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丽

(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 提要]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日益增强,拥有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能够通过外部知识资源的不断利用来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企业绩效。通过182 份企业调查数据,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吸收能力的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各维度对企业绩效均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外部不确定性环境对二者之间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一、引言

外部知识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的共享和转移,而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这种外部知识资源的能力就是吸收能力。近年来,吸收能力理论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多学科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吸收能力被广泛地应用于战略管理、国际商务、技术管理、组织经济等领域。本研究以国内企业作为实证样本,探讨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外部不确定性环境的调节作用,以期进一步丰富知识基础理论,探索企业健康发展之路。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推导

( 一)不确定性环境、吸收能力、企业绩效的维度构成

1、吸收能力维度构成。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吸收能力是一个多维度变量。Cohen 和Levinthal(1989)提出吸收能力具有三个维度:识别、消化和利用。Cohen 和Levinthal(1990)将吸收能力三个维度修改为:评估、消化和应用。Zahra 和George(2002)认为吸收能力包括四个维度:获取、消化、转化以及利用,并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支持,尤其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多采用他们的四维度观点。因此,本文将从知识吸收的过程来界定吸收能力的维度,认为吸收能力包括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四个维度。

2、企业绩效维度构成。 企业绩效是一个由多个维度或多个指标反映的概念,因此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指标都很难完整地衡量企业绩效。Covin 和Slevin(1991)认为成长性和获利性可用来测量企业绩效,具体包括利润率、资产回报率和销售增长率等。Yusuf(2002)认为企业绩效包括获利性和成长性两个维度。Halberstadt 等(2005)认为企业绩效的衡量应包括财务指标(获利性、成长性和持续性等)和市场指标(顾客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等)。本文认为获利性和成长性共同构成了企业绩效,且二者是互为补充的。本文将借鉴以往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分别从获利性与成长性这两个维度来测量企业绩效,从而构成比较完整的绩效维度,以求更有效地实现对吸收能力结果的测量。

3、不确定性环境维度构成。 Duncan(1972)认为环境包括复杂性和动态性两个维度。其中,复杂性是指环境中影响因素的多少,动态性是指环境中影响因素在一段时期内发生持续变化或者没有发生变化的程度。Dess 和Beard(1984)指出环境包括宽松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三个维度。Justin(1993)也界定了环境的三个特性:复杂性、稀缺性、动态性。Lumpkin(2001)认为环境是一种资源储备,是信息的来源,包括敌对性和动态性两个维度。根据以往文献分析,Lumpkin(2001)的划分方式得到后续学者们的普遍认可,引用程度也较高,成为之后对环境特性研究的基础。因此,本文将从动态性和敌对性两个维度研究不确定性环境的特性,以反映环境要素的结构与变化幅度。

( 二)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理论联系。 Lane(2006)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以及组织产出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吸收能力的主要结果变量是企业绩效,包括商业产出和知识产出。Nicholls(1993)通过对跨国制药企业吸收能力与研发合作绩效关系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越强,其研发投资和研发合作越多,绩效就越高。Volberda 等(2010)通过研究也认为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普遍认为较强的吸收能力能够不断增加企业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存量,并通过共享机制促进知识在企业内部流通,进而促进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

( 三)假设的提出

1、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

首先,知识获取能力与企业绩效。 Grant(1996)认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那些不可替代性的和稀缺的内外部知识资源。Teece(1998)认为竞争态势要求企业在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的同时,还应超越组织界限来获取外部知识。知识获取能力作为吸收能力的第一个维度,有助于解决企业资源现状问题,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能够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扫描能力,有助于企业识别更有价值的外部知识资源,增加企业的知识资本,为绩效的提升积累知识基础。

其次,知识消化能力与企业绩效。 知识消化能力是企业分析和理解外部新知识的能力,关注的是如何将获取的外部新知识资源进行内化,是建立在获取的外部知识资源尚未与企业的现有知识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即企业还未将外部新知识价值应用于企业之中。若企业的知识消化能力越高,对获取的外部知识资源的掌控能力也越高,企业绩效的提升空间也更广阔。

再次,知识转化能力与企业绩效。 知识转化能力是知识利用能力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将外部获取并消化的知识与企业内部现有知识进行融合的能力,关注的是如何将外部知识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通过外部知识在个体之间共享以及新知识与企业现有知识的整合,促进群体知识和个体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为知识的进一步利用和绩效提升创造条件。

