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峰

摘要:公共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主阵地,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馆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同时,也对文化馆在新时期的建设、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阐述了新时期文化馆的职能定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文化馆的创新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公共文化馆;职能定位;创新发展

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与修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馆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同时,也对文化馆在新时期的建设、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我国文化馆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的文化馆职能定位与新时期人们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如何创新发展成为当前文化馆突出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地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为新期文化馆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新时期文化馆的功能定位问题

文化馆与同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等存在一定的差别。作为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等在公共服务形态、内容、方式等方面相对比较固定,有着自身比较突出、明确的功能定位。相比较而言,公共文化馆在公共服务内容方面更为丰富、多元,服务方式也更为灵活,但在功能定位上相对较为模糊,原则上只要是能够服务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公共文化馆的服务范畴,这使得公共文化馆的功能定位客观上存在一定难度。

从我国公共文化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来看,由于在功能定位上的模糊,相较于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社会影响力并不突出,这与其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不匹配。长期以来,公共文化馆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抵就是从事“唱唱跳跳”的文化机构,服务观念落后、服务职能范围不清、服务能力不强、服务层次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文化馆社会职能的发挥。总体上来说,公共文化馆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当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不相适应,亟待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此外,随着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迫切需要文化馆的公共服务根据新形势的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以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文化需求。

2.新时期公共文化馆的创新发展

2.1公共文化馆服务观念的更新

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共文化馆,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尤其是在服务观念、服务意识方面,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要求。因此,新时期公共文化馆要进行转型升级,首先要在服务观念方面进行更新,增强服务意识。创新的服务观念,应是以“以人为本“、“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为核心的观念更新,公共文化馆应精准把握时代背景下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为人民服务”,还要服务到位,尽一切可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食粮,将“大众服务”与“个性服务”相结合,拓展公共文化馆的服务空间、渠道,以实现公共文化馆的创新发展。

2.2公共文化馆服务方式的创新

“唱唱跳跳”是公共文化馆的一个传统特点,实践证明也是一种有效的基层文化服务方式。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种相对单一的、注重表面的以大型文化活动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在吸引公众注意力方面日趋乏力,服务方式的创新对于公共文化馆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

群众工作对象是普遍的、共性的,而工作内容又往往是特殊的、个性的,相应的工作方法应当是普遍中求特殊,共性中求个性,应改变那种单一的以大型文化活动为主导的旧方式,代之以重视人们的内心需要和现实需要的实用、多样、小型活动为主的新方式,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在此方面,“互联网+”为公共文化馆的服务方式创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文化馆服务,突破了传统服务方式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制约,且契合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行为习惯,使公共文化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基层培训功能、文化创作指导功能以及综合平台功能等得到了强化,结合线下传统服务模式,能够产生“1+1>2”的效果。

2.3公共文化馆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

公共文化馆实行免费开放,深刻改变了公共文化馆的建设运营环境和发展模式,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运营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因此,公共文化馆进行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公共文化馆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要在硬件、软件方面不断增强,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但仅仅依靠文化馆自身的力量,或是政府的政策扶持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将社会力量纳入公共文化馆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中来。因此,公共文化馆应创新运营管理模式,以公共文化馆为基础、核心,引入优质的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着力提升公共文化馆文化服务能力。公共文化馆可以把举办公益文化活动与社会力量宣传推介结合起来,通过买断文化活动冠名权、合资合作开发文化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等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企业品牌、提高知名度,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徉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文化馆的决策、建设、管理与服务,营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3.结束语

对于任何领域来说,创新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馆有着独特的历史优势、品牌优势以及服务网络优势,但在时代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公共文化馆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补足短板,必须要在服务观念、服务方式以及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加强创新、革新,只有如此,才能在新时期担负起党和国家所赋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姜曦,陈墨.现代文化馆转型与创新的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0(02):66-67.

[2]马玉洁.新时期文化馆创新发展方向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19(14):50-51.

[3]吴世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文化馆的转型与升级[J].文化学刊,2018(0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