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把阅读当作负累、阅读课堂倦怠参与度不高、为了读而读、缺少阅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对阅读材料本身不感兴趣等阅读动机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学习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后,通过课例摸索《新课标》中课程理念的实施。探索性地实践了在高中阶段通过激发英语阅读动机的若干方法,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达成课程目标的构想。笔者通过阅读前创设期待,阅读中激发阅读欲望补充学生期待的背景知识,构建课内外联系,完善学生图式;阅读活动中呈现阅读真实目的,把阅读还原成生活、娱乐、交流的需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动力;在活动环节中构建支架,让学生体验阅读成就感;从而逐步在教学中深化内化《新课标》基本理念,探索通过阅读动机的激发,促进阅读效果的调高进而提高《新课标》引领下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阅读;激发阅读动机;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高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现状分析:基础教育阶段,尽管新课程推行已经多年,但不乏阅读教学观依然陈旧——阅读,语言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很多教师仍然是为应试而开展教学。同时笔者通过听课也发现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迫于高考压力,英语教师的教学重语法、应试;轻阅读兴趣培养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忽视阅读习惯培养与英语阅读氛围的创设。而这种应试教育不仅违背了《新课标》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的基本理念,更容易对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学中屡有这样的现象课前学生提不起兴趣预习、课堂上学生懈怠、阅读材料剖析停留在浅层信息寻找,学生疲于查询信息而不能就该话题展开相应思维层次的深入思考与语言建构。

《新课标》中规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而其中语言能力(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它的提升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不难看出,“读”作为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出发,阅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收性技能,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及获取信息的过程。因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成了转变被动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阅读动机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学生要有阅读的欲望、阅读的动力、阅读的需求;第二,学生在阅读中应该能够体验快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第三,学生应该能够积极参加阅读教学活动,课外能够主动获取资源、开展自我阅读,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具有阅读主动性和自主性;第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努力不能是暂时的,应该表现出持久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做出持久的努力。(王笃勤 2012)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为作业或应试而做的阅读训练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而不是出于对阅读材料本身的兴趣,那幺,阅读也就自然属于工具型阅读。但是就阅读而言,还有一种就是欣赏型动机(袁永芳2003)阅读动机不同阅读效果和所需要的内部动机程度也不同。低层次阅读更多停留在表面细节和事实的理解,而非更高层次的信息加工类的主旨大意、文章逻辑推进、写作意图。高层次阅读更需要内部动机(Alderson 2000)欣赏型阅读动机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要高于工具型阅读动机。

这是一篇说明文《现代英语之路》’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 在教学环节前笔者了解到学生的对此类说明文阅读动机不强、阅读习惯停留在根据时间顺序填出相关年代大事件这样的细节信息寻找上,而对阅读内容本身缺乏阅读欲望。阅读基础较弱和相关背景知识了解的十分少,已有图式构架的并不完善。因此在设计上笔者通过以下教学活动设计,探索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内驱力的策略。

1.还原阅读真实的目的。阅读目的因人而异,而学生为什幺要阅读,目的究竟何在?是对阅读内容感兴趣还是,只是为了完成学业或期待阅读能力提高而不得不读?如果是后者,即为我们前面提到的工具型目的的学生,当其学习回报不能与其投入成正比增长时,便会失去唯一的学习动机、放弃学习。而现实生活中,阅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工作、交流和自我发展的必需手段。那幺教学是否可以尝试还原阅读真实目的,转变一直以来以阅读能力提高为导向的思路呢?《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

而其中语言能力(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它的提升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

提升阅读愉悦感。当英文讲解员全程体验英文讲解令学生感到新鲜、好奇、向往,因此阅读变成了获取信息的工具而非目的,阅读中关键信息的掌握变成了一种想要完成工作而必需的知识储备而非死记硬背的知识条目。这种阅读由learn to read 到read to learn的转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3. 创设阅读期待。Warming up 环节中变换阅读媒体——视频阅读后提取关键信息代替阅读教材中相关信息后让学生根据试听阅读材料,介绍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不同,弥补学生图式不足的同时带来感官愉悦,体验多元化阅读乐趣,提高阅读欲望。之后,设计问题What causes the differences in English——the language? 创设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对相对枯燥的说明文的阅读欲望。

