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需重视教学情境的运用,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在论述教学情境内涵基础上,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教学模式来启发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教学情境,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教学情境;运用策略

【作者简介】王晶晶,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庆坪学区。

对于英语课程而言,由于受语言习惯的影响,小学生自觉表达英语相对较难。小学英语教师可结合情境教学模式以巧妙运用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教学情境中,体验表达英语的乐趣。

一、教学情境概述

1.教学情境之学生主体。教师构建教学情境,要以学生为中心去设计情境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情境之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都蕴含着编者的意图及特定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侧重于知识的直接描述或梳理,理论性及逻辑结构较强,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通过通俗有趣的方式运用教学情景,学生会更乐于接受。

3.教学情境之教学活动。教师要学会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结合多元的教学方法,丰富情境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在轻松的教学情境中能多动手多表达以实践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快乐体验。

二、教学情境的运用方法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口语课堂。在过往开展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开展教学,认为教师是教学中的绝对权威,学生只能服从。在推动新课改的道路上,小学英语教师要学会利用“人本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在开展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积极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让小学生以讲英语为乐,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单一枯燥的教学情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小学英语教师要学会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例如,小学英语教师通过构建趣味情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教学。小学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特征,借助教学道具、肢体语言、夸张表情等构建有趣的教学情景,使课堂教学能声音、图文、情感并茂,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小学英语《Myhome》时,教师在备课前,可以先准备一张家里的图片及附上相关的英语单词作为教学道具,并下载一些纯音乐。课中,教师要结合图片积极鼓励小学生看图发言,介绍“Myhome”,且在学生表达时播放轻音乐营造演讲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我就是课堂的主角,积极融入到语境中去尝试英语口语,体验表达英语的乐趣。

再如,教师可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情境开展口语教学。利用,在在讲解小学英语《Atthezoo》时,教师可以课前把教室进行简单布置,放置一些动物的图片及英语标识,把教室成按现实情景模拟成一个小动物园。课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实践经验尝试用英语表达到动物园的所见所感,或在教师的引导与提问下,学生回答动物的英语单词,或对该动物进行英语简介。多样化的教学情景能快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情景中能主动大胆地尝试表达英语,切实提高英语表达水平。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安排让学生把今天的英语表达内容复述给父母,并写成英语作文以进行学习巩固。

3.配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情境。教师如果直接单一地把知识进行传递,小学生容易出现抗拒心理。构建教学情境,教师需积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

例如,师生互动的形式可以运用在小学英语《Atthezoo》的内容中。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有节奏“鼓掌”的方式,让学生用“one、two...”等数一数动物园里的动物,以节奏式的掌声聚集学生的注意力及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能在轻松欢快的教学情境下主动开口说英语。

再如,在讲解小学英语《Myhome》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对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进行扮演,然后让其中一位成员用英语对角色进行介绍,让学生在教学情景中切实体验到讲英语的乐趣,享受会说单词,会用句子的成就感。

三、结束语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场所,是学生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小学英语教师要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深入地研究教材,结合教学目标用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大胆进行课程改革,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景,同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到表达英语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曾科峰.巧妙创设说话情境,促进小学英语口语教学[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12).

[2]张晓晓.巧妙进行情境创设促进小学英语口语教学[J].吉林教育, 2015(1):73-73.

[3]陆欢.巧妙创设情境,促进小学英语口语教学[J].新课程导学, 2014(18).

[4]裘玉杰.巧妙进行情境创设,促进小学英语口语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