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剑峰

摘 要: 积极心理学中酣畅感主要用来形容人全身心投入某种活动时的一种体验,本文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学情畅明”、“目标内容畅通”和“课堂畅言畅想”方面阐述如何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体验到酣畅感,以期对提升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有所裨益。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酣畅感 历史课堂教学

酣畅感是美国积极心理学家迈克·基森海伊提出的心理学概念,他把人精神高度投入的活动所伴随的心理状态称之为“酣畅感”[1]。心理学家们认为,影响酣畅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能力及活动所呈现出来的挑战,当人体验到更多的酣畅感时,会在长时间内获益很大。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而言,酣畅感体验,不仅能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笔者就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体验到酣畅感。

一、学情需畅明

能力不足是影响酣畅感出现的制约因素,对于教学来说,了解学生的“能力”就是要掌握学情。教师除了应该了解高中生普遍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等外,最重要的是分析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知基础、已有经验和学法掌握情况,从而掌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点、关注点和困难点。

笔者常用课前发布“任务单”和通过班级QQ群讨论的形式了解学情。以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为例,任务单如下:(1)在QQ群上下载PPT和视频资料,结合教材自主学习;(2)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搜索关键词如多极化、战后日本经济、不结盟运动等);(3)完成“新课导航”(包含课标要求、知识梳理、自主探究的导学案);(4)在班级QQ群上自由讨论(可以提问、解答,发表学后感等)。通过批阅“新课导航”和参与QQ群讨论,笔者发现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兴趣和能力都很强,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普遍较好,对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很感兴趣,对不结盟运动存在疑惑较多。这就为我确定教学起点,突出教学重点,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前提,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而后确定教与学的具体目标;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关键点,会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情分析是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一定是脱离学生实际需求的,在此基础上的任何讲解、训练、合作、探究都很难落实。

二、目标内容求畅通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标的三个维度(简称“三维目标”),它作为一个整体,指导着历史课教学。教材(内容)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应在熟悉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优化与建构。但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将三维目标理解为独立的三种要求,机械割裂三维目标。在处理教材时常会出现堆砌史实、断章取义的碎片化的现象,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很难体验酣畅感。

如何使教学目标与内容畅通,笔者认为就是要把整体性的教学目标与主题式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首先,“三维目标”是统一的。“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2];其次,教材内容要有主题引领。就是将本来散落于教材前后的知识,在服从教材整体性要求下,以“主题式”优化建构,从而形成前后呼应、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最后,教学目标与内容需畅通。目标和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目标是“灵魂”,内容是“载体”,教学目标必须依附于具体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的选择、建构应遵循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具体机理见下图: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使学生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共产党宣言》的相关资料,对比“空想社会主义”,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诞生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概括、比较、分析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巴黎公社的措施,使学生认识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通过认识巴黎公社的失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教训和意义,通过对公社战士英勇不屈的斗争的介绍,激发学生坚定目标、顽强学习、服务社会的精神;通过课堂延伸“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学生更完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现实这一条主线。

三、课堂能畅言畅想

当下课堂大多呈现出单向“预设—执行”的特点,这往往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丧失和问题意识的淡薄,教学的双边活动经常出现“师热生冷”的状况。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师的预设和学生实际需求与能力相去甚远;其次是在执行过程中师生间缺乏思维、情感的交流与碰撞。这样的课堂体验,不会使学生产生酣畅感。如何使学生大胆畅言畅想呢?笔者在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言”。

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孵化器,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教师首先要把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动机,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一种探究问题的准备状态。如在讲“罗斯福新政”前,抛出问题:“如何理解在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的一句话——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幺说“山穷水尽”?是什幺导致“山穷水尽”的?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2.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言”。

巴西着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了平等,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平等意味着绝对的权威和真理是不存在的,师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和权利。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两点:一是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交流探讨;二是以宽容的心态鼓励信任学生。真正变课堂教学为师生间平等的、协作的、共同探究的活动。

3.留下思维时空,让学生“能思”。

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仅指教育要抓住有利时机,更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以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为例,结合“战后日本经济恢复”这一学生的兴趣点,适时提出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可以从中汲取哪些有益经验?让学生充分思考,自由讨论,相互补充。这种时空上的“留白”不仅使课堂教学有节奏感,或许还能使学生对历史能有所领悟。

4.巧用课堂评价,让学生“善思”。

积极心理学认为酣畅并不是在活动的过程中立即出现的,而是在事后的评价总结中才体验到的。面对有思考价值、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多用延时评价,多让学生在思辨的课堂气氛中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例如怎样看待日本明治维新,怎样看待“斯大林模式”,怎样看待“全球化”等,简单的照本宣科,机械的一分为二都非良策,“绝对的真实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就像绝对真理一样”[3]。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再发现和再探究”,使学生个性思维得到完善与提升。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4],只有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酣畅感,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而在积极情绪的引导下自觉地、专注地投入学习,最终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47.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3]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62.

[4][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