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秋君

摘 要:寄宿制学校是指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而且食宿也都在学校进行的一类学校。主要从风险预警策略和干预机制构建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针对农村寄宿制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在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预警策略的研究和干预机制的构建,最终总结出农村寄宿制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并且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寄宿制高中;风险预警;干预机制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一线教师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过程管理,完善预警机制,注重工作实效,减少学生严重的不良行为,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切实保证青少年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寄宿制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心理困惑。而高中生年龄一般都在16~19岁,学生在寄宿制学校精细化的管理和教学中,自立、自强等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锻炼。但是较多为独生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进入高中寄宿制生活环境中,面临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压力,虽然在学校有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心理老师的及时引导,但是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弱,自律意识薄弱,不能很好地做到自我约束。

二、寄宿制高中生心理状况原因浅析

(一)客观原因

1.环境因素

社会大环境下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提到,12~18岁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阶段能否形成忠诚的美德,或是形成无归属感、缺乏关爱的意识,就要看这一阶段的危机能否成功地得到解决。所以社会舆论以及媒体宣扬的重点应该放在国家栋梁以及特殊人才的身上,而不应为博眼球或是浏览量把全部的关注点都放在影视明星身上。

2.家庭原因

根据开学时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本校学生特殊家庭较多,包括父母离异或是关系不佳等。特殊家庭的孩子,性格上往往具有比较封闭、胆怯以及自卑等心理状态,这样的孩子会在家庭之外寻找替代品,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与补偿。

(1)学生与家人之间不沟通或是沟通过少产生隔阂。这样的家庭,孩子和家长都在努力,但是因为特殊的年龄段——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使他们的沟通出现问题,无法达成共识,造成矛盾的产生或是升级。

(2)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物质上的很大满足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在学业上有更大的进步,却忽视了对孩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使子女依赖性比较严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二)主观原因

一个人的心理肯定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及变化中,影响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因素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这就要求学生在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中,学会动态地、系统地分析整个环境要素及自身人格与心理特质,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三、风险预警

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构建干预机制与措施,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和征兆进行事前监测和评判,并由此作出相应的管理行为,这是预警管理的前期工作。

第一,搜集高中生以往的主要心理风险问题。通过对以往农村住宿高中生存在的危机事件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我校学生具体的心理状况,确定农村寄宿制高中生的心理风险影响因素,对我校农村高中寄宿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第二,通过每年新生入校时的心理测评工作,以及每年一测(SCL-90)、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等各种测评软件,建设我校住宿生心理状况资源库。

第三,充分利用社会系统,比如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宿舍管理人员,还有班上的心理委员等,及时关注,及时解决。

四、干预策略

(一)加强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对影响学生心理的认识要到位,缺乏统筹管理。心里测评纳入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要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保障;宣传倡导要保证全方位进行;活动培育方式多样化;咨询服务要有专业型并有便利的及时转介系统;危机干预要进一步规范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做到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和快速控制。

(二)分级预警措施的具体实施

建立预警组织机构,心理危机早期预警,讯息报告程序、即使监护、通知家长或是监护人(危机事件)、进行阻控。建立“五个早”预警机制(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对这些预警措施的认识和管理要有系统性,使干预工作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不要导致干预体系在作用发挥中有“短板效应”。

(三)开展专题性的团辅活动

如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以“敬畏生命”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顺利地从自然人蜕变为社会人。

参考文献:

徐公芳.和谐校园构建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08(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