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凯

摘要:素质化教育在中学阶段的不断推进下,当前教育工作者更加看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前家长及学校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学生学习成绩及身体状况上,但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心理成长却有所忽视,导致学生在处于青春懵懂期内出现诸多的心理疾病,这也是近几年来学生犯罪率升高的根本原因。本文就初中心理健康教学有效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新时期初中教育学者所关注的重点在于学生心理动态性变化问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是否面对任何事情可以朝向积极的一面去看待,对待学习及生活上不如意的地方持有怎样的面对心理是学校和家长必须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中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抑郁症、强迫症以及暴躁症等各项心理问题的出现,已经说明针对初中生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一、 当前初中生普遍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

(一) 学校环境

长期生活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大多数都很少有自由娱乐的时间。在学校,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学校也将所有倾注点都投放在升学率、学生考试排名、分班上面,导致一些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看待学校及朝夕相处的教师是感到陌生的,甚至不少学生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会受到教师的偏爱及学校的关注,在这种处于心理极度不平衡及逆反心理的作祟下,出现了厌学、打架等消极对抗行为。

(二) 家庭环境

据统计调查,大多数心理出现疾病的学生,其家庭环境都不太良好,学生受到家长婚变及家长不良行为的影响,导致学生因生活在单亲家庭,甚至长期遭受父母责备、打骂以及同爷爷奶奶等长辈一起生活的环境下,内心变得更加孤僻、冷漠,性格变得不自信,甚至出现严重自私、妒忌等现象。有的学生因为生活在离异家庭,受到父母一方的冷落,导致不少学生出现厌世的心理,小小年纪便诞生出极度悲伤、苦闷的愁绪,长期下去引发出抑郁症、暴躁症等多种心理疾病。

(三) 学生个人生理因素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男、女生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女生会出现月经,男生出现遗精现象,因此性早熟是当前大多数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性幻想成为初中生面临的一大心理障碍。不少教师及家长对于这一话题讳莫如深,很少就这一敏感话题与学生进行促膝长谈,展开良好沟通。尽管当下学校都已开展相应的心理课程,但是普遍就男女生身体构造进行简单讲解,没有对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正确引导,便会引发一系类的社会问题。

二、 新时期初中心理健康教学有效实施策略

(一) 学校应积极构建完善的心理教学模式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制定初中教学工作系统方案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并要求各科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及课上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积极渗透,并与心理健康教师就本班学生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不要单靠每月一到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完成心理教学工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实现不了最佳教育目的。心理健康教师在开展相关课程时,需要摒弃传统说教式、灌输性这一单一的教学形式,采取情境式、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就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如初中阶段可以处对象吗?家庭关系如何摆正?学习很努力,成绩依旧提升很慢等话题进行有效解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其分析利害关系,由此来舒缓学生焦虑、不安的心理。

学校也应通过开展校园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专项教学课程以及多途径的心理疏导等活动来对有各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有效治疗;学校可借助班级德育班会、室外劳动课以及班级各项管理活动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积极有效的渗透,如在校内开展健康讲座,聘请社会上一些权威的心理健康专家就目前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问题进行积极讲解,并在会上解答学生提交上来的问题条子;定期组织一个年级段的学生到校内大礼堂来收看心理辅导专题影片;学校联合各班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专题班会及各类相关演讲及辩论赛。各科教师在完成好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第二项教学重点内容。学生在校方组织的各项心理健康活动中及教师在班级内渗透的心理健康知识环境下,可以潜移默化的吸收、汲取正确看待事物及处理学习、生活问题时的良好心态,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阳光、乐观,由此来形成健康的心理发展模式。

(二) 积极做好家长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学习外,其余时间都是脱离不了家庭的。家庭环境的优良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成长是否健康。父母的教育观点、行为观念会导致学生心理是否存在健康隐患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学校教师应该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及适当的普及教育,首先要家长在平日生活中做到榜样典范,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上,如果家长想要改掉学生不良行为,需从自我做起。例如:不少中学生学会了抽烟、喝酒等,为此家长要做到的便是不在学生面前抽烟、喝酒,并不厌其烦地告知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吸烟喝酒都是不利于身体生长的,容易出现个子长得不高、皮肤变得不好等现象,从学生关心的话题出发进行开导,切记不可采取强制性的打骂方式处理,否则学生逆反心理会加剧,反倒诱发出性格扭曲的心理疾病发生;其次,教师可以让家长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去进行特长培养,在学习中时刻告诉学生树立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决心,由此来提高学生坚强的人格品质,增强自信心。在对待各项事物上,教师要让家长不要过分的参与,让学生自己去自主选择,只负责告诉学生这件事情的利弊,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些全都是形成良好心理状态的关键因素。

(三) 开展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教学辅导形式及课程内容

作为初中心理教育最前沿的学校,为了充分了解各个班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情况,可以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心理辅导教研室,并将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详细整理后,将其存放于此,心理健康教师在开展某一个班的教学任务前,需到建立的教研室内将本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抽调出来,针对一些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全面分析班级各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任务及进度,由此来切实的帮助学生排除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身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可以在办公室外设立一个调节室与心理咨询平台,将自己的QQ等聊天账号告诉给学生,除了在课上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及一般谈心外,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较为私密、不便公开提出的问题,采取单线方式,鼓励学生给教师留言,或以写信的方式放入到调节室门口的信箱当中。教师看到后,在进行保守秘密的同时,单独将学生带到调节室内进行有效沟通。除此之外,在进行课上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可结合当下学生面临的情况对症讲解。如在学生马上迎接大考的时期,教师可以根据一些学生出现的失眠、焦虑等心理症状,为学生进行放松治疗,在课上做一些游戏及看一些励志的电影、音乐等,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放松。

结束语

总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到生理、年龄及学习环境的变化,对于任何事情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部分学生心理受到学习的压力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诸多变化,导致其自身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出现些许扭曲。这就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共同合作来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通过学校教师及家长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社会的良好导向,来促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学生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魏阿强.新时期初中心理健康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2016(11):00137-00137.

[2] 孟庆山.新时期班主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9).

[3] 吴晓芳.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人间,2016,201(6).

[4] 邓晓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学策略及实践意义解析[J].新课程:中学,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