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角度创意性的阅读,在教师的智力支撑下,教师把阅读话语权交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手脚,启发学生个性阅读,使学生在“多角度创意性”阅读实践中,突破思维定式,学生就一定会在阅读上创造出灵动鲜活的成果出来,阅读教学高效率的生机勃勃的局面就会出现。

关键词:多角度;小学生;能力

一、 阅读教学现状及改进思路

阅读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向。实施多角度创意性的阅读,有助于冲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思维定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角度阅读,是开拓阅读教学思路的新途径新策略,多角度的阅读,就是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从不同的方面去感觉和发现文章的秘密,从而全方位地、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的理念,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能力;运用多角度阅读的策略,建立新的阅读教学生态,促使阅读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思维活动走向丰富的思维活动,促进阅读教学的灵活生动,从而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提升阅读素养。

二、 “多角度创意性”阅读的策略

概括地说,“多角度创意性”阅读的策略,主要是多读、巧问、灵思、异表。

(一) 多读

1. 朗读涵咏

阅读教学是离不开朗读的,读占鳌头,往往是一节优质阅读课的重要选择。朗读涵咏是理解课文内容(思想、情感)最重要的手段,也可以是创意性阅读的一种手段。但是,运用不同的语调、使用不同的节奏和语速,就会造成对文本内容和思想感情的不同理解和感受。比如六年级《匆匆》一课倒数第二段的朗读,就有不同的读法,体现不同的感受。在阅读课教学中,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朗读方式,也要运用不同的朗读风格在课堂上呈现。

2. 循序变序

所谓循序阅读,就是按文章的叙述顺序沿着作者的思路去读。每篇课文都可以用循序阅读的方法。

所谓变序阅读,就是不按课文的叙述顺序,而是先抓住文章结尾或文中的重点部分,如对重点段、过渡句的阅读理解,然后在其牵动下,理解全篇。变序阅读,从重点的地方突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深刻性,也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如《赵州桥》一文的教学,可以先抓住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过渡句,然后分别找出写“坚固”和“美观”的部分加以领会。

3. 以点带面

所谓以点带面,就是抓住文中可以领起全文的关键词句,把全文的主要内容串起来,把文章的主要思想抓住。如《桃花心木》一文,通读全文后,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哪个词语最重要?(不确定)找到“不确定”这个词语以后,再启发学生去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不确定”?应该怎幺做?

这样抓住了课文阅读的“点”,引起学生对全文内容进行重新建构,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整体性。

4. 比较异同

可以与同组课文进行比较。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课“人物描写一组”,可以进行比较人物描写的异同。也可以在同一篇文章中,抓住相似的语句,进行比较。如四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每一段有一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不同的意义和感情。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每一段结尾有类似的反问句,也有比较的价值和意义。

(二) 巧问

提问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手段。但是,长期以来,课堂提问却成为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弊端问题。一问到底,随意提问,让阅读教学非常肤浅,流于形式。其实,怎幺样问,是一项非常有技巧的问题。在“多角度创意性”阅读的语境下,提问是一种技巧,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主题式提问。就是以课文为一整体,围绕文章主题来提问,让学生围绕主题来思考,来论证,不做琐碎的一问一答。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抓住“美丽”这个关键词,进行主题式提问: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什幺地方?这个“美丽”的意义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美丽”意义是一样的吗?这样的问题,统领课文的全部内容,也把思想内容纳入其中。培养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2. 猜想式提问。在课文的留白处,进行提问,引发学生对事情过程、结果、或者人物的心理、行为进行大胆的、有理有据的猜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教师提问:这一夜中周总理做了哪些工作?其工作状态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学生根据前后文的描写,可以猜测出周总理的工作状态,从而更深刻理解周总理不辞辛苦、殚精竭虑的高尚品质,激发对伟人的爱戴之情。

3. 环扣式提问。要理解好一篇文章,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语文老师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或者从单元主题的意图来设计出一组有探究目的、有思维层次的系统性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穿墙破洞,洞穿问题的本质。如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阅读,我提问:小女孩划了几次火柴?都有什幺变化?变化了那幺多次,有一种是没有变的,那是什幺?为什幺要这样变化?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目的是什幺?这样的提问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让阅读思维走向深入。

4. 投石式提问。就是学生以为没什幺思考价值的时候,老师把一个问题作为“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巨大的浪花,这一提问形式有利于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激发学生的疑问和对“司空见惯”内容的探究。教《桥》时,老师提问:这篇课文是否写了一座桥呢?课文为什幺要以“桥”做为题目?“桥”在本课中的真正意义是什幺?这个问题是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容易忽略的,老师这样一问,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石头,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热烈的讨论,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作者简介:

张艳秋,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区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