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钦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巧设趣味问题,激发问题意识;布置学习任务,增强问题意识;进行思维训练,巩固问题意识。

【关键词】初中课堂 历史学科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5-0123-02

问题意识是人们对事物存在问题做出的能动性、探索性和前瞻性反应。人们产生问题意识,暗示着其开始思考。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强调对历史信息的准确记忆和对史料的科学解读,要求学生面对历史问题时,能够从具体史料出发,结合经验教训,遵循对立统一、矛盾转换、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等辩证思路进行分析解读,即具备正确的历史意识。由此可见,问题意识是学生正确解读和分析史料的重要思维准备和心理品质。但在传统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式教学法,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实现自主探究、主动思考,无法树立问题意识。为改善这一状况,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整体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一、巧设趣味问题,激发问题意识

初中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使其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与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兴趣是吸引和激励学生勤于思考问题的前提,尤其对于那些枯燥、遥远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教师要图文并茂地呈现、绘声绘色地讲述,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必要时设计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逐渐形成历史问题意识。

例如,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其历史背景是隋朝时期,学生对这个朝代的认知比较匮乏,如果教师直接按照课本宣读里面的内容,那幺教学的过程索然无味,难以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此,笔者没有直接讲授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以两首唐诗作为导入,一首是唐代诗人胡曾的《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另一首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人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为多。”唐诗的语句简练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学生比较熟悉且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展示诗歌之后,笔者提问:“这两首诗都是写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事情,但有意思的是两位作者对隋开凿大运河的态度不一,分别是什幺呢?大家想一想。”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需要学生深入体会、解读诗歌的内容,这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是其趣味所在。思考了片刻,一名学生回答:“从‘亡隋波浪九天来一句可看出,胡曾对大运河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开凿大运河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另一名学生回答:“从‘共禹论功不为多看出,皮日休对大运河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开凿大运河福泽后世,几百年后的千里通航依旧依赖它,隋开凿大运河利大于弊。”笔者继续追问:“这两名同学的解析是比较准确的,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大家认为哪种是正确的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做了很多讨论,并结合课文翻阅资料,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笔者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一步提出“隋朝究竟是因为什幺灭亡的”“隋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究竟起到什幺样的作用”等问题,再辅以一些图示和文献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参考资料解答这些问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古诗词内容入手,聚焦其注意力,再提出有探究趣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这样的导入设计不仅为学生介绍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诗文知识,使历史课堂富有人文气息,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还能通过对比诗句、提出问题等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以疑问的态度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当学生针对问题积极寻找答案,证实他们已初步产生问题意识。

二、布置学习任务,增强问题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以及思维的发展,初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逐渐能够对所接触的新事物提出质疑,也能够表达更多的创新见解。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设计较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增加学生思考的机会。同时,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学习方式也更多样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课程内容设计相关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并自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时,针对课文中“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这一较难记忆和理解的内容,笔者设计了一些小组任务,如:在实行科举制度前的中国社会,人才选拔方式是什幺样的?科举制究竟是一种什幺样的人才选拔方式?实施科举制以后,对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什幺样的影响?学生四人一组,选定任务后,通过阅读教材、翻阅史料、网站搜索等方式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在现有任务的基础上自主拓展出许多的新问题,如探究“科举制究竟是一种什幺样的人才选拔方式”时,组内学生提出:“科举制的实施对原本拥有选官职权的地方官员、朝廷高官有什幺样的影响?”“科举制的具体内容都包括什幺?”等等。提出这些新问题,是学生对原有问题的一种深入思考,也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举措,当所有问题都获得解决,原有问题的答案便水落石出。归结而言,任务式教学可以使学习的过程充满探索性和互动性,而探索和互动能促进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及不同深度探究问题、提出质疑,使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

又如,在完成统编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后,笔者布置了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分别从起止时间、领先国家、重大标志、主要成就、主要影响、进入时代等诸多方面,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这一任务包含众多知识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提出了见解。如有学生以“主要成就”为切入点,提炼出“二者的发明有什幺不同”探究问题,详细罗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发明的机器多以蒸汽为动力,主要有蒸汽机车、珍妮纺纱机、蒸汽轮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发明有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电钻、电影等。有学生从“主要影响”进行“两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相关问题的探究,提出“生产效率提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生活内容更加丰富了”等答案。这项任务不能在课本找到所有的答案,学生必须自行设计细化问题,并以问题为线索搜索资料,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增强,历史学习能力切实提升。

任务是载体,在历史课堂中重视学习任务的设计,能让学生通过任务明确学习的方向,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探究、思考的机会,这对培养以及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极有益处。

三、进行思维训练,巩固问题意识

历史思维能力通常包括辩证思维、形象思维及逆向思维等,其中辩证思维和逆向思维需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才能逐渐形成。反之,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思考方式,有助于他们巩固和维持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应当在历史课堂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通过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将秦始皇和汉武帝进行系统的比较,学习评价古代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二者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着名帝王,都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二者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贡献进行比较分析,尝试阐述其不同之处和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一课时,将郑和的事迹与十五至十七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历史相比较,从二者的规模、目的、影响、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其中的差异。从这些课例来看,比较某些性质相似或相同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能够加深学生对其发生背景、发生经过及发生缘由等方面的理解,尤其有利于学生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将所比较的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客观的、一分为二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在对立统一和整体中认识历史对象,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辩证思维,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学《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时,关于开凿大运河影响的讨论,常规思考通常包括两个角度:(1)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并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给运河沿岸城市带来繁荣;(2)大运河的开凿劳民伤财,官吏趁机贪污勒索、隋炀帝又穷奢极欲,造成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但在授课时,笔者让学生从其他的角度思考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比如从大运河逆推一些历史事实。在笔者的启发下,一名学生提出:“如此浩大的工程,无疑需要有巨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隋朝若国力衰微、经济凋敝必然无法完成,因此证实课文中的结论——隋朝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朝代。”另一名学生则提到:“跨越四五千里、途径复杂的地理及水文环境的运河,足以证明隋朝具有高超的水利勘测技术及工程设计、建设水平。”学生之所以能另辟蹊径提出这些观点,是换角度思考的结果,这从侧面证实,引导学生活跃思维、改变思路,有利于他们发现历史事件真相、探索引发历史现象的诸多因素,进而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

训练学生的换角度思考习惯,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逆向思维,在面对现成结论时能够从更多更新颖的角度分析解读,巩固问题意识,体现历史思维的多维度特征。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关注问题意识培养,让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是提升及体现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抓住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认知水平,通过巧设趣味问题、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加强历史思维能力训练等方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充分激发、增强和巩固,进而发展成为自身历史学科素养。

【作者简介】黄 钦(1978— ),男,壮族,广西横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横州市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