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娜

[提要] 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以及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它肩负着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等使命。因此,探究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开拓促进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很必要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地方经济;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29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经济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技术和人才的产生,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功劳。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技术供给;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又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持。所以,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友好发展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二、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深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意识不强。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普遍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但就目前而言,许多高校普遍缺乏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有的高校只注重教学,并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的学校注重科研,大力提倡教师申报项目,甚至忽视了日常的教育教学,真正重视社会服务的高校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体制的原因,目前高校的办学模式还比较落后。虽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三大办学功能已被社会普遍接受,但相应的服务机制建设仍不全面,高校的管理层面还没有真正的实现质的转变。其次,政府作为高校的重要管理者,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部门负责校地合作,高等院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各自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与社会发展、技术更新相比比较落后;部分专业特色不够明显,专业的定位不够明确。相对而言,西方较早的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早在1906年,美国学者就提出了“合作式教育”的方针;1974年,德国学者提出了“双元制”的教育模式,该模式的办学体制以企业为主体,其运行机制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后来,日本提出了“研学合作”培养模式,英国采用了“工读交替制”的培养模式。而我国大多是借鉴学习西方的成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较为滞后。

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起点,是学校和社会的衔接,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积极发展的具体体现。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塑造,影响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高等院校开设的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高校甚至盲目追风,开设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这种行为一方面会引起某些专业人才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又会引起某些领域人才稀缺,供不应求,难以服务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科学研究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是理论发展、科技创新的基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些年,高校的科学研究有所改善,一些高校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园和孵化机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关的研究也有所增加。但是科研的成果转化率还普遍偏低。高校的科研普遍与企业脱节,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科研的效果和效率也大大降低。有些科研,名义上是应用型研究,但内容或泛泛而谈或纸上谈兵,没有从根本上与实际联系起来,很难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此外,高校的激励机制和科研管理不够完善,专职教师进行科研的目的大多为了职称评审和应付年终考核,科研成果的效能较低,缺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高等教育与河南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保障机制,健全优化激励措施。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做好各方面的联系。政府部门作为高校和企业的上层管理者,要积极做好引导,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持,加强高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例如,政府可以设置促进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部门,该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帮助协调校企合作中遇到的难题,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适当的提供经费支持。同时,该部门还要适时地进行实地考察,监督考评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进展情况。该考评机制既可以作为评价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又可以在高校和企业评优评先项目中作为加分项目予以奖励。这样就会在全社会形成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浓厚氛围,促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和主动性的提高,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调互助发展。

(二)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大力推广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学科,积极探索开设交叉学科,实现重点学科建设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衔接。还要以地方企业的发展和需求为重点,建立高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之间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和交流机制,提高企业对产学研的认识和内在需求,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共建”,实现人力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此,高校需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根据人才交流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设置学科和专业,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制定与市场需要密切关联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还要适时地跟踪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与企业的技术更新、研发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还要更新教育方法和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培养人才的素质上升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会随之实现。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对于高校来说,只有树立坚定不移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并为此提供必要的平台,才能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培育出雄厚的师资队伍,进而改良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学方式,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面对新时代和新形势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高校的管理者必须从战略的角度意识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要时刻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强专业的教师队伍。

对高等院校来说,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其使命。科学研究作为教学与生产的桥梁,是高校实现服务社会价值的有力保障。高校要积极推进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适当的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教育机制,以科研作为校企合作的媒介,吸引企业,尤其是技术性较强或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参与到与高校的合作项目中来,从而达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互补互助效果。高校通过建立起与企业合作的技术和市场互动机制,促进技术和高校教师在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流动,使得高校教师能够快速地了解市场需求,进而高效地创造出市场需要的科研成果。高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中来,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使企业能够在校企合作中受益。鼓励教师主动地开展科学研究,引导教师突破理论研究的枷锁,选择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关的研究课题,或参与校企合作单位拟申请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的效率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高校也应该扭转不科学的评价标准,坚决克服唯论文、唯文凭等片面指标,要针对不同的科研类型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完善激励机制,为高校教师潜心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实践经验表明,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建立互补互助的发展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的长久发展,经济发展也需要高校持续不断地培育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从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师的科研水平等若干方面进行改善,将学校的教育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关联起来,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促进高校的成长,实现高等教育和地区经济的“共赢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小清.德国高等教育“双元制”模式分析与经验借鉴[J].教育评论,2017(1).

[2]刘伟东,于淼,孙慧等.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以大连大学“校企”合作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2(6).

[3]杨翠霞.河南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