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 磊

书记 董宝林

董宝林在 “村官”这个基层干部岗位上,已奋斗了十余个春秋。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经过努力拼搏,实现了芦庄子村由穷到富、由脏乱到整洁的巨变,村党支部和村集体多次被评为市级红旗党支部、民主政治示范村,董宝林也多次到市、区级的嘉奖,成为本地区的 “名人”。

1997年,董宝林在干部群众的一致推举下走马上任。那时的芦庄村欠外债40多万元,管理失控,偷电现象严重;村内垃圾遍地,群众怨声载道,部分群众上访不断……董宝林决定先从稳定群众情绪,取得信任入手。他利用三个多月时间,走街串户,了解实情,将全村跑了个遍,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他耐心听、认真记,考虑对策。起初,有意见的群众对他避而不见,董宝林说: “越是躲着咱,越说明他们有意见,咱们更应该找上门跟他们谈。”为了敲开有意见群众的家门,他有时要去上四五次。他的真诚打动了群众,群众也逐渐跟他掏心窝地说出了真心话。通过走访群众,他知道了群众心中的所思所盼,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什么时候感到工作难度大了,问题多了,就是接触群众少了,就是服务群众不到位。”这是董宝林多年总结出的经验。他常对村 “两委”班子成员说: “农村干部就是服务员,村民大事小情,找到我们了不能推脱,必须给百姓办事。”他上任后,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村民养鸡场受污染损失很大,他主动安抚村民情绪,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消除了多年的积怨;他自己拿钱给村里的困难户提供启动资金,鼓励他们创业致富;有位村民因交通事故车毁人亡,他第一时间安抚其家属,并在全村党员中开展募捐,积极协调银行减免买车时的贷款利息,帮助其家属渡过了难关;有对村民夫妻闹别扭,他一连几个晚上跑去调解;他东奔西走,多方联系,想方设法帮助村民就业……这一件件、一桩桩,芦庄子村的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为了让村集体尽快富起来,董宝林利用芦庄子村紧邻外环线的地理优势,提出了兴建物流配货市场的构想。全村干部群众都认可他的想法,但几十万元的启动资金从何而来?经过商讨,最后决定向群众集资。为了打消大伙儿的顾虑,董宝林拍了胸脯: “有我董宝林在,绝不会让大家受损失。”这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短短几个小时就筹集资金40多万元。望着这些钱,董宝林眼睛湿润了:这都是大伙儿多年积攒的过日子钱哪!带着乡亲们的信托和重托,他和班子成员全身心地扑在市场筹建中,在全村群众的支持下,能容纳100多家商户的配货市场很快建成。由于选项准确,市场很快形成了规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0万元。随后,他又凭借过人的眼光和胆识,采取筑巢引凤的办法建起了标准厂房,积极开展招商,吸引了一批企业到村办厂,在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几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自2007年以来,外环辅道、柳林风景区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在双港镇启动建设,从芦庄子村征地740亩,拆迁各类房屋10万平方米。董宝林认为绝对不能将这些款项吃干分净,要通过投资,用这笔钱解决大伙儿的长远利益。在他的带领下,芦庄子村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物流配货中心的建设和改造,使物流市场扩大到近5万平方米,每年为村集体增收三四百万元,解决本村200多人就业,同时带动了餐饮、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解决村级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他带领大伙儿在继续搞活物流的同时,又积极与邻村合作,投资建设高端物流配载中心,预计投入使用后年收入可达1000万元。

芦庄子发展了,董宝林和村班子成员要让群众享受到发展成果。为了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他率领村 “两委”班子成员,抢抓机遇,先后建设住宅楼2.6万平方米,已有260多户居民入住,受到村民的欢迎;投入50余万元修建了村里的篮球场、文化广场;村里的老人们每个月不仅能领到600余元的养老金,每年还能领到近千元的退休补助费;村里每年都投资开展文化建设,全村组织了京剧、篮球、乒乓球、足球、太极拳、秧歌、合唱团等群众性文体社团,成员140余人,董宝林也参加了京剧团,常与大家同台演出,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