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围绕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建设,努力培育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栋梁之才。数学教育需要适应新课改特点,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未来胜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数学教师还需要创设数学情境,实施高效的数学课堂,大力改善学生数学课堂的听讲效果,持续提升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促进小学课堂教学不断提质增效。

关键词:数学;学科素养;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容忽视和动摇的。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都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验和体现。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与学质量同步提升的关键[1]。

1.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学生对数学课的惧怕心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大心理障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先问一些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回答上来的数学问题,逐渐消除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多鼓励、多点赞,使学生逐渐形成学好数学的自信和勇气,并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利用好奇心激发数学兴趣

小学生大多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天性,教师可以借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提出的质量较高的数学问题,可以公布在“班级数学论坛”上,参与每周“数学好问题”评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选出“本周数学问题之星”,并注明提选原因。这样,老师既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提问,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各种数学实践学习活动的兴趣。

3.利用家庭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学习数学,让孩子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另外,家长看到孩子数学成绩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数学知识基础,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现象相联系[2]。

1.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情境

教师在讲授“阿拉伯数字的初步认识”时,可以用实物模型,“1”像铅笔直又直,“2”像鸭子把头抬,“3”像耳朵弯两弯,“4”像小旗插端正,“5”像秤勾称重量,“6”像哨子吹响响,“7”像镰刀割玉米,“8”像麻花拧双圈,“9”像勺子能舀饭,“10”象碗筷拌鸡蛋。这样一来,将抽象的阿拉伯数字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很容易通过实物模具联系到抽象数字,既便于记忆又增加了学习兴趣。

2.利用生活原型进行数学教学

如在讲授“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先提出:课桌和书本两个长方形的总表面积如何计算?哪个大?哪个小?大多少?再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出长方形中“表面积”的概念与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和课桌的表面积各是多少,课桌的表面积比书本的表面积大多少?最后,给出课后作业:测量自家客厅或卧室的表面积。

3.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社会生活现实问题

当学生学习了长度的相关知识以后,可以给学生出一道课后作业题:学校要给学生做一套校服,需要测量自己身体哪些部位的尺寸?请大家把各自测量的结果于明天数学课之前报上来。

三、巧设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巧设情境导入,调动学生数学兴趣,增加数学课堂的乐趣,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最有效方式。[3]

1.讲授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

在教授“数一数”时,播放“骑驴找驴”的动画故事之后,再问学生:王老汉本来有5头驴,可是他骑在驴身上怎幺数都是4头,还缺1头,到底去哪里了?大家能帮他找见吗?然后告诉学生,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数学,不然会像王老汉一样闹出大笑话。

2.用有趣的授课风格吸引学生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生动、诙谐、风趣的话语是引起学生认真听讲的主要原因。所以,老师在讲课时尽力发现和数学有关的有趣元素,用童心解读数学的乐趣,用耐心解决数学问题,用爱心启迪学生的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任小霞.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21(10).

[2]任占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

[3]周腾骏.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寻[J].小学生(下旬刊),2021(3).

作者简介:郭艳瑞(1993—),女,本科,毕业于陇东学院,现就职于庄浪县卧龙教委,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