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 吴宗毅

河西区是天津市的中心区之一,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17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81万。河西区现有二级医院4家,一级医院10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0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河西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改革力度,有效履行政府职责,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5年,河西区成为首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2008年,河西区率先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坚持以机构优化服务、百姓得到实惠为立足点,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打破“以药养医”机制,实行药品集中网上采购降低虚高药价,实施惠民行动降低百姓就医负担,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河西区领导、始终关注和支持基层中医药工作,把推进发展社区中医药特色服务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继河西区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区”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之后,又提出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的目标,并纳入河西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河西区注重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不断挖掘中医文化内涵,大力推进中医药特色服务进社区,目前,已在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置了中医科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中医师131人,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1.85%,中级及以上中医师75人,占中医师总数的57.25%。“简便验廉”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坚持政府主导,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河西区始终坚持将卫生和中医药事业纳入全区总体规划之中,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置于构建和谐河西的大局之中,把中医药事业与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一)强化政府主导,推进组织保障

在中医药发展中,河西区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将推进中医药特色卫生服务作为河西区“十二五”期间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创新性,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任组长,卫生局、经发局、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和各街道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河西区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单位实施方案》,将各项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实处,加大对中医推进社区工作的协调管理力度,为中医中药进社区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加大卫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河西区将卫生事业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近三年来,区级卫生财政共投入3.2亿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改扩建、标准化建设、设备更新等。政府出资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并将服务项目由18项增加到22项。三年来,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达7882万元。社区中医药服务经费做到专款专用,2011年投入180余万元实施社区“国医堂”中医特色诊区整体建设,传承经典中医优雅祥和的诊疗氛围,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整体诊疗水平,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三)建立监督机制,完善绩效考核

建立较为完善的卫生局和医疗机构两级绩效考核制度,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开展中医药服务、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等发挥中医药作用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目标。建立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考核结果直接与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工资及社区卫生工作经费挂钩,确保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有效落实和持续发展。

发挥中医优势,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河西区注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三级网络,建成以区中医医院为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为主体、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覆盖全区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丰富社区中医药服务内涵,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满足群众需求。

(一)抓好龙头,发挥中医医院指导作用

积极推动中医医院发展,注重发挥中医药在重点专科上的优势,加强重点专病项目建设,打造中医特色品牌。在基层中医服务方面,中医医院始终发挥培训基地和服务指导作用,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服务,积极参与社区“国医堂”和相关制度的建设,组织开展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活动,带动区域中医药技术的传承与规范。

(二)发挥优势,创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

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在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创建“国医堂”工作。中医科室集中设置,面积均在80平方米以上,装修体现中式风格,营造了古色古韵、特色浓郁的传统医学氛围。通过创建“国医堂”,形成了规范性的中医药发展走向,将“国医堂”和中医药文化结合到一起,贴近社区、贴近百姓,在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同时,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水平。“国医堂”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应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精髓和特色诊疗技术,拓展了中医药服务范围,降低了诊疗均次费用和药占比,充分发挥出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

(三)拓展服务,深化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实力的提升,按照中医药走入社区的要求,河西区逐步延伸中医服务,向社区卫生服务站派出中医大夫、配置适宜设备、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扩大社区中医宣教,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享受中医诊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目前,河西区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达到全区总数的40%,使“简便验廉”的社区中医特色,成为解决社区百姓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方式。

优化特色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

河西区坚持以发挥中医药特色和加强国粹文化建设为重点,在社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为社区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预防为主,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中医药作用

河西区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为载体,积极搭建中医预防保健平台,引入“治未病”理念,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疾病防控和社区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开展中医健教活动,社区机构主动下社区宣教,并结合开展“中医中药天津行”等主题活动宣传普及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及中医文化知识,指导社区居民开展防病保健和养生益寿活动,纠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011年共开展中医健康教育讲座56次,健康咨询活动64次,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61360份,受益人群达22335人。

(二)注重内涵建设,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上的优势

河西区以社区常见病为重点,以适宜技术应用为手段,不断突出内涵建设,认真挖掘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社区机构开展针灸、推拿、拔罐、敷贴、刮痧、熏蒸等多项中医诊疗项目。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适宜技术20余种,配置中医诊疗设备16种,今年1—10月,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人次达11.4万,比去年同期增长9.7%,其中中医门诊人次占总门诊人次31.2%,“国医堂”均次费用稳中有降,平均控制在120元左右,药占比有效控制在70%以下。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有效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受到了社区百姓的充分认可。

(三)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人才队伍专业水平

河西区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营造引人、育人、留人的良好氛围。一是人事招录政策向中医药人员倾斜,近三年来,共招录中医中药人员30人,其中硕士生7人,本科生22人,有效缓解了基层中医药人员不足和学历水平低的现状。二是完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制定《河西区卫生系统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全面开展中医类别医师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和 “西学中”活动。引导中医类别医师重温中医经典,激发临床类别医师学习运用中医药知识的能动性,普及中医药临床知识,扩大中医技术应用覆盖面。近三年来,共组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900学时以上,培训普及率达90%以上。三是积极选送新入职中医人员参加天津市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近三年来,共选送26名中医人员参加了培训,目前已有7人回归到社区岗位,为河西区中医人才队伍储备了后续力量。河西区在推进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中,借助中医药独特的文化氛围,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着力体现区域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作用,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启动河西区中医师承工作,建立名中医评选机制,定向培养中医骨干人才,为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在河西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