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敖小爽 罗圣梅 余成斌

(六盘水师范学院 贵州·六盘水)

[提要]本文以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为出发点,阐述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内涵,指出目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知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以期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知识服务,以便对高校图书馆创新知识服务起到指引作用。

一、引言

随着知识服务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人才队伍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及理念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不能及时对其潜在的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图书馆的地位将受到极大的威胁,故高校图书馆必须直面大数据环境下的新问题并迎难而上。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解决知识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时试图引入生态系统理论,以此来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生态系统模型,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使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引入知识生态系统理论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与读者共存亡,其存在的价值就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提供其所需的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传统信息服务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延伸、拓展。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指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人员为更好、及时地解决读者所提出的问题,利用自身知识重组、知识管理的能力及馆藏文献资源、特色数据库,向读者提供知识综述、解决方案等知识信息产品的服务。目前,知识生态系统还是一种全新的知识服务系统,其有效的引入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带来创新,有望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生态化知识。同时,以此提高高校图书馆综合服务实力,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地位,为图书馆界相关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其创新、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随着数字化信息的不断普及,人们每天被浩瀚的信息所淹没,但是每天又叫嚣知识的欠缺。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读者呢?截至2021年7月,笔者利用CNKI数据库,以“知识生态系统”为主题词检索的文献有785篇;以“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的文献有10篇,而以“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的文献仅有4篇。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图书馆涉及“知识生态系统”有关的文献少之又少。我国直到1998年才着手有关“知识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在2005年后,迈入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到2009年,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关于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孙振岭、李后卿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由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以及知识交流和协作环境所组成的,借助于知识流动、价值流动、物质流动等功能而形成的动态、开放的知识系统。刘健等通过研究揭示在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利用、增值、流转及其进化的规律,而后将计算机科学中的封装技术引入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提出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模型。叶培华、徐宝祥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一文中构建了企业知识生态系统,认为每个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因受反馈机制的影响,其知识主体会与知识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机构、功能,提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具有机构变化、知识循环及知识流动等动态功能。

四、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内涵

据悉,迄今为止,图书馆领域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内涵还没有确切的诠释,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资料,认为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内涵:在现阶段高等教育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人员为了满足读者不同知识需求,利用自身知识重组、知识管理的能力,向读者提供其所需馆藏文献资源、特色数据库的理论和方法。

五、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构成因素

知识生态系统主要含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面的知识生态系统。我们平时所说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属于微观层面的,其通常构成因素为知识群落、内部环境、外部环境。

(一)知识群落。知识个体在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里一般是高校图书馆馆员,且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和知识能力,如技术部工作人员掌握网络软硬件、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知识种群是具有特定知识能力和类似存在目标的个体集合而成。同一部门的知识个体通常具有相似或类似的知识技能及知识能力。比如,采编部的知识个体一般都具有图书编目、加工及征订的能力。知识群落是由不同的知识种群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所构成。高校图书馆知识群落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二)内部因素。高校图书馆属于公益性部门,其内部因素主要包含管理机制、技术环境、知识资源、知识需求、文化氛围和知识服务。技术环境和知识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管理机制、知识需求、文化氛围和知识服务等能够助推或辅助高校图书馆知识群落的发展。

(三)外部因素。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涉及图书馆界发展的国家方针、政策及图书馆行业、联盟的法规和规划,特别是高校相关政策、规划和发展趋势。此外,社会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六、目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涉及有关“知识服务”的研究时间比较晚,目前,虽然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管理服务、技术及模式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但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有关知识服务方面不尽如人意。

(一)缺乏丰富的数据库资源。高校图书馆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知识服务的前提是务必拥有种类丰富的数据库资源。目前,据了解,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没有或很少,基本上都是通过购买来满足本馆数据库的需求,由于掌握数据库资源需要专业性的技术人员,而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技术部工作人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加上所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指南和方法需要商家提供,这样高校图书馆就会很被动。假如工作人员对数据库资源的功能、使用不熟悉,所购买数据库资源的利用率就会很低。

纵向看,北京版、冀教版、苏教版、青岛版的性质1与冀教版、青岛版的性质2,在第二和三学段教材中的发现过程,不仅活动内容不同,而且知识或思维要求也不同;它们仅在第三学段教材中具有证明和应用内容.可见,多数版本性质1和性质2发现、证明和应用的教材编写随着学段升高,思维要求在递升,深度在加深.当然,在第三学段的各版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其它一些性质和判定的内容深度与相应教材的性质1、2基本一致.

