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高国学基本素养。文章以开展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为前提,对教学手段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学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国学经典;语文教学;小学;儒雅传统

国学是我国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进行国学教育,让小学生朗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够加深年轻一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传播国学,让小学生具备儒雅的气质。但是对于当前阶段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来说,教学方面依然存在不足,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国学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 以国学为前提,深入贯彻国学教育

向小学生传播国学知识,是普及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实现国学的高质量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国学进行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国学知识,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对其进行传播。然而现如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国学文化却面临着中断的危险。在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不了解,了解更多的却是国外的文化,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并不利。所以,为了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必须要从孩子抓起,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 以教材为载体开展国学教学

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水平不同,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时,也要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坚持做到以教材为前提,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编制教学内容,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好的文化熏陶。例如,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找一些浅显易懂的内容,比如《三字经》《老子》以及一些格言警句等。如果培养学生好好学习,可以用《三字经》中的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如果培养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可以用《老子》中的名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能够使学生真正做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可以使用着名的名言警句: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或者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相反,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找一些难度大的内容,向学生贯彻经典国学知识。例如《长征组歌》之《四渡赤水出奇兵》《古今贤文·劝学篇》《古今贤文·真理篇》等。这些文章中一般都具有深意,学生通过阅读,在教师的辅导下,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并且掌握国学知识,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使其能够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 拓展国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时,不能只是围绕教材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面会出现局限性。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需要积极拓展教学知识,向学生普及教材之外的国学经典,以此实现对国学的深入理解。众所周知,一年级是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积极向学生普及国学知识,选择一些带有启蒙性的经典国学着作。例如,教师可以针对《三字经》向学生开展教学。《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通过“人之初,性本善”向学生传递善意待人的传统美德;用“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来普及圣人学习的优良品德。进入到三年级阶段,这时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统一以及成熟的思维模式,思考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三观的国学经典。比如代表着我国儒家文化史经典的《论语》《大学》等,让学生能够更加虚心的接受教师的辅导,并且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学习基础。到五、六年级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诵读《诗经》《老子》《陋室铭》等国学经典,帮助学生能够切实提升文化素养,并且深入体会作者在作品中寄托的高尚情操。在这其中,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应对升学方面的压力,所以教师在指导国学经典诵读时,要做好与初中语文的衔接,所以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普通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字、词含义的讲解。

四、 熟练运用,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

要想使国学经典诵读能够体现非常好的效果,就必须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其一,范读。教师范读是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教材国学中的经典主要以文言文为主,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不同,若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那幺小学生是无法快速掌握诵读节奏的,更加不会顺利地体会古书中的特殊语感。比如《道德经》中的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虽然这句话中没有一个生僻字,然而在阅读时却很少能够读正确。其实正确的读法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这其中,“/”代表了声音停顿、延长,阅读语气加重。经过教师的范读之后,便可见文言文特有的韵味。其二,摘录运用。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不仅在国学范畴内有效,在现代化教学中同样有效。《论语》中也有所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味着学习的时候要做到手、脑、口并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为了体现国学经典知识学习的效果,学生不仅要掌握、了解国学,也要学会运用,做好摘录。例如,可以让学生摘抄国学语句制作古风书签,也可以制作板报,将知识转变为生活中常用的内容,让学生可以用我国传统的知识进行人际交往,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期间,一方面能够加深现代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这一途径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国学、运用国学,需要从以国学为前提,深入贯彻国学教育、以教材为载体开展国学教学、拓展国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熟练运用,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等多个方面着手,全方位的贯彻国学,从而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华晓慧,林雅.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X小学国学课程为例[J/OL].教育教学论坛,2016,(43):204-205.

[2]魏晓芳.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小学低年级开展经典诵读实验回顾[J].学周刊,2015,(22):140.

[3]张晓中.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文学教育(下),2011,(01):125.

作者简介:杨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