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维,张仲妍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中医肿瘤科,重庆 400030)

·经验交流·

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王 维,张仲妍△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中医肿瘤科,重庆 400030)

目的 探讨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静脉炎分级标准,将本科384例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252例,对照组132例。观察组采用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36.51%,有效率为63.49%,无效率为0;对照组显效率为32.58%,有效率为55.30%,无效率为12.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明显优于50%硫酸镁。

静脉炎;攻癌逐瘀散;硫酸镁

静脉输液常会造成静脉炎等并发症,这大都是由于输入高浓度或强刺激性的药物所致,此外长期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导管于静脉内也会引起血管壁炎症[1],即在静脉走行部位或者静脉导管插入部位会产生疼痛、红肿、瘀斑、硬结、溃烂等症状[2]。在众多静脉炎中,化疗性静脉炎是外周静脉的血管壁在静脉滴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无菌性炎症[3]。中药化疗抗肿瘤的方法因其良好的疗效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但在使用此方法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伴随有皮肤局部的红肿、疼痛,而这些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进而导致患者对中药疗法的抵触,从而不能长期坚持治疗,最终导致治疗失败。作者自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对本科室采用中药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静脉炎的肿瘤患者,分别采用攻癌逐瘀散外敷与50%硫酸镁外敷的方法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两年间本科室384例肿瘤伴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其中男199例,女185例;年龄26~87岁,平均(56.80±7.40)岁。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颁布的静脉输液护理标准[4],将静脉炎分为3级:1级为局部红肿,压痛,未触及静脉条索,未见红肿线条,发生范围在导管长度以内;2级为局部红肿、疼痛或发热,未触及静脉条索,可见红肿线条,其范围在导管长度以内;3级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甚至脓肿,可明显触及静脉条索,有红肿线条,其范围在导管长度以外。将3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52例,其中男131例,女121例,年龄24~85岁,平均(55.20±6.80)岁;对照组132例,其中男68例,女64例,年龄26~87岁,平均(57.10±6.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静脉炎的发生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脉炎分级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炎分级比较[n(%)]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攻癌逐瘀散外敷,先将攻癌逐瘀散加入相同量的开水配成膏剂,敷帖于20 cm×5 cm的纱布上,自穿刺点上方处延上臂浅静脉走向进行预防性外敷,每次贴敷3 h,每天1次,连续进行3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热敷,每次用量8~10 mL,将其浸润在纱布上,沿静脉走向敷于血管上,并用胶布固定,连续进行3 d为1个疗程。用药后连续观察1~3 d,局部脉管是否红肿、疼痛及线条沿静脉走向的皮肤有无变红,有无静脉切流现象。

1.2.2 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局部红肿疼痛均明显消失,血管弹性已恢复;有效:治疗2~3个疗程后局部红肿疼痛有所消失,红肿范围明显缩小,血管弹性有一定恢复;无效:4个疗程后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未见好转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36.51%,有效率为63.49%,无效率为0;对照组显效率为32.58%,有效率为55.30%,无效率为12.1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在临床用药治疗中,静脉炎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发生率可达到10%~30%[5]。局部疼痛、红肿及可触及硬结或静脉条索样改变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上壁静脉管因其管壁较细而成为静脉炎的好发部位[6]。

静脉炎的发病机制与中医学所记载的“恶脉”相似,是输液过程中药物刺激脉络所造成的局部血流不通畅所致,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畅,则局部肿胀;瘀血内蕴,瘀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破损,血溢肌肤,则局部发红[7]。治疗以上病症的主要方法为使用活血化淤、清热解毒的药物[8]。攻癌逐瘀散外敷即为此类药物,其活血化淤,清热解毒的功效使其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优于硫酸镁。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以自制配方攻癌逐瘀散对本科室化疗性静脉炎患者进行外敷治疗,临床效果满意,与穆欣等[9]所报道的应用自制中药消瘀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相一致。

目前临床上治疗静脉炎患者最常用的手段是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其作用机制是使氧自由基生成得到抑制、进而保护血管组织,使血管炎症反应得以抑制、降低血管损伤,恢复血管弹性[10]。攻癌逐瘀散是一种由黄柏、大黄、姜黄、紫花地丁等制成的复方制剂,其能够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解除血管痉挛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本方中黄柏可用于疮疡肿毒,有抗菌、抗炎的功效[11]。大黄可清热燥湿,解毒消痈,其主要成分为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12],外敷可抗菌、抗炎、活血化淤,镇痛止痛。姜黄有破气,行血,通经,止痛的功效,其所含的姜黄素能够促使伤口愈合,使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免于过氧化物的破坏[13]。紫花地丁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可用于治疗疔疮肿毒,其含有能够起到抗菌作用的黄酮苷类及有机酸[14],并且有明显的抗炎作用[15]。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攻癌逐瘀散对静脉炎有明确的治疗作用,能够使局部组织快速恢复,其对静脉炎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硫酸镁,并且具有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的特点,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毛玉芳.云南白药外敷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4):19-20.

[2]Michael R,Stephen H,Bonnie W,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dwell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lebitis and infiltration[J].Infusion Nursing,2001,24(5): 332-341.

[3]汪云云,贾蔚,倪婷婷,等.地塞米松加肾上腺素湿敷预防七叶皂甙钠引起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4(4):564-565.

[4]王宁,徐凌忠.赛肤润涂布与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4,14(14):106-107.

[5]蒋雪萍.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一静脉炎的防护[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2):282-283.

[6]王丹环.百多邦加热敷预防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4,36(36):3409-3410.

[7]寇京莉,韩斌如.PICC穿刺后应用增强型透明贴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61-662.

[8]张玲,姚素玉,朱柳.如意金黄散与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静脉炎临床疗效对比[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12(12):1268-1269.

[9]穆欣,赵滨滨,王东梅,等.自制中药消瘀膏在静脉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205-206.

[10]陈丽芬,徐丛,周武敏.脉冲式冲管联合硫酸镁湿敷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4):214-215.

[11]王季.黄柏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4,27(2):292-295,296.

[12]徐瑾.大黄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2):56-57.

[13]汪丛丛,庄静,冯福彬,等.姜黄素抑制肺癌细胞血管拟态形成机制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4):243-246.

[14]曹捷,秦艳,尹成乐,等.紫花地丁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1):77-81.

[15]李永生,何希瑞,杨燕,等.紫花地丁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新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6(4):313-318.

10.3969/j.issn.1671-8348.2016.05.040

王维(1980-),副主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医肿瘤方面的研究。△

,Tel:18523893896;E-mail:174590550@qq.com。

R287

B

1671-8348(2016)05-0693-01

2015-08-21

2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