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文甫慧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云南·昆明)

[提要] 在云南省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创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社会大背景下,高校作为传播先进知识与科技的社会子系统,应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校园低碳化发展的方法途径,努力打造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本研究基于低碳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创建低碳校园的整体环境,提出低碳校园的涵义,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较为客观准确的一手数据,从学生的低碳消费观、学校的高碳现象和节能减排制度三个方面剖析云南民族大学低碳化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合理借鉴国内外高校低碳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一套以培育低碳理念为关键点、以推广低碳技术为着力点、以完善制度体系为支撑点的“三点发力”高校校园低碳化发展策略。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但是,也要清楚意识到,全省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根基尚不牢固,想保持现状并实现稳定向好的压力依然存在。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必经之路。低碳校园作为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一个子课题,理应被纳入到高校的发展规划中。

一、低碳校园提出的背景及涵义

(一)理论背景。构建高质量的低碳校园,必须依靠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学说。“低碳经济”这一术语是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考验的背景下诞生的,最早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比重,关键要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的根本转变。

(二)现实背景。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建设规模、学生人数以及耗能设备急剧增加,能源耗费逐年增加,给高校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通过创建低碳校园,能够节约办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2008年6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校要自觉担负起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提升大众低碳意识的崇高责任。2017年4月教育部对原《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强调高校在制定校园规划时应当贯彻环保、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基本原则,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

(三)低碳校园的涵义。低碳校园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发展中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低碳校园”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概念界定。本研究基于低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创建低碳校园的整体环境,将低碳校园定义为:是在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节约理念,持续不断地研发、改进和运用先进技术,并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环境友好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在校园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努力打造一个绿色低碳、清洁美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本文主要讨论高校校园这一层次的低碳化发展情况,其他层次不在讨论范围内。

二、高校校园低碳化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本研究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校园低碳化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发现现阶段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障碍:

(一)大学生低碳意识薄弱。低碳意识决定低碳行为,低碳行为反映低碳意识。本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云南民族大学大学生低碳意识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低碳意识的调查,包括低碳知识了解程度、低碳知识了解渠道和对低碳生活的态度;第三部分是对低碳行为的调查,包括用水情况、宿舍用电情况、食堂就餐情况、塑料袋使用情况、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以及对废旧书籍、衣物的处理方式六个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回收率达98.5%,除去无效问卷3份,实际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男生共93人,占总人数的47.94%,女生101人,占总人数的52.06%。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大学生低碳意识及行为的状况、特点,为探寻高碳的原因、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1、大学生低碳意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低碳知识部分的平均分偏低,说明大学生对低碳知识了解程度低,掌握较差。关于低碳知识获取方式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有117人主要通过网络渠道,占到调查总人数的60.31%,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热衷于使用互联网的现状;58人认为自己是通过学校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低碳环保活动了解低碳知识的,占比29.9%;其余19人则是通过书籍、杂志接触到低碳这一领域,占比9.79%。由此可见,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建设、宣传组织低碳活动、学生低碳社团建设、开设低碳课程和讲座等方式使广大师生参与到低碳校园的建设中来。低碳生活态度部分的平均分较高,说明大学生对低碳的生活方式有较高的接受度,对低碳知识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对“限塑令”、垃圾分类等国家环保政策也很支持。(图1)

2、大学生低碳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用水情况。根据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64.43%的同学更愿意用洗衣机洗衣服而不是手洗,其中男生占多数;42.27%的同学平均一次洗澡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其中女生占多数。还有人反映了一些极端情况,个别同学在学校实行热水收费制之前使用公共饮用热水洗毛巾、洗内衣,甚至涮拖把。

(2)宿舍用电情况。在不使用电脑电器时仅有36.6%的学生选择关机和关闭电源,而58.25%的学生选择设置为待机状态,5.15%的学生则直接放着不管。离开寝室不关灯、不关饮水机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占到调查人数的41.75%。可见,大学生严重缺乏节约用电的意识。

(3)食堂就餐情况。关于“光盘行动”,调查发现10.76%的学生能践行,38.72%的学生经常做到,38.43%的学生偶尔做到,但仍有12.09%的学生每次都会剩饭,且女生浪费粮食的情况比男生严重。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节约粮食的美德,但依然有不少大学生存在浪费食物、不重视低碳节约的行为。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况则不容乐观,74.35%的学生经常使用一次性打包饭盒,21.92%的学生偶尔使用,只有3.73%的学生选择食堂就餐或自带餐具。

(4)塑料袋使用情况。在194名调查对象中,只有两名同学坚持自带环保购物袋或使用背包,其余学生在购物中以使用塑料袋为主。原因是在校园超市里,商家免费提供塑料袋。此外,奶茶、果汁等饮料在大学生群体里颇受欢迎,随之产生的大量一次性塑料杯给校园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图1 学生低碳知识获取方式分类比例图