最后,知识利用能力与企业绩效。Cohen 和Levinthal(1990)认为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组织的运作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知识利用能力关注的是如何将知识系统性地融入运作中,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较强的知识利用能力能够促进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拓展现有的竞争优势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绩效。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知识获取能力越强,企业的获利性越强

H2:知识消化能力越强,企业的获利性越强

H3:知识转化能力越强,企业的获利性越强

H4:知识利用能力越强,企业的获利性越强

H5:知识获取能力越强,企业的成长性越强

H6:知识消化能力越强,企业的成长性越强

H7:知识转化能力越强,企业的成长性越强

H8:知识利用能力越强,企业的成长性越强

2、不确定性环境的调节作用。 吸收能力关注的是企业与外部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外部环境对吸收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企业需要不断关注外部环境因素与吸收能力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在外部环境中拥有大量知识源的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从而提高企业绩效。而外部知识的增加将有助于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战略选择,使企业更好地利用知识并使其增值,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总之,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十分密切,了解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进行策略制定有着重要的作用,不确定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9:环境动态性在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H10:环境敌对性在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文以国内64 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采取两条路径发放问卷:通过社会关系向企业直接发放和访谈发放。第一条路径涉及49 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共发放问卷245 份,回收177份,有效139 份,回收率为72.2%,有效率为56.7%;第二条路径在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方面均较好,涉及15 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共发放问卷73 份,回收55 份,有效43 份,回收率为75.3%,有效率为58.9%。两条路径累计发放问卷318 份,回收232 份,有效182 份,回收率为73%,有效率为57.2%。

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情况,从企业所在区域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占到样本总量的44.5%,其余依次为长三角地区占20.7%,京津唐地区占15.1%,珠三角地区占11.3%,比例最小的是中西部地区,占8.4%。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来看,创业初期占11.5%,成长阶段占29.7%,成熟阶段占37.9%,转型阶段占20.9%。

(二)变量的题项设计与测量。 本文将采用现有文献中得到广泛认可的题项设计和量表,并根据研究目的进行适当修改。问卷中用于测量吸收能力的题项有22 个,其中测量知识获取能力的有5 个,知识消化能力的有6 个,知识转化能力的有6 个,知识利用能力的有5 个;用于测量企业绩效的题项有7 个,其中测量获利性的有4 个,成长性的有3 个;用于测量不确定性环境的题项有12 个,其中测量动态性的有6 个,敌对性的有6 个。

(三)样本的信度与效度

1、信度分析。本文利用SPSS19.0 对相关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吸收能力量表总体、企业绩效量表总体和不确定性环境量表总体的信度都在0.75 以上,说明这些量表的信度比较好,此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通过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将吸收能力、企业绩效和环境状况比较准确且可靠地反映出来。

2、效度分析。运用AMOS6.0 运算出来的关于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不确定性环境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的配适指标如下: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均为<3,TLI、CFI、IFI、NFI 的值都在0.8 以上,RMR 均小于0.05,RMSEA 均小于0.08,表明观测数据与模型拟合较好。且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不确定性环境路径系数全部通过了显着性为0.01 的检验,说明估计参数均达到1%的显着性水平。因此,观测指标与测量的潜变量具有较好的配适度。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吸收能力各维度对企业绩效各维度是否存在正向影响,首先需要考察吸收能力各维度与企业绩效各维度之间是否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其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与获利性,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利用能力与成长性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通过了显着性水平为0.05 的检验。由此可知,以上变量之间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知识获取能力与获利性、知识利用能力与获利性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由于没有相关关系,那么一定不存在影响关系。

(二)回归分析。 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结果如下: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对获利性,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利用能力对成长性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确定性环境对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动态性和敌对性均在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五、结论及启示

首先,关于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吸收能力的不同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积极的正向影响关系。这说明吸收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企业应注重在实现更高绩效过程中吸收能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培育较强的吸收能力,积极地识别外部市场机会,有效地吸收外部环境中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增加企业知识积累,将外部新知识应用于产品和服务创新,进而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获利性和成长性。

其次,关于不确定性环境的调节作用。 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确定性环境的各维度在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均起到调节作用。这说明企业需要充分考虑不确定性环境的影响,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因素,注重对外部环境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增强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迅速调整企业行为,寻求和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发挥不确定性环境积极的调节作用,增强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