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人员,为了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目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必须加强企业改革,切实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需要构建健全的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国企领导干部管理工作,需要明确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重点,然后根据国有企业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意识形态,构建健全的干部管理制度,进而有效彰显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优势和价值,保障国企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发展。同时,在新时期背景下,为更好满足党对于国企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要求,还需要通过构建健全的干部管理体系和制度,充分发挥出各项组织制度在国企领导干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主导优势,进而有效促进干部管理水平提升,保证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并且在构建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中,还需要交各项干部管理制度覆盖到干部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要求干部在工作过程中,结合相关工作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不断通过规章制度,实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发展,在调整和完善中,调动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国有企业在领导干部管理中正确面对各种各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需要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推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健全发展,必须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这也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重点。而且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来说,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过程中,要全面对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进行考察,并且还要全面了解企业领导干部的政治工作和党政工作情况,合理优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工作结构和能力,进而从源头上提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效率。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党建工作的相关要求,充分将政治标准摆在首位,有效构建成一支德才兼备、政治觉悟较高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工作队伍,进而实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健全发展。此外,在干部选拔与任用过程中,还要提高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视,选拔期间,加强对领导干部领导艺术、业务知识、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与培训,提升国企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进而更好发挥出国企领导干部对于治理企业的作用。

三、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意识较弱。在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逐渐呈现出来,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导致相关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国各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意识较弱,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对监督和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不会积极主动的去接受监督和管理工作。甚至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对他们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是对他们工作权威的一种挑衅和对他们工作权利的不尊重。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员工监督领导意识较弱。有些员工害怕向领导干部提出意见后会遭到工作上的报复。部分国企员工在提出工作意见后,上级的领导干部并没有采纳,这严重打消了员工提出意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国有企业员工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便开展监督管理工作,那么最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将会毫无意义。

(二)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在监督与管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中如果仅仅依靠凭证是不会产生任何效果的,为了提高监督管理质量和水平,国有企业各个部门要加强合作。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制度过于落后,这很难满足国有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求。首先,不能有效的保障监督的权益[1]。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持利益的均衡性,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但是在实际监督和管理中监督主体的监督权利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部分监督主体在实际监督工作中经常会受到监督对象的排斥、挤压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监督机构不够完善,监督工作过于随意。部分国有企业的监督机构仅仅是一个摆设,监督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和意义。一旦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之间会相互推诿,最终导致问题无法有效解决。最后,同级的监督机构之间存在着偏软的情况,部分监督机构不敢管国有企业的重要领导人员。

四、加强国企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不断增强监督意识,提高认识。在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工作中,要基于国有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大格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必须改变以往的工作观念,增强监督意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2]。无论是被监督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还是监督主体都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到监督和管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对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自身的监督意识,真正贯彻和落实监督和管理的权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积极履行自身工作职能,承担工作义务。在实际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不故意找问题,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充分发挥积极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稳定运行。

(二)有效整合监督的力量,建立完善的监督网。国有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网络,保证企业内部监督主体和外部的监督主体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进而实现有效整合监督力量的目标,督促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积极履行工作职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在我国国有企业发展中,党组织是重要力量,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领导干部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监督制度。为此,党组织要积极召开思想公台报告会议、民主生活会议等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行使自身的监督权力。另一方面,要解放监督机构的权利。国有企业要为员工树立勇于面对领导管理问题的勇气和信心[3]。纪检部门则要勇于执行监督和管理工作,积极解决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监督职能。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利用网络来监督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生活,利用匿名举报和有奖举报的方式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监督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有企业也可以建立完善的全民监督制度,保证群众的监督权利可以顺利实现。

(三)全面贯彻和落实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我们在监督和管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过程中也要保持持续进行,为了保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国有企业需要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建立科学的、长效的监督模式,加强举报制度的建设[4]。在监督制度的落实中,举报是一种最直接的监督方式,因此国有企业要做好举报者的保密和权益维护工作,让举报者感受到举报居于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且有效性较高。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感受到举报带来的压力,促使领导干部廉政为公。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展示领导干部涉及的财务权利和相关权利的行使情况,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和群众间的联合监督与管理,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权利暴露在阳光下,阻碍领导干部暗箱操作的顺利实施,促使领导干部树立廉政、严谨的工作态度。

(四)加强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实践证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直接决定着其人格的形成,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加强社会环境的建设,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受到自身道德缺陷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5]。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法治建设不完善,相关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为了有效解决问题,促使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我国相关部门要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体系,完善各种监督制度,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有效的解决国企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规范国企领导干部的人格。

(五)深化国企领导干部制度改革。为了提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工作质量和效果,必须深化国企领导干部制度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6]。国有企业干部制度改革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多个工作环节。深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可以有效的梳理和串联各个工作环节,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工作行为,保证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五、结语

国有企业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社会服务水平。为此,国有企业要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为领导干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