款和进行事后监管。但小企业对资本和债务需求的规模较小,使得审查监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较高,因此金融机构往往不愿向它们提供贷款。这样,在正式的债务市场上,就存在着向小企业提供债务融资的市场失效问题。

(二)高比率的倒闭和违约率。中小企业经常有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拖欠贷款的情况。由于多方面原因,小企业的倒闭率也是相当高的。这种状况,在世界各国具有普遍性。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2001年的一项研究估计,有近23.7%的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由于经营失败、倒闭和其他原因,有近52.7%的小企业在4年内退出市场。我国缺乏系统的统计研究,但有关机构对一些地区的研究显示,我国有近30%的私营中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近60%在4~5年内消失。

(三)抵押品和担保的缺乏。银行将资金安全性置于首位,对担保的要求较为苛刻。中小企业资金少、经营规模小,很难提供银行需要的抵押、质押物,同时也难以取得第三方的信用担保,因而要取得银行的贷款非常困难。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金融机构执行货币政策要防止“一刀切”,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做到“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保证重点、适时调节”,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和项目得到资金支持。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急、频、小”的特点,创新信贷服务品种,简化贷款手续,采取差别化服务的信贷措施。

(二)加快建立完备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协调机制。建议地方政府牵头,企业和私人入股,组建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押资产不足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成立集评估、登记为一体的中介服务权威机构,在为企业办理评估、登记时,制定一个合理的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经济负担。

(三)加强对民间借贷的引导和管理,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健康平稳发展。在当前紧缩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大调控和引导力度,优化配置区域资源,积极压缩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热行业,并对这些产业的民间投资者给予风险提示。同时,利用民间资金加大对重点行业和支柱企业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将大额民间资本以高于普通存款的利率以协议形式存入其他金融机构,从而减少资金的体外循环,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

(四)适当放宽企业融资债券发行条件。建立规范的地方中小企业融资债券服务平台,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资中小企业融资债券,为中小企业从金融市场直接筹资创造条件。

(五)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这才是让它们走出融资困境的决定性因素。一是要避免家族式经营的固有缺陷,大力引进人才,提高企业高级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二是主动扩展权益融资,增加自有资金比率,提高企业资信级次;三是积极开展资产重组和兼并活动,改变目前中小企业小、散、弱的现状;四是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某种程度而言,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和国计民生都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打破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就能极大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只要积极转变观念,从改革融资体制入手,拓宽融资渠道,就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进而推进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