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萍

摘 要: 作者在开展初中体育教育的异化与回归课题研究时,遵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评价指导思想,调动多元化积极因素,强调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功能,结合所教学校和所在区域实际情况,积极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研究并制订多元评价方案。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多元评价 方案制订

1.研究与制订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一直以来很难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不科学的传统评价方法有很大关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提供了更科学的评价体系。笔者在开展初中体育教育的异化与回归课题研究时,积极应用其评价体系成果,结合所任学校和区域实际,制订了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多元评价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以此作为体育教育功能回归本质的重要对策之一。

2.评价方案的基本原则

遵循“新课标”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评价指导思想,倡导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方法、标准和主体多元化,并且强调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功能。

2.1调动评价多元化的积极因素

按照“新课标”要求,主张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以多元内容、多样方法、多元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特别注意合理选择评价内容,更全面地收集评价信息,更准确地反映学习情况,不但评价结果,而且注重评价过程;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应当特别注意调动学生这一重要主体的积极参与,以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以利于释放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激发并强化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热情和兴趣。

2.2强调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功能

应当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关注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并发挥他们的长处,特别善于发现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质,让他们切实感觉到在体育课堂上“有用武之地”,以此引发并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能力和水平的舞台,享受成功与进步的喜悦,体验愉快学习和快乐体育。

同时不能将激励变成迁就。为此,应当帮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发现长处,还要发现弱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正确对待学习失败的问题所在,并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其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平。在实现诊断与反馈功能时,应当有意安排学生参与,将教师诊断、学生自我诊断和学生相互诊断结合起来,促进教育、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良性互动。要在这样的良性互动过程中,让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师生间产生教学相长的效果,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培育人文情怀,实现身与心的全面发展。

3.评价方案的基本依据

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初中体育教育的异化与回归研究的第二阶段进行广泛调查和分析,基本了解初中体育教育异化程度与影响回归的障碍所在,并针对调查结果,展开对策研究。同时,我们认真研究“新课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第二节“评价建议”,以及其附录3中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的案例一和案例二,据此结合课题研究遇到的实际情况制订评价方案。

4.评价方案的内容与形式

笔者在研究评价方案时,充分尊重上述原则,并细致考量评价最终分值分配和定性评价的量化等环节,尽可能做到合理、可行和便于操作。

4.1学期学习评价方案

笔者设计了表一《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学期总评价量化表》,作为学期未体育与健康成绩评价方案,将平时定性评价部分量化后计入学期总成绩。

4.2课堂与单元项目学习评价方案

课堂与单元项目评价,笔者主要参照“新课标”附录3之案例一和二,结合所任学校和所在区域的实际设计了表二和表三。

表二《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行为周记录表》由体育委员、科代表与教师共同完成评价。评分具体规则如下:

态度与面貌:①积极热情参与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并认真接受教师指导,10-9分;②较积极参与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并较认真接受教师指导,8-7分;③能够主动参与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或者有病假、事假,6-5分;④不主动参与或者极少参与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或者有迟到、早退现象,4-1分;⑤旷课,0分。

情意与合作:①乐于助人,敢于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能为团队的成功积极主动地与同伴配合,10-9分;②较好地表现出帮助他人的意愿,愿意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能为团队的成功配合同伴,8-7分;③偶有帮助他人、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等表现,6-5分;④基本缺乏帮助他人、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等表现,4-1分;⑤旷课,0分

发展与进步:只作为期未评价时的参考,不设具体分值,因此只记录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的评价,将突出的进步视情况记录为“很大”和“较大”,其他情况不记录。

表三《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单元项目测试考试评比成绩个人评价表》由教师组织现场测试和书面考试进行评价。为了方便学期未成绩计算与统计,与表一《初中体育与健康学期成绩分项量化表》中有关项目内容相衔接,表三在新课标附录3案例二的基础上做了增减。笔者在评价项目中特别单独列入课间广播体操,因为体育教育实践证明,课间广播体操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会对青少年身体健康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笔者所在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不同层级、不同范围的广播体操评比活动。

表三评分具体规则如下:

体能与技能:①体能测试成绩主要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各项体能的成绩,并给予相应评分;②运动技能的评定分数主要根据实际测试成绩予以评分;③体能与技能进步幅度的百分比率与评价分值兑换:40%及以上评为很大,25%及以上评为较大,10%及以上评为一般,5%及以上评为小。

广播体操:广播体操可以结合每学期学校组织的评比活动,教师对学生逐个指导,每学期进行两次评价,等级为优秀10-9分、良好8-7分、合格6和不合格5-1分。

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与健康知识评价主要采用书面考试形式。

5.结语

上述方案研究、制订与实验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的,收到了较好效果。想在最大程度上改变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需要更高层级、更大范围的体育考试评价改革。对此,基层一线的教师虽然无能为力,但也不是不能有所作为。我们应当将课堂作为实验场,积极思考和探索,不断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让“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