4. 选择适当的补充阅读材料。仅有的教材所提供的素材不能满足《新课标》中倡导的学生素养培养的需要,教师就应当以学生的兴趣和图式为基础,适当根据阅读目的调整、增加,整合阅读材料。课文中British settlers moved to Australia. Some British were taken to America. 通过提请学生注意比较上下两句中主语与动词的细微异同,顺势提问Actually who in British were taken to America? Why they were taken not moved to America? 这些问题在学生初步了解相关话题的基础上提出,与阅读内容紧密相关又适合学生思维发展层次且具有一定挑战性。有了前面话题内容的铺垫,学生积极地去课文中寻找线索,当“无功而返”未找到相应答案时,信息差便水到渠成的建立成功,适时地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阅读欲望。此时再运用多媒体呈现整合后的课外阅读材料如下。

There were several factors.

First,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ok place in Britain. Many traditional workers were replaced by machines. High unemployment led to high crime rates. Poor people were often jailed for stealing robbing and so on. Prisons were overcrowded.

At that time, European enlightenment thought was strong, and bega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humanity. The British government would rather put the minor criminals into prison than seek severe punishment.

Many of the earliest British prisoners were sent to America to explore the wasteland.

Then the discovery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ritain found that sending prisoners to distant Australia was both an solution of the overcrowded prisons and a humanitarian act. Prisoners can hardly return to Britain to commit crimes again, and a large number of manpower are expanding to Australia’s new world.

既保证材料与文本具有一定的未知性、新鲜感,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又满足了学生的被吊得十足“胃口”,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的阅读,自觉主动地完善学生对相关话题的图式。除此之外,鼓励学生课后对相关线索及感兴趣的材料查阅,培养良好、持久的阅读习惯,形成每个学生乐于读书积极自我发展的阅读文化。

5.搭建支架、让学生体验“悦读”。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投入的回报,笔者遵循“体验成功”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搭建了图式、技能、与策略结合起来的框架。设计让学生了解背景完善学生信息图式,积极构建支架减轻学生学习焦虑和畏难情绪;把看似无法激发学生热情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博物馆英文讲解员”变为可操作的愉悦体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tep 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各阶段语言发展概况;

Step 2.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分组选定一个阶段制作提示卡片;

Step 3. 为学生提供提示卡片样本,组织学生分析关键信息的提取与缩写符号的运用;

Step 4. 每个组根据样本修改完善提示卡片,准备讲解;

Step 5. 班内展示,评选最佳讲解员。

信息提示卡样例如下:

为了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享受阅读的快乐而不是只回答一系列模式化的问题“为了读而读”把阅读当作负担,笔者在角色表演小组活动中,设计了让其余组员配合做游客,适时提问。试图让情景更为逼真生动。

搭建支架如下:

因为活动设计考虑到了学生学习风格的多元及思维层次的不同,所以学生积极踊跃,课堂参与度高,阅读态度投入、主动。此举课堂反应热烈,让枯燥无味的说明文阅读课堂生动活泼起来。

激发阅读动机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不同的学生阅读兴趣可能迥异。如果学生对阅读材料缺乏兴趣,没有阅读欲望,把阅读当作不得不做的任务来完成何谈阅读理解效果提升。影响阅读的动机不胜枚举,而阅读教学设计是影响阅读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王笃勤2012)因此教师在整合阅读材料时要对学情有必要的了解,分析学生兴趣、认知风格、知识储备及语言水平差异又要考虑到在此基础上活动设计的多元、层次分明,具有合作性。活动环节中支架的搭建,必须满足学生不同阅读动因,既包括工具型又包括欣赏型的动机,为学生体验阅读真实目的,生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成功、愉悦的阅读体验做好铺垫。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能让英语阅读真正地成为“乐读”并能不断探索,形成一套自己的能真正激发并维持学生阅读动机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