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万事万物,皆关一‘活’,活则新鲜,活则兴盛,活则久远”。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活”得“生动”,“活”得有内容和有收获,而不只是“活”得热闹,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课堂只是教学的载体,在提倡素质教育时,往往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这一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发挥的作用。因此,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就要让教师先“活”起来,用教师的“活”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苗,用教师的“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教师这“星星之火”燎起学生之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碰撞,必然会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起到授业解惑的作用,更应该扮演导演兼编剧的角色,熟悉文本,安排好“角色”,拟定教学方案,领导整个教学工作,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充满活力、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工夫。

一、与时俱进,联系热点

现如今语文在学生心中犹如“鸡肋”,“古人为什幺要写那幺多文言文呢”、“学文言文有什幺用呢”、“课文的作品我们不喜欢,毫无兴趣”,这样的话让我们痛心。为什幺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课文作品不好?显然不是。这主要是因为课文作品中的时代、社会背景,甚至人生观念与现在学生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人生观念差异太大,他们的人生阅历及认知能力让他们无法理解课文作品的深刻和永恒。加上现今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少之又少,把仅有的一些课外阅读时间花在网络文学和读图上,因此学生的喜好往往成了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的第一个绊脚石。如何让这绊脚石变成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奠基石呢?这就要求教学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诱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激活学生的思维,拉近学生与课文作品的距离。在进行名着《西游记》教学时,与“找不同”的游戏相结合,分组竞赛。通过观赏影视剧《西游记》片段,找出其与文本相应章节中的不同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影视题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感悟,使课堂“活”起来。

二、利用语言魅力,激活课堂

“导演”首先重在“导”,这就要求其不仅有组织能力,更要有沟通能力,而语言就是最好的沟通桥梁,是教与学的最重要的传播介质。要让课堂“活”起来,教师的语言就要生动、流畅、有感染力、有启发性,并要注重语言的生活化。生活化的语言是“对话”的基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结合文本特点,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对话的桥梁。同时,生活化的语言是生动的,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这就意味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活”起来。着名学者韩军来我市开讲座,给学生上《南来北往》一课时的自我介绍让我印象深刻。师:你们认识“韩军”。生:不认识。师:“韩军”很厉害,很有名的,你们怎幺会不认识呢?没理由不认识的呀。生:老师我们真的不认识。师:韩军昨天还在公海和美军联合演习,今天就在这里给你们上课,你们说韩军厉不厉害,这下认识韩军了吗?生:认识了。听讲座的老师都忍不住笑出来。就在这幽默轻松的自我介绍中,韩军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很快地让学生对他的教学充满期待,并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绪很快地融入课堂中。从这教学实录中不难看出,在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的语言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激活他们的思维。

三、“导”而优则“演”

教师作为一名课堂的导演者,仅有出色的“导”的技能不够,“导而优则演”,在课堂的组织教学中还要会演,“演”是个人能力的展现。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领者,自身要有良好的素质、出色的技能和较完善的知识储备,并将这些转化为教学能力,较好地运用于每节课的教学中。

在观摩同题异构课《海燕》(高尔基)时,给了我内心极大的震撼,两位教师的课堂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邱老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导”得好,使整堂课成为一集精彩的“影视剧”,而且她“演”得好,将自己朗读和演讲的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学生的情绪都带到文本中。同时通过自己的“演”带动和指导学生更好地去“演”,让学生成为出色的“表演者”。一节课下来,按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形容就是没有“尿点”,让观摩的老师听得耳目一新,让学生在激情澎湃、生动活泼的课堂上感受到文本蕴含的情感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

有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教育“导和演”的作用,过多地参照教学用书,盲目从书中照搬照用,或者武断地用自己的看法和思维指导学生,从而扼杀学生的真实情感,使他们逐渐变得不会说、不敢说,丧失个性,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首先要让语文教师“活”起来,把教师当做“导演”,把文本变成剧本,让学生成为“演员”,让课堂变成教师施展才能的舞台,利用好教材这一“剧本”,组织好学生这一“演员”,导好语文教学这一“教育大戏”,使之精彩、生动,使之教有所用,学有所获,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