(5)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对于是否接受过垃圾分类常识教育的三个选项中,仅有2.1%的调查对象表示接受过系统的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61.3%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所了解,36.6%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对于问卷中罗列的8种常见的生活垃圾(如塑料袋、卫生纸、快递盒、茶叶渣、普通干电池、充电电池、药品等),能全部正确归类的调查对象仅占总人数的4.64%。

对于垃圾分类的开展,所有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对于如何促进学校垃圾分类的开展,86.75%的希望学校今后组织更多垃圾分类教育普及活动,其次则是举办更多相关的公益活动。

(6)对废旧书籍、衣物的处理方式。4.12%的同学选择捐给贫困地区,20.51%的同学选择闲置,27.31%的同学选择当废品卖掉,39.82%的同学选择卖到二手市场,5.15%的同学则选作他用,其余3.09%的同学选择直接扔掉。废旧书籍、衣物的循环使用率(捐赠、二手转卖与选作他用占比之和)为49.09%。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同学还是具有低碳节约的意识,但是仍有少部分同学选择直接扔掉。所以,学校应该对此加以引导,或由社团定期到寝室宣传低碳生活理念,或增加设置距离寝室较近的衣物捐赠点,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废旧物品浪费现象。

(二)科技改造力度欠缺。科技改造主要体现在改善能源使用结构和完善低碳基础设施两方面。通过走访相关工作人员、参考项目公示以及实地调查,笔者认为学校每年的能源消耗总量大、费用高的主要原因在于:(1)学校的能源结构以煤炭、水、电、天然气为主,而煤、电两种“高碳”能源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2)虽然学校对低碳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力度不小,但仍存在漏洞,如校园内没有内部自行车可以使用,大量学生以摩托车为代步工具,大大增加了碳排放量;(3)节能技术的研发还属于初级阶段,对节能技术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达到显着的节能效果,没有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

(三)制度体系不健全。节约型校园能耗监管体系的建设是以能耗监测为手段,以能耗统计为基础,以能源审计为技术支撑,以能效公示为核心的综合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高度协调配合,因此成立专门的项目实施机构是有必要的。通过查询招标公告,笔者发现云南民族大学于2016年将呈贡校区3号学生宿舍和食堂的节能检测项目单独委托给技术支撑单位,缺乏学校后勤、节能等职能部门的支撑,导致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协调困难、进展缓慢等问题,尤其是缺少后期维护保障,给学校的节能改造工作带来了巨大阻力。在节能减排监管体系的实际建设中仅看重能耗监测,将低碳校园建设的监管制度等价于能耗监测制度,将能耗监测制度等价于数据采集技术集成,将监管体系建设与其他业务管理相分离,这种认识不利于高校推进低碳进程。并且随着校园规模日益扩大,能源用户不断增加,学校在管理方面却存在较多的管理漏洞,如管理粗放、节能责任人不明确等,使节能工作流于形式,导致节能效果不明显,许多能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三、“三点发力”高校校园低碳化发展策略

本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多所高校校园低碳化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经验,联系云南民族大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三点发力”高校校园低碳化发展框架,如图2所示。(图2)

(一)以培育低碳理念为关键点

1、加强低碳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个平台,定期公布能源消费情况,使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低碳校园的建设中来。2011年6月,大阪大学安装了可从其内部网访问的信息系统,该系统以三个主要园区的每栋主楼(总计246个)为单位,以30分钟的频率测量和汇总学校的用电量,信息是可视化的且可以实时读取,从而校园中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校园网来查看哪些部门或建筑物消耗的电量最多;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开设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专业,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低碳经济”通选课,把低碳教育引入教学,把低碳知识搬进课堂,普及低碳常识,提高低碳意识,大力培养低碳经济发展所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高校还应提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组织开展讲座、座谈、论坛、参观、调研等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成立大学生环保社团联盟,加强云南各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分享各自建设低碳校园的做法和经验。在苏州市,联合各大高校、鼓励大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已成为典范。目前,苏州已有7个环保公益社团组成苏州大学生环保联盟,人数超过250人。

2、开展低碳研究,是高校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高校应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其他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开展研发,大力参与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研究和企业对低碳产品的生产研究,积极探索高校节能减排的新措施、新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在苏州市环保局宣教中心的指导下,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7个社团组成大学生智库联盟,为苏州生态文明建设、治水提质等工作提供学术支持;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开设与低碳研究相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充分整合和利用已有科研队伍和相关资源,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科研梯队,促进低碳环保产业发展,提高城市低碳竞争力。由哈工大(深圳)与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共同设立的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科已成立三周年,该学科凝聚了国内外科研力量和团体,共同打造成为高水平学术研究基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二)以推广低碳技术为着力点

