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庆

摘 要: 初中生还是一些十四五岁的未成年人,对他们进行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在必要的理论灌输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主体学习兴趣,开展好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社会与思想品德课 自我发展 素质能力

在新的教育和课程改革浪潮下,如何增强初中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代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使初中生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已成为广大社会和思品课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心愿。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改精神,探索总结出社会和思品课教学要与时俱进,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抓好实践活动,利用现代技术,注重能力培养诸方面,从而整体提高初中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使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收到好的效果。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进行社会和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因为上课中无论内容多幺充实,形式多幺完美,如果不落实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体验,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心灵的感悟,那幺德育的实效性将会事倍功半、收获甚微。因此,加强学生的社会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键是要分清谁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同时要加强学生主体参与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因为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较抽象,一定要注意避免干巴巴地说教或板着面孔训人。如果思品教学一味地、呆板地说教,则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古人说得好:“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做学习的最好老师。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在兴趣。

社会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快乐、欢喜和满意的兴趣,从而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历史、人物、事件,了解和认识动物、植物及各种自然常识和现象,增长知识和见闻。如果缺少或没有这种兴趣,学生就不会真正深入教材的学习中。可见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消除思品课的说教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情感交流,善于开展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十分重要。社会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有一位伟人说得好:激情是人的指向着自己的对象努力追求的性能。试想,连教师自己都不能真心感动的东西,平平淡淡地讲出来,又怎幺能感染和打动学生呢?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注重理论观念的直接灌输,而忽视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情境教育,这就难免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感染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绪情境。这种情绪往往影响和调节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和积极性,尤其是一些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以对老师的好恶决定学习态度的学生来说,更会出现这种状况。老师只有在教学中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感染和教育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使他们将这种情感迁移、扩散、泛化到学习内容上,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这启示我们,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师生之间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尤其是进行社会与思品课教学,必须富有激情,它是这门课程主讲教师特有的一种感染力,也是教师教学魅力的集中和最佳体现。只有以激情叩击和拨动学生心弦,才能闪烁出美丽的火花,形成师生情感交融和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良好效应。

三、借助网络,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

网络化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体现,在思想和社会品德教学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取得更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综合处理文、图、声、像等信息资源,以表现教学内容的一种多媒体软件,它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情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由于网络和多媒体的信息量大,时空距离大为缩短,既节省授课时间,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社会和思想品德课教学,除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加强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上思想品德教育。首先,提高思想品德教育主体的信息网络素质。在网络环境下,思品课教师要善于将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以及时、准确地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其次,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当前的思品课教育如果忽视高科技和计算机信息手段的应用,则必将会落后于时代,阵地会日益狭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思想道德信息网,建立网上新阵地,制作生动直观、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教育软件,直接上网吸引他们。再次,提高教育对象的信息识别能力。由于初中生还是尚未成年的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应以灌输正面信息为主转变为引导教育对象选择正确信息与灌输信息并重,增强他们的网络法治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使网上言行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最后,要重视审查网上信息特别是政治类信息,及时清除有害信息,或采取其他相关举措,防止触犯法律法规行为的发生。

四、搞好关联,重视与各科教学的相互结合

世界性课程改革的潮流表明,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产生高度综合,交叉学科、横向学科、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群不断涌现。综合性学习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和必然趋势。社会与思想品德得教学理所应当地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相结合。课程操作模式可采用“一科多用、多科综合”的形式,从而改变传统各学科互不关联、相互不搭界和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比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语文知识、数学计算、物理化学和环境保护知识等都可以在社会与思品课教学中广泛灵活地运用,以形成相互印证、各取其长、生发联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要达到此目的,关键是要经过反复的教学研究、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将社会和古今人们思想品德修养的一些知识、规律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切中他们的脉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情境体验,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实践最能锻炼人。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永恒的主题和灵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鲜活的人生现实生活,我们不可能禁锢学生思想,对于学生提出的触及社会生活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除课堂与教育外,还必须依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对照比较和启发他们的主动思维,以帮助他们认识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体现社会和思品课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促进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学打破传统模式即理论灌输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充分发挥该课的开放性和实践性,通过诸如参观访问、社区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从而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布置学生的行为作业、实践作业,在教学中坚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课程实际、环境实际、地方实际、人际实际及文化、时政、心理实际进行教学。因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是仅凭教师的说教就能奏效的,必须创设一定的育德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认知,在情境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还可结合一些重大节日活动和到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博物馆、科技馆实地感悟社会这个大世界的精深博大,感悟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感悟学习革命前辈当好接班人是自己应该担负的重要使命。在社会和思品课当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演好“演员”角色,又要让学生当好“导演”角色,实践活动课前教师可根据思品教育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定出主题,然后再由学生编排、组织、主持和总结。这样的活动贴近学生思想,反映学生的实际问题,所以学生观众们在欣赏活动表演时,不仅身体置身此中,脑子里的思维也在参与,理性认识随之升华。而此时教师的行动:一方面协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引导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发现新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使得德育活动课实效真正得到提高。比如寒暑假布置给学生一两项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会生活的作业,也是与教学搞好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六、学用并举,抓好学生能力培养和自我发展

学生在学校里读书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和本领。社会与思品课教学应树立知识与能力相统一、能力重于知识的观念。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培养的学生包括思想品德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前者包括思想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品德实行能力;后者包括观察能力、归纳比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宗旨,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尊、自爱、自律、自强意识;同时增强学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职能,强化学科育德、家庭育德、拓宽育德渠道,做到育德教育与法纪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力争做到以积极、正面教育为主,结合国内外时事、国内外热点问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体验,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明白该做什幺,不该做什幺,该怎幺做,等等,最终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

总之,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注重能力的培养,才能打破传统教学单纯塑造知识型、应试型人才的模式,才能与时俱进,促进学生个性特征和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新世纪人才,才能担当起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雷克啸,夏传礼.中外着名教育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5.

[2]傅道春,徐长江.新课程与教师角度转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海燕.新课程与学习方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陈钱林.尊重教育新理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崔耀中.理论传播要站在网络文化的前沿[N].北京时代理论周刊,2010-03-08.

[6]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

[7]杨雪梅.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专业化角色转换[J].中小学校长,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