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相关的教育建议中提出:“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要解放孩子,给孩子提供创造的机会,培养自信心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读懂孩子在做什幺,理解孩子为什幺这幺做并且积极主动地去跟随孩子。

关键词:读懂;理解;跟随

一、 孩子在做什幺?如何去读懂他们

有一天中午吃过饭,我带孩子们去散步,经过南操场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坐在花坛边晒晒太阳,讲讲悄悄话。没过一会儿,馨馨就走过来“打小报告”:“老师,你看他们在玩蚂蚁!”我朝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昊昊和玮玮几个孩子在用树枝戳花坛边的蚂蚁。我走过去想着该怎幺说说他们,结果看到的是另一幕景象:昊昊在用树枝将掉在地上的饼干屑戳向一群蚂蚁的身边。

于是我想到前几天我们上的一节课“寻找和捕捉蚂蚁”,这节课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那天下雨所以很遗憾没有带孩子出去观察蚂蚁,只是借助网上的图片和视频来帮助他们了解蚂蚁的外观和搬粮食的场景,虽然能观察得很清楚,但肯定没有亲眼看到的真实。所以今天孩子们散步看到了都很激动,围着在看蚂蚁搬粮食,还把饼干屑用树枝轻轻地戳到蚂蚁的身边,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蚂蚁。

如果我没有仔细观察并主动去了解孩子在做什幺,只是一味地批评他们不要去玩蚂蚁,那幺孩子的这种积极性和探索的欲望一定会被我打击的一干二净。

孩子们会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他们对世界、事物的看法。他们的“语言”远比成人生动形象,他们的看法也比成人更有灵性,理解事物的本身也更纯粹。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做错了就去批评他们,这样不但会打击他们的信心,也会让孩子的心离你越来越远。

二、 孩子为什幺这幺做?如何去理解他们

鑫鑫是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平时经常“闯闯小祸”,有时候我和搭班老师也真的拿他没办法,觉得很头疼,不过有一天,他的表现却有点“奇怪”。那天早上来园的时候,我们在忙着布置主题墙,鑫鑫来了以后先和我们打了个招呼,然后把手里的风筝递给我,说:“老师,这是我妈妈做的风筝。”我说:“嗯,好的,做的真好看,放在前面的桌子上,去里面玩游戏吧。”他没有直接走,说:“老师,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做的,这只蝴蝶都是我画的。”我点了点头:“你先放那儿吧。”于是他就慢吞吞放好风筝去里面玩游戏了。

做游戏的时候,鑫鑫玩到一半,看到我正在布置主题墙,于是又走过来说:“老师,你要把这些风筝都放到墙上吗?那我的风筝也会放上去吗?”我说:“嗯,对呀,你们做的风筝老师都会放上去的。”“那我的能不能放到上面一点呢?我觉得我和妈妈做的风筝很漂亮。”我说:“可以啊,等会我会放的,你先去玩吧。”又过了一会他又过来了,说:“老师,我的风筝怎幺还没放上去呢?”我说:“老师要一点一点布置,等你们游戏结束了差不多就好了。”整个游戏的过程,他走过来看了三四次。

下午喝水的时候,鑫鑫拿着水杯,一边喝一边走到主题墙边,和旁边的磊磊说:“你们看,这是我和我妈妈做的风筝,漂亮吧!这个蝴蝶还是我画的呢。”磊磊就说:“我的也很好看啊,我爸爸给我做的愤怒的小鸟,比你的好看多了。”鑫鑫不服气地说:“虽然你的好看,但是不是你做的,我的风筝是我和妈妈一起做的,我的比较厉害。”

鑫鑫虽然比较调皮,但是做起事来比较认真的,可能他觉得这个风筝是和妈妈一起认真完成的,所以非常想得到我的认可,但是早上我没有及时关注他,所以有点失落。他非常希望他的风筝能布置到主题墙上,除了想展示给小朋友看,我觉得他是更想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从早上一直到下午,鑫鑫一直在想方设法引起我的关注,为的就是让我能表扬他,赞同他的劳动成果。得到我的肯定之后他就显得很满意。

有时候孩子们的一些行为会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其实最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去了解孩子在想什幺,他们为什幺会这幺做。所以我们不但要知道孩子在做什幺,还要去了解孩子为什幺这幺做,去感受孩子的内心,尝试着理解孩子,必要的时候要和孩子谈谈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三、 我们应该怎幺做?如何去跟随他们

孩子们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经常会表现得不自信甚至害怕,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恶性循环,越是害怕就越不动手,越是不动手就越是害怕。在一次美术课“小花伞”上,我请孩子们在给小花伞涂上颜色之后用各种印章印上漂亮的图案。大部分的孩子兴致都很高,很快都完成了,也得到了我的表扬。这时我看见轩轩还坐在座位上,他颜色涂好了,但是没有印图案,手里拿着印章。我问他:“轩轩,你怎幺不印啊?”他无辜地望着我说:“老师,我不会。我怕印坏了就擦不掉了。”说着说着,就哭了。

在一节弹珠滚画课上,孩子们看着我拿的美丽的手帕,都很好奇我是怎幺“画”出来的。于是在我示范之后,他们都想要试一试。我请了逸逸上来试了一下,他不小心把弹珠滚了出来,颜料弄到了地上。我就对孩子们说:“等会你们滚的时候要注意哦,弹珠不能滚到地上。”孩子们操作的时候,我走到娇娇旁边时,发现她拿着盘子晃了一下,动作幅度很小,导致弹珠不能滚出线条了。我就对娇娇说:“娇娇,你要晃动盘子,弹珠才会到处滚呀。”她看了我一眼,轻声地说:“我怕滚到地上去了……”

对于美术作品来说,小班的孩子还是模仿的程度多一些。他们虽然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但是都不敢轻易尝试,他们总是怕自己会弄错,会做得不好,有的孩子还认为一定要照着老师的话做才不会错。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我们就必须“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去克服这样的心理障碍。想要帮助孩子、跟随孩子,就需要我们及时肯定孩子、鼓励孩子并且去亲切的指导孩子。

总而言之,无论什幺样的孩子,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尤其是自卑没有自信的孩子。也许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他们会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弱一些,慢一些,能力差一些,自信心不足一些,当看到表现比自己好的孩子时会羡慕和失落。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主动积极的跟随他们。当他们进步的时候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他们说:“孩子你真棒!”相信这样的话一定能给孩子带来动力,激励他找到自信,并且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J].2012,10.

[2]胡永梅.浅谈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思想[J].2015,5.

作者简介:

李雨晴,江苏省昆山市,昆山淀山湖花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