1、低碳技术能引领校园能源结构低碳化。校园能源结构的低碳化,主要是指在学校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用绿色低碳能源取代传统高碳能源,从而调整高消耗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利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终实现碳排放减量甚至零排放,对低碳校园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进行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型,改变以煤炭为主体的利用方式,依托科技创新,积极实施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增加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校园中的使用比重,逐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过能源统计发现校园排放总量的31%来源于电能消耗,因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节约电能的措施:用T8和T5日光灯替代目前的T12日光灯,这样可以减少20%的能源消耗;完善教室综合照明系统,确定电灯最科学合理的安装位置;采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人体传感设备对电灯实行远程控制;同时积极寻找替代能源等。由此可见,他们将重心放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上。

图2 “三点发力”高校校园低碳化发展框架图

2、低碳技术要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高校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将现代环保技术融入校园基础设施的改造工作之中,建立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示范与推广机制。在校园建筑中,在推广清洁能源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要尽量避免建筑活动对空气、土壤和水源造成的污染,将校园建设成建筑节能的试点区和示范区。清华大学2005年竣工的超低能耗示范楼,其能耗仅为常规建筑的10%,冬季基本实现零采暖能耗,建筑物全年电耗仅为北京市同类建筑物的30%。清华大学2007年竣工的环境节能楼,集成应用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发电、中水循环利用和智能控制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据初步计算,该楼每年可减排CO21,200吨、SO25吨。在校园交通中,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校内运营共享单车公司,要求其按照招标文件说明履行后期运维管理的承诺,保障学校良好的交通秩序。进入后,可不定期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各类优惠活动,最大限度提高自行车使用率。哈佛大学自1998年开始推行停车与交通需求管理计划,其目标是保护公共空间,尽可能减少交通流量并优化步行系统。主要调控措施包括:完善校园公交体系,构建不同时段校园内部与宿舍楼之间的公交体系;建立校内租车系统,师生员工加入网上租车系统,即使为开车到校,也可随时预约停放在校内的共享汽车以应对不时之需,同时校内还配备有自行车方便租赁使用。在校园照明中,依靠智能控制系统对校园照明进行智能调节,从而达到电力节能的效果。大阪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通过使用LED照明和在楼梯照明中增加运动传感器,每年可节省电量2,369MWh。

(三)以完善制度体系为支撑点

1、确立实施主体,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学校应着眼于校园低碳化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成立专门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个主体的职责,实现权责分明;科学设定减排任务,研究制定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和公共服务等各个部门的具体节能目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将低碳校园的建设视作一个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规划,并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为了保证节能目标的实现,还应制定和实施高校校园节能专项规划,即根据学校的能源状况和发展需要,在规划期内对学校的能源使用、统计和监管做出总体安排,对能源利用的基本方针、阶段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及其他重要事项进行科学规划和贯彻实施,是建设低碳校园的具体行动方略,对校园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实现日本政府提出的2030年排放量较2006年降低50%的目标,东京大学制定了全面的可持续校园行动框架,即通过与社会、研究机构在不同尺度上的“协同进化”将低碳理念从校园渗透到城市。这种与社会合作的思想是值得借鉴学习的,因为低碳校园与低碳城市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的反作用对高校校园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完善制度建设,大力推进管理改革。首先,高校应努力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建设系统的监管体系,实施能耗分类、分项、分户监测与模型构建。浙江大学能耗监测平台在建设过程中根据校园建筑、用能系统、用能区域构建了建筑、供电、供水、区域供冷供热、集中供气多级能耗模型,实现了有针对性的系统能效管理。其次,高校应注重低碳校园节能监管体系与校务系统的融合与衔接,引入公众监督的力量,开展定期的能耗公示,实现多方用户协同监管和信息共享,激发各部门、学院、师生的节能减排潜力,使节能监管体系的生命力更加长久。浙江大学通过设置灵活的用户组和用户组权限,为学校监管部门、业主用户、科研人员、设备运行部门等各类用户提供了能耗查询接口,灵活的界面和算法支持各类用户统计、分析能耗信息,改变了原来的封闭管理局面。最后,要发挥制度建设的宣传教育作用和示范推广价值,将制度建设与低碳经济相关学科的发展相结合,为学生开展节能减排科学研究提供实践平台。浙江大学将能耗监管平台与培养低碳人才相结合,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学校150余幢建筑的基本信息和能耗情况,学生利用这些数据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课题研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浙江大学新一轮低碳校园建设的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