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琼

学生常常写错字、别字,除了粗心大意,不认真对待字形外,主要是受到其他汉字字形的影响。例如学生在写“武”字时,常会想到“我、找、或、成、栽”这些字的那一笔长钩上都有一撇,再看自己写的“武”字没有那一撇,好像缺了点什幺,于是就再添上一撇,又或者是因为写惯了“我、找、或、成、栽”这些字,钩完后顺手再来一撇。

学生书写时常出现错字、别字有多种原因,但与掌握汉字常识的情况有很大关系。倘若让他们多了解一些汉字造字方面的知识,就有可能减少错字、别字的出现了。在学生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后,我很重视给学生讲一讲汉字的相关知识,即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也就是它的构字理据——字理。许多优秀教师的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具有“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那幺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才会是在朗读“一首优美的诗”,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学习汉字就像讲故事一般有趣。

如学习“武”字时,告诉学生“武”是由“戈”和“止”组合而成的,“戈”是指武器,“止”是指脚,表示行动,“戈”在行动就是动“武”了。“武”字中的“戈”部首那一撇已经移到了头上写作“一”了,所以”武”字不应再加一撇。学生在了解了这个字的构字理据后,再写“武”字时,就不会在钩上再加一撇了。又如学习“步”字,告诉学生“步”是用前后两只脚表示步行的意思。小篆的“步”,左脚右脚一前一后;楷书的“步”,下半边是小篆里的“止”演变而来的,右边只有一笔,并不是一点又一撇。再如“拜”字,左边是手,右边是禾苗的象形,合起来表示手拿禾苗跪拜田地,祈求丰年,引申义为跪拜。也可以理解为:由双手加一字构成,表示“双手拜了一次又一次”。这样讲解过后,学生再写“拜”字右边时就不会少写一横了。

实践证明:学生对汉字的常识了解得越多,他们写错字、别字的几率就越少。

心理学研究认为,处于母语环境中的小学生,对于母语的学习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是有着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积淀的,这是学习语言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越来越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渴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发现,哪怕只是一句赞美的话语,也会让他们信心倍增。识字教学如能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利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条件,把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实习老师在教学五年级《跳水》一课时,课文里有个词语“龇牙咧嘴”,其中“龇”是个生字,这位老师教学生字时以“读”为主,让学生查查字典了解大概意思即止。期中检测时,有道题是“读拼音,写汉字”:“zi ya lie zui”有很多学生不会写“龇”字,但也有部分学生凭借着平时积累的字理知识基础,领会汉字结构与意义间的联系,正确地写出了“龇”字,并很高兴地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当时快乐的瞬间。如一位学生写:“考试开始,做第一题的时候,我就犯难了,‘龇牙咧嘴的‘龇字怎幺写?我绞尽脑汁想呀想,过了一会儿,我突然想到这个字会不会和牙齿有关?再加上‘龇是形声字,我灵光一闪,写下了这个字,还真对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另一位学生写:“在研究‘龇牙咧嘴的‘龇字怎幺写时,我想‘龇字一定有一个‘此字旁,可是另一个部首是什幺呢?‘龇字前面应该有个‘口字吧,因为这个词语与嘴巴有关,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龇字应该与‘牙有关。考完试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还真理解对了。语文老师真是功不可没,如果不是她教我们字理识字的方法,恐怕我就写不出来了。”

另外,学生在学“援”字等类似的汉字时,常把右边部首写成“爱”字,老师在教学时要告诉学生:援,手表意,爰表声兼表意,是帮助,引用的意思。爱,爪,又都是手,两手共引一“干”,“干”是一种有插的器具(简笔画演示),所以“爰”有“提、引、改、助”等义。之后,在默写、听写该字时,全班45个学生无一人写错,大家都很高兴。

在识字教学中,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就是汉字的字理。掌握了字理知识会形成真正的识字能力。形声字占全部汉字的百分之八十三以上,可以说,学好了形声字就是学好了绝大部分的汉字,而学好形声字的关键是掌握它的形旁,掌握了同类的一个形旁就能联系起同类的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汉字。

字理,识字教学的根本,只有依据字理进行析解和识字,才能真正地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只有提高了识字的“质”,才能少写或不写错字、别字,真正提高汉字的“量”。

(责编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