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 跃 樊盼盼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大连)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重要元素在企业资源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经济逐步趋于全球化,企业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地位日益上升。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其中固定资产的管理与经营成本,利润密切相连。然而,我国一部分企业目前对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扩大了与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差距,本文从固定资产特征及内涵进行剖析,浅谈当今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向所存在的弊病及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措施,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企业更长远的发展。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共同预期

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共同预期是:科学的测定出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需要量,避免盲目的构建固定资产,降低固定资产的买入成本及相关费用,提升固定资产的质量,保护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及其安全性。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果及其使用效率,减少避免固定资产管理错误,作弊的不良风气行为,准确计提折旧,合理计算减值准备,提高会计信息总质量水平。

二、固定资产的重要属性

(一)应引起重视的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属性。根据固定资产核算的特征,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一般偏大增加及减少的手段很多。例如,固定资产的增加就包括购置、自行建造、更新改造、融资租入、投资者投入、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接受捐赠等多种方式,随之涉及较多科目,拥有复杂的核算过程。

(二)企业固定资产维护、购入、出售的重要属性。企业固定资产的流通是一项复杂的交替工作,牵扯财务部门、后勤部门、基建部门等,而且必须由这些部门的共同联合管理参加。与此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包含较大技术性的工作。因此,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业务、会计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工作责任心都成为重要因素。固定资产管理如果发生混乱,带来的惨重结果,损失将大大超过一般商品存货等流动资产。

三、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的弊病

(一)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潮流。管理模式的不足以及落后的管理手段,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为战,仅仅只限于内部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固定资产的整体优化配置率很低。资产管理部门建立资产卡片和财务转件中的资产明细账长期不进行审核。部门之间也不进行实地的对账,对于这样过度分散,互不相干的管理方式,使得不使用的固定资产调剂和处理不及时,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如果此关键设备出现问题会对企业整个生产造成重大影响以及不必要的停产和费用开支。

(二)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职责意识缺乏,权限混淆。各部门要按照固定资产中的特点完善核算方式。首先要进行固定资产的旧口分级管理,在企业财务部门统一协调下,按固定资产的类别,由企业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按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位置,按上下级使用单位具体负责,进一步细分到小组及个人,同岗位责任制度相结合。企业的财务部门各个使用部门之间对固定资产管理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其主要体现为,固定资产的规格、名称、原价等细节在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的台账和营业部门的设备台账中不相符,财务部门与营业部门的登记固定资产型号数量口径不一样,有些固定资产已不可使用而财务部门依然计提折旧,长时间空闲的固定资产,财务部门未做任何财务处理,还有部分部门自作主张报废设备却不通知财务部门以便作及时登记。

(三)固定资产的账实管理不统一。账面与实际不相符主要表现有:有账无实、账实不匹配和有实无账。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首先,固定资产采购项目计划指标被改变,造成虚假的数据。其次,利用“小金库”等账外资金越权违规建构设备,又为逃避监督而不计固定资产部分。最后,会计记录差错,已经不可使用、盘亏的设备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因为企业中固定资产预算不像销售预算那样得到足够关注。因此,对于设备的购置或处理的随意行比较大,企业固定资产账务只有形式,无从谈及实质。

(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技能、意识不足。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是直接对设备进行计划,管理的人员对其有最直接的责任。人员技能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因此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掌控资产管理的基本环节和需注意的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四、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处理方法和应对措施

(一)从各部门入手加强控制。固定资产所经历的预算建构、使用、验收、盘点和报废处理、清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此,固定资产要在内部进行控制。企业应制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规章,明确实物设备管理部门、实物资产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在设备管理中的关键部位的责任。让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及使用,账务核算职责分离,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执行。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信息化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信息化。

(二)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这是一种最为基础的和较低级别的,但是应用最为普遍,在一定的条件下效果也是十分好的一种成本控制法。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都是由此开始的,而其他每一种成本控制方法的最底层部分其实都是由此构成的。它是管理者借助过去的经验来现实对管理对象进行控制,从而追求较高的质量、效率和避免或减少浪费的过程。

比如说,经验告诉我们,在采购的过程中,“货比三家、反复招标、尽量杀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于是管理者就要求他们的下属在采购时“货比三家、反复招标、尽量杀价”。又比如,经验告诫我们,对外采购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有的采购人员就可能产生自私行为,从而导致企业损失,于是大量的企业常常不惜牺牲效率和成本设置“关卡”来防止采购人员的自私行为。还比如,人们注意到只要对员工盯紧一点,员工的工作效率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于是企业普遍十分强调对员工行为的监督。毫无疑问,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有时是最有效用的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和控制成本的措施。

(三)完善固定资产购入、维护、出售制度。固定资产的购入要严格遵照固定资产的制度购买。规定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设备均由设备部门进行采购,特殊项目除外,必须先由各部门填写请购清单,经管理部门核实后在批准设备部门进行采购。对于以后不再使用但当前期必须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考虑租用设备。来避免出现闲置固定资产,减少企业成本,提高收益。

(四)规律的账实查询。企业购置固定资产设备后不及时入账,造成企业的项目与实际不吻合,这样使得会计核算不精确,进一步影响公司的成本、利润和税务核算。造成这些设备不符的因素主要有:首先在建构固定资产时,由于管理人员虚开发票、挪用资产等原因而造成的账实不吻合;其次,利用其他资金违法购入、建造设备,为了逃避法律而不入账或少入账;最后,在盘盈或盘亏固定资产时,会计人员未能即时入账目,造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不及时,无法有效控制设备。如一些非生产用的固定资产,像打印机,笔记本电脑等,不易管理。因为此类固定资产设备比较轻盈,随着时间的变化,该设备具体在哪儿,是否正在使用是很难查明白的。虽然企业每年都进行盘点,但却无法明确。固定资产设备和固定资产的记录一定要分开。

(五)适合的管理手段。固定资产随企业经营变化是动态的。其管理表现在设备的升值、贬值、转手、租赁、拆除、报废等大量的无规律的日常业务。在这些方面必须有明确的管理规范,对以上行为规定明确的工作程序,使每个业务都有条理可寻,有法可依。作为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谨慎对待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

企业对固定资产仅仅做到“账、卡、物”相符,是远远不够的,仍然要优化固定资产设备清理工作。固定资产清理就是将有用的固定资产予以保留,将无用的或使用频率低的及时处理。

(六)提高员工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为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现就企业如何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员工素质企业长久发展需要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员工为了提高工资待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能够胜任岗位,满足社会需要,迫切要求员工加强学习;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不被时代淘汰,需要员工加强学习,因此提高员工素质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和要做的工作。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迫切需要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员工,因此必须重视员工劳动技能的提高。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企业员工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

固定资产管理长期以来都是财务管理中比较薄弱的地方。在企业中一般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人认真监督管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固定资产管理思想深入各部门,各员工有保护固定资产,节约使用固定资产的意识,提高管理意识提高管理的关键。把固定资产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每一名管理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许莉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益探索.经营管理者,2013.2.

[2]王继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国城市经济,2014.1.

[3]程余林.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