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泉州市流动人口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参保率不高

从泉州市经济结构来看,民营企业占很大比重,因此民营企业经济较为发达,其中流动人口在就业时,他们职业普遍集中在生产或者运输等领域[1],同时还涉及一定服务业或商业,而这些行业大多都是小微企业,有的企业出于对利益层面的考虑,不愿意为就业岗位中的流动人员缴纳一定养老保险,造成参保率不高。与此同时,来泉州进行务工的流动人口,他们往往文化水平偏低,并且没有较高的维权意识,因此他们在企业中经常处在比较弱势地位中。例如,一些之前已经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企业劳动者也不能直接申请缴纳,使得他们不能享有养老保险待遇。另外,当前泉州在养老保险方面的待遇给付相对较低,不能起到保障作用,比如,与江西或者四川地区流动人口相比,他们在泉州参加的有关养老保险一般会比户籍所在地享有相对较高的待遇,但如果和本地居民相比,他们领取的金额就比较少,致使流动人口以及本市人口产生较大差距,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作用发挥,不能起到平衡地区发展这一目的。

(二)转移手续繁琐

流动人口要想在泉州办理养老保险方面的异地转移手续,需要经历以下环节:其一,领取参保缴费凭证。对于流动人口来说,他们在办理手续时,需要在之前的社会保险有关办理机构来领取属于本人的参保缴费凭证,一方面该凭证包含一定个人信息,比如,参与保险的起始时间以及账号存额等,以此便于泉州养老保险工作人员掌握流动人口基本信息[2]。其二,办理转移手续。当流动人口领取完凭证后,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对有关机构提出申请,让养老保险实现转移,接着向所在企业以及单位提出有关续接社保要求,最后由办理单位进行统一办理。其三,处理资金转移。当提交完相关手续或者凭证后,还需要向个人账户存储一定资金,便于工作人员后续扣除养老保险费用。由此可见,转移流程不但繁琐,同时在转移接续时,还会遇到操作不规范相关现象,致使处理异地养老保险相对困难,增加了泉州市整体养老压力。

二、影响泉州市流动人口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关因素

(一)供职单位因素

上文也提到过,泉州民营经济较为活跃,因此国企数量比较少,一些私人小微企业在建设初期时,往往把重心放在对于企业推广上,通过降低运营成本达到增加企业收益目的[3]。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忽视养老保险,既没有形成健全的养老保障规程,同时也缺少对养老保险问题的有效关注。近几年,有更多流动人员纷纷加入中小企业,如果企业不能依据统一管理方式处理养老保险等有关问题,不仅影响重大政府法规实施,还会使得社会养老保险出现缺位,不能起到保障效果。另外,从企业用工管理情况看,存在某些不规范,造成流动人口保险面临着保障缺位。例如,有的企业采用议工议价或者口头协议这种方式,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仅让流动人口利益无法实现保障,还降低了参保率,不能在流动人口得到有效覆盖。

(二)政府监管因素

从社会养老保险情况来看,政府也起到很大作用,如果政府出现监管不足,将会降低养老保险效用。首先,参保流程操作出现失范。从现阶段泉州参保流程来看,很多都不够完善,例如,异地转移手续过于繁杂[4],不但需要流动人员获取凭证,还要进行电话咨询,提出相应的转移申请以及资金转移等。虽然有了上述提到的必经流程,但也有很多异地转移办理不成功的例子。当前流动人口在对异地转移进行办理时,泉州市有关部门设置了一定限制政策,例如,工作年限需要达到一定标准、转移年龄最高上限等,面对这些限制政策,一方面出现转移手续比较复杂,另一方面也致使一部分流动人口不能成功办理手续,导致他们养老保险续接相对困难。其次,不同城市对于养老保险有着不同的规定,其中泉州养老保险需要由经办机构对各个流动人员予以登记,并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便于日后养老保险待遇的有效支付。但各地区操作方法以及养老待遇不同,使得参保人信息或者缴费面临很大不同,有的流动人口曾经在户籍地已经交过养老保险,但他们在泉州却无法续交,而一些新缴纳过的职工,由于地区管理松散,造成记录出现错误,影响了他们正常缴纳养老保险。

