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张英

摘 要:文本阅读一般包含四个层面——基本内容、思想感情、深刻内涵以及语言表达。教学中,一般注重基本内容和思想内涵,忽视内涵的揭示和语言表达方法的分析,而这两个方面不是用粗读可以实现的,应“细读”。文章重点论述“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便实现阅读的最优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文本细读;主要方法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带动下,语文阅读不论是方法还是手段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但毋庸置疑,我们的阅读教学停留在写什幺、表达了什幺的层次,即注重基本内容和思想表达的浅层、粗放的层面,忽略了文章语言的深刻内涵的揭示和理解——为什幺写,忽视文章的语言表达的方法的探讨——怎幺写的。只有这四个层面兼顾,实施“文本细读”才是文本阅读教学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才能促使学生提高阅读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文本细读”,要求对文章的词语、句子、修辞、留白等分析,挖掘文章内涵和深层次的含义。下面,笔者结合几个教学案例,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运用。

一、 走近文本,挖掘文本内涵

阅读教学过程,首先表现为“文本内容”的阅读,围绕“内容”而开展阅读活动。如《秋天的怀念》的阅读中,教师往往让学生阅读后,说说文章写了什幺,学生的阅读也仅仅局限于这个层面,师生总结文章的大意:文章写了“我”瘫痪后的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爱发脾气、摔东西、悲观厌世,母亲为了“我”鼓起生活的勇气,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坚持带“我”去白海公园看菊花,在生命垂危之时,仍然挂念着“我”和妹妹。在阅读内容为基本的前提下,阅读活动开展也以朗读、反复读等“读”的形式,忽视作者的情感体验,忽视文本内涵的揭示,造成阅读教学的“缺口”,抑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明确写了什幺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文章深刻内涵的揭示,以及是通过哪些细节而揭示这个主题的、突出文章的内涵的。如《秋天的怀念》,具体写了“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躲出去”“偷偷地注意”“悄悄地进来”,字里行间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暴怒、易怒、喜乐无常的理解和包容,写“我”同意去白海公园玩时,母亲的“喜出望外”“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同情和关爱,抒发了母爱的伟大、母子的深情。

而对这些细节的把握,将自己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的母亲的情感融会贯通,更好地把握文本内涵,教师善于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阅读形式的多样化、新颖化而实现这个目标。如《秋天的怀念》的阅读时,教师首先运用情境创设,通过图片展示以及图片内涵的揭示,以“母亲,你是……”而通过形象的比喻句,抒发对母亲的赞美和歌颂,从而引入阅读的主题。再以“情读美听,寻找共鸣”的环节,让学生听读文本,画出文章中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找出你感动的语句,通过词语“侍弄”“憔悴”“诀别”“絮絮叨叨”“喜出望外”等词语的理解,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所包含的主题;让学生再次阅读,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开展“我思我悟”活动,让学生说说“我”瘫痪后,“我”的状态如何;面对“我”的喜怒无常,母亲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找出母亲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词语和句子……

二、 阅读善于“留白”,培养学生创新阅读

“留白”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学生“细读”的主要策略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在作者描写的重点部分,设疑启思,循循善诱,引发学生的想象,展现文章的魅力。

如《再塑生命的人》的阅读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懂文章的大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审定文题——再塑生命的人,根据文章的题目,你感觉是重点描写老师,还是主要描写“我”?而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作者描写自己的成分和篇幅远远超过了沙莉文老师,你感觉这样写合适吗?妙在哪里?问题串的设计,将学生再次带进文本中,把学生从内容的表面的阅读引到“写法”的层次上,利用“留白”这个艺术,引发学生思考,促其合作、探究阅读,提高学生的分析力和创新力。

在《再塑生命的人》的阅读中,教师根据文章的内容,根据文章的“留白”——再塑生命的过程中的挫折等而设计问题:你认为“再塑生命”的过程会一帆风顺吗?能一帆风顺吗?引发学生先对具体细节进行想象,创造性思维,推断型阅读。再引导学生思考:塑造生命成功,那幺成功的秘诀是什幺?等等问题,再次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特点,再拓展延伸: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像海伦一样凭坚强的意志与命运抗衡的杰出人士还有很多,比如霍金、保尔、张海迪等,你还知道哪些,列举出他们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这些活动,基于教材,也高于教材,是巧妙利用“留白”而深化阅读、拓展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品质的主要途径,教学中,不得忽视。

又如,阅读《台阶》时,教师应善于把握文章的结尾处的“父亲的话”进行“留白”,在这个“留白处”精工妙笔、巧设活动:让学生想象父亲或说出怎样的话,对父亲的话进行补充。从这个“留白”细节的处理,体现学生对父亲的敬佩和喜爱与同情,学生通过对话留白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素养,并且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善于运用“留白”,可以为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为自己的文章添彩。

总之,阅读教学中,使用“文本细读法”,可以将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机融合,使学生深入文本,不仅把握文章的内容,也把握文章的内涵以及写法的精妙,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之巧,掌握语言使用的精美。“文本细读”教学法地有效运用,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和创新,使“文本细读”助力阅读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陈发强.基于“文本细读法”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7).

[2]章红菊.“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下),2015,(8).

[3]朱红.浅谈语文阅读中的文本细读——以《背影》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