(二)知识服务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综合文化水平的象征,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高校图书馆没有针对知识服务制定专门的考核、激励及评价机制,一般只有到年底才开展一次年度考核工作,考核也只是评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对于知识服务工作人员而言,只要不是基本合格等次和不合格等次,就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只要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或大问题就不会得基本合格等次和不合格等次。故,造成知识服务工作人员思想的懈怠,服务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以致所提供知识服务出现严重的“供需”不平衡。

(三)缺乏高素质的知识服务工作队伍。由于历史遗留及学校体制问题,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学历、素质等方面普遍不高,近两年虽然有招考和人才引进,由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不高及其他一些因素,实际到岗人员不多或者专业不符合,更何况是图书情报或图书馆学等相关专业类的人员,主要是学校教职工家属,对计算机相关知识、外语技能、现代图书馆专业知识不懂、不了解,导致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开展很困难。

(四)整体服务层次较低。虽然我国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模式、技术水平、服务层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建立了学科知识门户网站,开展了新型的专家式参考咨询服务,但由于大部分高校投入本校图书馆经费有限和重视度不高,知识服务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性差以及现代化高新设备的缺乏,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借还、参考咨询等服务层面,其整体知识服务水平、技术、模式都较低。

(五)缺乏馆际协作。随着网络化信息的泛滥,我国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理念已不能满足用户追求知识的渴望,这就需要高校馆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但目前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较少,据了解,大部分地方性高校图书馆主要局限于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由于自身管理、宣传方式不到位等,以上工作开展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各馆只顾各馆,造成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浪费,同时,造成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未必是读者所渴望的。

七、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有环境、馆藏资源、管理设备及资源分类队伍等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环境优势。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其核心宗旨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为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新步伐,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标配,应不断丰富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加大服务社会力度,尝试开展新模式、多方式的文献推广活动。因其特殊性,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和知识服务较其他机构容易获得学校和广大师生的支持,阅读推广活动和知识服务工作能得以顺利开展。

(二)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了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高校图书馆每年会根据学校和本馆实际,向学校提出申请购买新图书或数据库资源,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高校图书馆拥有学科齐全、种类丰富、涉及面广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实地调研所处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信息需求,努力加强与所属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企业和社区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扩大服务内容、服务范围,紧密围绕所属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开展具有特色的知识服务。

(三)较齐全的管理设备优势。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有效确保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图书馆需丰富自身内涵,巩固自身地位,就要购买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化管理设备,久而久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设备比较齐全,且比较新。高校图书馆应熟悉掌握所拥有现代化管理设备的使用,以便不断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拥有经验丰富的资源分类队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用《中图法》进行排架,是基于科学分类、知识分类。高校图书馆一般都具备一支工作扎实、经验丰富的资源分类队伍,根据知识信息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他们能让杂乱无章的信息资源变得易查和易用。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应提高建设人才队伍意识,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及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馆员岗位技能培训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馆员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八、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

为更加高效、科学地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及社会,应当结合本校图书馆实际,构建适合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

(一)从学科知识资源角度出发,构建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服务模式。在高校图书馆里,学科知识资源服务模式一般通过知识链实现知识检索、知识导航、知识推送、知识交流及知识评价的功能,主要包含学科知识移动服务平台、服务数据中心和学科资源维护系统。学科知识资源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如何在移动环境下更好地传播和使用呢?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精准分解、组织及包装。首先,对学科知识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然后进行知识元化处理使其变为移动服务的原料;其次,重新组织和包装学科知识资源,让其变为服务产品,以便更好地提高服务效率和品质。

(二)从移动知识技术的层面出发,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新形势,充分利用移动知识技术服务于本馆建设及读者服务。通过“移动设备+移动网络+数字资源”开展移动服务。根据高校教学、科研发展要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兴趣和特点,为其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有机融合馆外优质的数字资源,搭建适合本校特色的移动阅读服务平台。

(三)从用户个性化知识需求出发,构建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在大数据环境下,移动服务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指明了新方向。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用户通过不同的方法、渠道来获取其所需要的知识信息,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危机感,高校图书馆如何才能在大数据环境中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呢?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转变服务观念,结合本校教学、科研的实际工作情况,重点研究面向“课程教与学”“科研创新”的创新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通用的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九、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物质生活得以全面保障的基础上,人们致力于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对文化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深,对知识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唯有与时俱进,在学科知识资源服务、用户个性化服务及知识技术服务的知识环境基础上,才能不断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在高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及培养全面的知识型人才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