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 马琳琳

语文学科肩负着积淀文化、承载历史的使命,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工具,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开放性、实践性,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困囿于书本,过于强调知识性,而忽视了人文性,学生的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缺失,致使学生的想象力贫乏,语文课也变得枯燥乏味,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发挥语文所具有的重要的审美功能,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随着后“新课改”时代的到来,审美教育的地位日渐凸显,教师须从审美教育入手,改变当前语文低效、无效教学的现状。

一、当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在探索、变革中不断前行,审美教育研究也日益细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但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审美教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轻视,急功近利式的教学,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选择“针对性”教学,原本唯美的文学作品被肢解成各种“考点”,知识点被程式化、标准化、公式化,审美教育在夹缝中蜗行。

1.指导思想有失偏颇,审美教育方向迷失。语文教学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泥潭,过于强调工具性,人文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庸品,在追求功利性的同时,本应充满人性之美的文学佳作被“疱丁解牛”,审美教育也成为镜花水月,变得枯燥乏味,毫无乐趣。

2.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意识的急剧膨胀,教师谋求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课件、白板、师生对话、小组讨论……在课堂热闹的背后,则是被忽视的审美教育。

3.学生缺少话语权。教师放不下“师威”的架子,强行将学生思维拉至“正常轨道”,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从于自己的思维,学生言听计从,没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审美被边缘化。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策略的探究

1.提高学生感受、鉴赏、理解、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源于美的素养储备、美的熏陶、美的训练,是心智发展的统一,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1)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感受文本中的文字、语句,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如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从恳切优美的文字中带给我们很多人生感悟,“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地坛公园作为作者残疾后较长一段时间活动的场所,在“沉静”中感悟人生之艰难,感受“时间”的流逝,也表现出作者不逃避,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的坚强意志。

(2)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审美鉴赏是自我对审美对象的解读与体会,是融入理解、表象与情感的过程。通过想象,对审美对象进行创造,将审美提升至一个新的境界。教师要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积累,引领学生多观察,多参加一些文化活动,让他们的描述如同身临其境,想象更为丰富,对文本的理解更为准确。如参加本地的荷花节,漫步荷田道、品荷花神韵、沐自然风景等感受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3)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审美中,形象与理性总是相互影响的,形象会点缀理性、理性会蕴含于形象中,让欣赏者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如从王熙凤的珠宝集于一身的妆扮,暗示其贪婪与俗气,从“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中表现出她外表美丽、性格泼辣。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认识的肤浅,使其对美缺乏正确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模仿中走出来,将审美愿望提升为审美创造,学会抒发健康美的情感,学会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达,学会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使材料和情感相得益彰。

2.让学生在分析文本中接受美的熏陶。苏教版高中语文所选文章或语言隽永,或情感真挚,或思想深刻,给阅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教师要引领学生分析文本中的自然、社会、思想、语言、结构、意境之美,接受美的熏陶。

(1)在品词赏句中欣赏语言美。优美的语言文字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体悟情感之美。如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用“泻”而不用“淌”,写出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着很强的动感。“薄薄的青雾浮”中“浮”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动感。

(2)在阅读课文中领略文章的意境美。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动画、配乐朗诵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阅读作品中进入文本的意境,领悟其中的意境之美。如在苏轼笔下的《赤壁赋》中,清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在这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

(3)在品味中感受艺术美。文学作品具有风格之美,或雄浑,或古朴,或淡雅,或清新,或豪壮,也有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教师要充分挖掘作品的艺术美,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呼唤审美教育,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开展对审美的探究,将审美带入学生的视野,融于他们的学习之中,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绽放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