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寅颖

(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汉语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对外教学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最早的教学形式可能就是一对一的个别教学。早在隋唐时期,大批的遣隋使和遣唐使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汉文化,使得汉语教学成为当时国际交流的第一需要。

一、个别教学模式的产生

个别教学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孔子首倡“因材施教”,《论语》“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就反映出典型的个别教学模式:四大弟子陈述各自的治国方略,每讲一个,孔子就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还不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获得“教学相长”。[1]

目前所谓的“个别教学”是从教学形式上定义的,具体可分成两种情况:“个别辅导”和“个别授课”。前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通常无需为学生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难点答疑解惑或依据情景进行操练。后者是有计划有组织地给单个学生授课,它是游离于课堂教学形式之外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个别授课”是最小形式的课堂教学。因此所谓的“个别教学”主要是指“个别授课”。

时下,世界各国纷纷掀起“汉语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的教学事业如火如荼地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众多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大批海外商务人员也涌入中国。这些人大多有学习汉语的需要,而且迫切希望尽快掌握以适应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但是由于受到时间地点限制,以及个体学习背景和能力的差异,他们不可能进入课堂进行常规的汉语学习,大多会选择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因为以上种种问题在普通课堂教学中无法兼顾,而个别教学恰恰可以随机应变,所以课堂之外的一对一个别教学,在整个汉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韩国在华公司职员

韩国是中国的近邻,从古至今两国都有很深的因缘关系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古时的遣唐使对韩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汉文化圈的成员,两个国家存在很多的共性,儒家思想在韩国广泛传播,科举、行政制度效仿中国建立。时至今日,中韩两国的交流和合作广泛开展,众多韩国企业长期与中国合作,进行形式多样的贸易投资。每年韩国都会派出大批的本国职员来中国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工作。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使得汉语成为他们迫切需要掌握的语言。

韩国在华公司职员学习汉语有其特殊性。[2]

1.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前知识结构完备。

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民族,能够被派到中国工作的员工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公司骨干。来华前,他们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学习自觉性高,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因此在学习汉语时他们善于总结,能运用有效和理性的学习方法掌握汉语,进行交际。

2.韩国公司派驻到中国的职员一般都是中年人,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

在这样的年龄群体中,“语言习得关键期”[3]早已结束,自然习得汉语已经不可能;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事物的成熟认知,使他们极易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形成汉语学习的障碍。但是由于同属汉语文化圈,中韩文化的众多共同点,使文化差异减小,对他们学习汉语有一定的帮助。

3.学习时间零散,精力有限。

韩国公司职员绝大多数不脱产学习,他们利用工作之余进修汉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都受限制。临时性的出差和旅行会使教学被迫中断,教学的系统性难以保障。

4.出于工作或生活的需要,韩国公司职员学习汉语的压力普遍比较小,一般都具有针对性。

他们不需要参加各种汉语水平考试,由自己决定学习内容,以及想要达到的水平。经过学习,他们能在华顺利开展业务,与中国客户或者员工有效沟通。如果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他们就满足了。

三、个别教学在韩国在华公司职员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以班级为单位的规范化的学校教育来说,汉语外语教学,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由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分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使汉语语言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输入给学生。而上述韩国在华公司职员学习汉语特点的特殊性,决定了汉语教学对他们来说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具体的操作都要比普通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这就对对外汉语教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要求和挑战,也使教学工作更具创新性和开拓性。

1.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不同于集体的课堂教学,因此师生之间要尽快相互适应,建立合理的“学习-交流”模式。

教师在个别教学过程中是“主持人”,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习。韩国在华公司职员会说的汉语不多,但是他们的生活阅历、智力水平、思想认识与单纯的留学生不一样,他们不习惯于小学生式的“看图识字”,以及做简单重复的课后练习题,他们希望更理性地依据一定的规则学习汉语,更乐于了解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更希望知道中国人的想法,也更愿意介绍、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需求使得交流成为无法避免的教学因素,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切不可取,互动式教学法在个别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4]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提出话题诱导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对外汉语教师在个别教学中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者,教学前要对学生的大体心理特征有所把握,对学生所在的公司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韩国在华公司职员都不是单纯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工作,汉语教师首先应考虑学生的身份、地位与从事的工作,把握其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对学生所在公司背景知识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知道得越多,亲和力越强,学生的共同感也越强,在教学时,师生才能更好地沟通,学习气氛才会更加活跃。

2.教材的选用。

作为汉语个别教学对象的韩国在华公司职员,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和动机都不同于在规范化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因而对学习内容的要求会表现出一些特异性。他们学习汉语主要是为了和中国人打交道,对学习的内容偏重于管理、洽谈、应酬等,希望用汉语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因此他们更愿意接触经贸汉语。

属于汉语文化圈的韩国人对汉字非常熟悉,韩国在华公司职员大多接触过简单的汉字,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对汉字的需求明显小于听、说,因此教学中突出交际功能尤为重要。由于他们在中国工作,因此迫切希望学到的汉语能够即学即用,但是作为一个有很强自尊心的民族,韩国在华公司职员在学会一句汉语以后,常常担心自己说得不好、不对,担心周围的中国人听不懂。所以他们希望能与老师进行直接对话、交流,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而不是死板地听老师授课。能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是他们最终的学习目的。

上述需求需要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交际功能性强的汉语教材,或者以原教材为基础,通过调整次序,根据学生的目的和要求对现行教材增补、删换、拼合,将凌乱的语言知识整合成系统,设计出灵活多样、切合实际、贴近生活和工作的教学内容。同时抓住交际功能创造情境,让学生富有变化地使用多种句式和表达方式。在教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地将交际功能性融入到教学中。

四、结语

一对一的个别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林伯英先生曾总结了此种教学模式的五大优点:[5]1.弥补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2.满足学生之学习意愿与需求;3.课程设计富有弹性;4.容易掌握学生之学习情况;5.教学成效直接而显着。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个别教学模式并非十全十美,与课堂教学相比,它也有明显的缺陷:1.单位时间内教授的内容一定,信息量弱;2.难以营造活泼、竞争的气氛;3.教学手段单调,容易产生教学双方的疲劳感;4.教学内容和教学量难以控制。在面对个别教学模式优缺点的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教学对象。

综上所述,在教授韩国在华公司职员汉语时,教师应深入研究韩国在华公司职员的学习特点,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一对一个别教学模式的优点,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吴仁甫.对外汉语一对一个别教授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魏英丽.韩国在华公司职员汉语教学特点分析[J].现代语文,2006,11.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5]林伯英.个别教学法与华语文教学.第三届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教学与应用篇.台湾台北: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