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 蓉

金融转型既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本文以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采用线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金融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转型、金融结构转型与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经济转型升级的逻辑主要是遵循从劳动密集型、资源投入型产业结构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结构再到创新型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因此,经济转型的根本就是培育、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即推进制造业由资源资本依赖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转型,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张的高度依赖。

金融结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实现机制。均衡的金融结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的各项功能,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结构内生于实体经济,金融结构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导致经济部门、市场主体、交易方式、资金融通等产生变革,要求金融在功能、流程、客户、产品、效率、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盈利模式等各方面加以调整,以适应市场要求,从而促使金融不断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创新功能,使金融得以深化发展。

“处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中的最优金融结构应当是:金融体系中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实体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特性相匹配;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体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迁,该经济体的最优金融结构也会内生的相应演变”(林毅夫,2006)。

二、回归分析:产业结构转变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1、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戈德史密斯提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FIR,通常FIR=金融资产总量/GDP。通常人们简化为M2与GDP之比,以衡量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

为解释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金融相关比率(用FIR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由此进行回归分析,来反映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选取各年度人均GDP增长率(用RJGDP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FIR、CYJG、RJGDP 取 值 的时间跨度为20年(1990~2010年)。GDP为各年度实际值。

2、样本数据来源。GDP、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统计年度较长,口径一致,所以数据可信度高。

(二)回归分析

1、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关系。金融相关比率(FIR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

用EVIEWS软件处理,得到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表1)

表1

回归方程式:

注:()内数据为t统计值。

由上面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变量、效果显着。所以,金融结构变动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且金融结构变动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2、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各年度人均GDP增长率(用RJGDP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经回归分析,T、F检验均通过,所以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关系,且经济增长增加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3、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相关比率(FIR表示作为解释变量,人均GDP增长率(用RJGDP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回归检验结果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着关系。

简短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结构转变或者说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三、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理论和实证分析均表明,金融结构提升既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转型的过程及转型后的持续发展都对金融功能提出了新的需求。从世界金融结构变迁趋势看,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金融结构开放性不断提升,呈现业务多元化、机构大型化、市场多层次、工具多样化等特点。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促进金融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就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核心任务。

(一)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为核心,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应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提升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性能力。一要研究建立包括留存资本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前瞻性拨备计提、综合并表监管等在内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二要坚持宏观审慎和微观重点相结合、市场监管和机构监管并重的原则,强化对重点关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和风险状况的监管;三要加强政策配合和部门协调,从整体上强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在顺周期经济运行中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深化宏观审慎监管效能。

(二)以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产品结构为重点,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继续推进金融深化,构建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服务渗透力,消除金融抑制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放宽金融业准入门槛,培育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对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注重引入国内的战略投资者,同时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成立非公有制主导的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大企业和民间资本出资成立专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微型金融组织。逐步放开对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鼓励治理规范、经营良好的银行拓展业务边界,通过控股公司模式,发展保险、基金、租赁和信托业务,进一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积极参与资本证券市场运作,最终实现全能化经营。

(三)以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根本,着力在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上探索新途径。中间业务领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最多、最活跃的领域,也是最能创造客户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域。一是拓展新市场。围绕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全球资产管理、证券投资、资金营运、金融产品交易、离岸金融交易、基金业务等新兴业务,突破传统业务饱和对金融机构发展的制约;二是创新产品。创造能够连接信贷、货币和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贯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实现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的转化,疏导流动性;培育和壮大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拓展利润增长空间;探索进行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OTC市场等投行融资产品创新;三是发展新业务。重点承销短期融资券、中票、企业债发行等与企业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并积极为企业提供上市顾问、债务重组服务等;发展金融租赁、企业年金、资产托管等新业务。

(四)以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着力点,推动产业升级换代。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因此,要通过银行信贷结构和模式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产业发展层级和核心竞争力。要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融资支持,促进和推动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强和改善对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金融服务,促进软件开发、物流配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创意产业等重点领域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农村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生产;要全力支持民生保障工程,促进民生持续改善,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为推动点,增强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动力和压力。金融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要积极推进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要增强金融机构转型的动力和压力,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选择。分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放宽贷款利率向下浮动空间,逐步放宽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空间,最终赋予其自主定价权。人民币国际化,先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及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再区域化,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同时,在货币职能上也采取“三步走”,即逐步实现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目标。进一步扩大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城市范围,扩大与周边国家货币互换的额度、期限,稳步推进海外人民币债券市场。

[1]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求是,2010.11.

[2]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2009.8.

[3]张健华.支持扩大内需:金融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甘肃金融,2010.8.

[4]白鹤祥.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研究.软科学研究,2010.22.

[5]潘英丽.经济转型的核心是金融转型.第一财经日报,2010.12.24.

[6]李丹儿.“十二五”时期的经济转型与金融推动力.南方金融,2010.12.

[7]张璟,沈坤荣.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2.

[8]朱锡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与政策支持.国民经济管理,2000.8.

[9]李晨保.中国金融业战略转型的深层思考.中州学刊,2010.1.

[10]姚先国,武鑫.中国的金融制度转型.经济学动态,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