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众所周知,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动力。目前兴趣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物理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当巧妙利用学科特点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具体论述兴趣教学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形象化;趣味物理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方面明确提出:“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而且其在课程目标方面也明确提出:“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兴趣教学的重要性,其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或者理念,而且已经成为了教学目标。反观传统物理教学,兴趣只是一种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最终目标是掌握知识、提高物理学科成绩。也就是说只要学生物理成绩好,感不感兴趣无所谓,教师是否以兴趣为教学手段也无所谓。而相比之下,目前兴趣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那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以下笔者阐述一些个人的拙见。

一、 将理论形象化

为什幺一直以来,总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厌烦?笔者认为,过分地将物理知识理论化、书面化是重要原因之一。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其许多现象都是非常神奇而有趣的,然而有些时候教师只注重理论而忽视了现象,将有趣的现象一两句话就带过,之后就谈起一大堆理论。本来是非常有趣的学科,却用枯燥的理论来填充,想必换成谁都会感到索然无味的。知识固然重要,但笔者认为将深奥的理论变成简单的形象让学生理解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下面笔者分享一个教学实例。

在讲摩擦力这节课的时候,笔者带来了一对事先做好的模型。就是两块泡沫塑料,它们各自都有光滑面和锯齿面。当讲到物体粗糙的表面对摩擦力的影响时,笔者将两块泡沫塑料的锯齿面对合,叫学生给它们做摩擦运动,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使它们互相运动。然后笔者又把两块泡沫塑料的光滑面贴在一起,让学生做同样的动作,结果学生们都做得很轻松。就这样,在简单的模型试验中,学生们已经轻松地理解了粗糙的表面对摩擦力的影响。相信这种形象地理解比笔者空口评述更加印象深刻。

总之,物理不是抽象的学科,教师应该尽量将理论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趣味性。

二、 巧用趣味物理现象

物理现象中充满了趣味,尤其是那些反常的现象,往往出乎意料,使人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应多考虑运用有趣的实验来展示物理原理。比如在讲浮力这节课时,笔者给学生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乒乓球放进漏斗底部,然后迅速往漏斗里注水。许多学生都以为乒乓球会浮起来,结果它却稳稳地沉在漏斗底部。这一出乎意料的现象使学生们十分惊奇。于是趁着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之时,笔者讲述了液体内部压力的原理。由于液体内部压力来自各个方向,其力度大小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力越大。物体在液体内前后左右各面深度相同,受到的压力相同而相互抵消,而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比上表面大,因此推动物体上浮,形成浮力。讲完这些之后,笔者将漏斗堵住,乒乓球迅速浮起。学生们在惊奇中恍然大悟,在趣味实验中理解了浮力的原理。

在这节课里,笔者用了一个非常富有趣味性的实验给学生演示了浮力的原理。因此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听课效果也就更好了。可见,趣味物理实验是个有效的教学手段。物理教师平时应当有意识地搜集相关资料,将各种有趣的物理实验导入到教学工作中。

三、 引入故事

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引入一些生动的故事,尤其是着名科学家的故事,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使他们感受到科学家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这种人文性的内容正是自然科学中所缺少的,因此教师可以适时地利用故事给课堂增添丰富的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欧姆定律的时候,详细地讲述了德国科学家乔治·西蒙·欧姆的精彩轶事。大致内容为,1827年欧姆发表《伽伐尼电路的数学论述》,论证了他在电学方面的重大发现。他满怀信心地以为自己会得到学术界的荣誉和奖赏,然而事情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由于欧姆的理论用公式表示过于简单,再加上他当时只是在初中教学,因此遭到了学术界的冷嘲热讽,他本人也心灰意冷。过了七八年后,他的定律的重要性才得到广泛认识,后来直到1841年乔治·西蒙·欧姆才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普利奖。科学家欧姆这段坎坷的经历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也让他们了解到了成功路上的艰辛,也更加感受到欧姆定律的伟大意义。另外还有一次,笔者在讲到核能的时候,特意提到了为核能开发奠定理论基础的爱因斯坦,并且为学生们讲述了他的精彩轶事。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成功的秘诀是什幺。当爱因斯坦被一位美国记者问到此问题时,他将秘诀的方程式告诉了这位记者。就是“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正确的方法,Y代表勤奋,Z代表少说废话。听到这些,学生们都被爱因斯坦的幽默感染了,也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智慧所折服,纷纷发出赞叹之声。

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还能受到科学家的激励,并在科学家探究科学的精神和造福人类的理想感召下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形象化的教学、引入趣味物理和故事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师应当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框架内,不断摸索和创新,发展出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他们终身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罗海东.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209-210.

[2]潘璠.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D].宁夏大学,2014.

[3]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164-166.

[4]张玲.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5]康健.初中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于伟东,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