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输入、输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处理好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关系,有效利用各种输入输出活动,能够切实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言输入;语言输出;活动;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赵洁,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和Swain的输出假说理论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一些教师对输入输出理论认识不足,设置的输入输出活动不平衡,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以输入输出理论为依据,分析语言输入输出活动中的不平衡现象,并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二、理论基础

Krashen(1982)指出,接受可理解的输入是人们获得语言的唯一途径。所谓可理解性的输入,就是指学习者所输入的语言材料要略高于学生现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假设学习者现有的第二语言水平是“i”,那幺“1”就是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的适当内容。当学习者有了足够量的i+1的输入,才可能习得它。这类似于人们常说的“跳一跳,摘个桃”。

Swai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在语言习得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它还不足以使学习者充分发展其二语习得水平。1985年,Swai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输出理论。语言输出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输出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并内化目标语知识,从而把可理解性输入转化为有效的输出。此外,Hammer(1983)提出了“平衡活动法”,指出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输入、吸收和输出这三个环节。

三、初中英语课堂语言输入、输出活动现状分析

1. 重输入,轻输出。从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仍有一些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师认为现行教材信息量大,只有通过大量的知识点讲解,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显然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2. 重输出,轻输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广泛应用,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还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语言输入,就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这种课堂教学气氛看起来生动活泼,实际上学生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输出。学生在进行语言输出时,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交际难以进行。

3. 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不相关。在一些课堂上,看似教师注意到了平衡输入、输出活动的重要性,在语言输入后也采取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但是活动的目的性不明确,学生输出的语言与本节课的语言输入并没有联系,甚至个别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结果教师只好替学生说出答案。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很显然,只有通过设置相关的语言输入、输出活动,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四、输入、输出并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阶段正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如何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哑巴英语现象迫在眉睫。通过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教师首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长期以来,教材被教师认为是“圣经”或“法宝”,教师不假思索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活动全部呈现在课堂中。语言的输入必须具备可理解性,同时满足“i+1”,即学习者所输入的语言材料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要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增添或删减,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的设置要难易适中,太难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太容易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丰富语言输入,促进语言内化。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首先,学生需要通过感知大量的语言材料进行语言输入。然后,教师要将输入的语言内容和各种活动相结合,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理解,将其内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最后,在新的交际情景中,学生能够调动大脑中所存储的语言知识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电影片段、新闻、录音等多种途径增加语言的输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语言输入与输出并举,提高教学质量。语言的输出是输入和内化的结果。只有对输入语言材料的充分理解,学生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因此,教师要设置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的输出活动,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设置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贴近真实生活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达到运用和巩固语言知识的目的。

五、结语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输入、吸收、输出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语言输入、输入活动贯穿始终,不能顾此失彼。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多语言输出的机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198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