三、泉州市流动人口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参保意愿

社会养老保险对于民众生活水平有着较大影响,所以,应该实施互惠治理方式,增强流动人口参保意愿,使其参与到养老保障活动中[5]。因此,为了让流动人口可以在主观意愿方面得到改善,必须强化政策宣传,例如,借助电视或者网站等相关宣传手段,实施养老保险宣传,这样通过宣传不但能健全居民对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的解释,让其了解参保登记以及缴费档次等一些基本知识,而且能深化对等级标准的详细讲解,从而解答居民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而引导其参与保险。在此期间,还应加强对典型的有效宣传,由于城市养老保险始终走在前列,并且城市居民对于养老保险认识程度更深,要远超过农村居民,所以,应该借助典型来传授经验,一方面能使城乡居民实现对养老保险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能对宣传氛围予以良好营造,强化居民参保以及缴费意识,推动城乡居民进行积极投保,提高参保热情。另外,还应发挥社区优势,由于社区属于流动人口居住最为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政府机构对流动人口进行引导的主要现场。因此,应借助社区资源以及优势,让养老保障资源可以在社区得到利用,这样既能对流动人口数据予以科学整合,还能增强养老保险整体覆盖率。

(二)健全保障制度

从泉州流动人口就业情况看,中小企业现已占据90%左右,但这些中小企业没有较高保险投保率,往往低于事业单位或者一些国有企业,但这也恰恰凸显了改善小企业投保的作用,只有做好中小企业相关养老保险工作,才能让流动人口的生活得到保障。首先,对泉州中小企业来说,应该增强他们参保积极性,也就需要为其创造相对良好的政策环境,并鼓励其创新,这样既能让中小企业拥有较高的竞争力,还能促进其企业目标得到实现[6],进而推行相关经营理念,形成品牌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泉州政府要以市场建设为基础,推行各类政策,并通过统一标准对各大国有企业乃至中小企业实施规范管理,一方面能对中小企业给予政策方面引导,让其专业化分工,确保购货以及销售更为专业化,改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在确定今后发展规划后,需要对市场目标予以明确,例如,了解流动人口真实的人力资源情况,并对其予以严格核算,推动企业进行良性发展。此外,为了让企业保险保障得到提高,应该以成本支出为着手点,只有让企业运营成本明显降低后,才能给流动人口带来社会养老保障。如今科技发展,也为电子商务带来便利条件,如果中小企业能够采用电子商务这一发展模式,不但能减少租金以及人力成本,还会使降低库存,以此让企业利益得到增加。所以,泉州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管理政策,让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实施营销,让其更为关注员工社会保障,提高员工养老方面的权益。

(三)优化服务流程

以往流动人口办理流程较为繁琐,因此在新时期,应该优化相关服务流程。首先,可以排除一些参保妨碍条件。之前流动人口在进行参保时,他们经常受一些条件约束,影响了参保率,所以,应该从有关法律内容出发,对其完善,从而让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得到公平性发展。在此期间,泉州劳务部门或者相关法律部门,可以依据泉州养老保险情况提出相应的指导性意见,这样既能促进养老保险有关制度更为完善,还能使其向绿色化发展,从而打破异地转移面临的壁垒政策。其次,还应该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建设,并为其提供比较合理的思路,例如,对于那些妨碍性的制度,可以直接取缔,不但能让流动人口对其产生较高认可度,还能增强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公信力,让养老保险制度得到高效实施。之前养老保险这项事业通常是由国家进行支持,但在新时期,养老保险事业逐步进入由政府进行主导以及企业进行促进这一联合发展时期,所以,行政部门需要顺势而为,优化服务流程[7]。

四、结语

如今社会开始进入老年化社会,其中泉州老龄化也愈加严重,正在逐步增长,在此期间,流动人口进行跨地区流动,不但引起了泉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同时养老保险服务也受到热议,尤其在泉州这一流动人口很高的城市,必须处理好养老保险以及流动人口关系,让农民需求以及权益得到满足,这样才能促进泉州发展,改善泉州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